微课在高校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3-07 19:04戴盛才
关键词:课程内容课程设计学习者

戴盛才

(三亚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海南三亚572000)

微课在高校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戴盛才

(三亚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海南三亚572000)

随着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网络世界有了一定的认知,发觉到网络世界的神奇之处,在网络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之前前所未闻的知识、新闻,人们逐渐对网络课程教学有了一定的兴趣和信任,相信通过网络课程教学也可以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在这种大背景下,网络教育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在网络广告的教学中融入微课这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增加网络广告教学的教学效果。

网络课程;网络广告;微课

微课教学在生活节奏非常快的现代社会当中是非常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微课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创新,给广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这让学生在学习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加之新型的东西总会引起人们的探索兴趣,并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微课教学的优势所在,喜欢上微课,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微课进行习惯性的使用。在现在的高校当中,对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培养还是非常重视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微课的发展有了积极地促进意义,但是高校的普及计算机的使用过程是非常枯燥的,这也会降低学生对计算机的探索兴趣,使得学生在使用微课进行学习时会产生厌倦的情绪,这对学生在接受微课教育时的兴致会大打折扣,所以,高校可以在教学过程之中引入一些新鲜有趣的互联网内容,或是使用先进的微课对学生们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普及。这对他们提高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也是非常有利的。

一、微课的基本性质

(一)通过特色化的方式促使既定目标的实现

微课的一大特色就是短小精悍,将高校中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那些难点、易混点单独的拉出来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得学生在课后对老师当日所教授的知识进行进一步地掌握理解,这对学生掌握老师所讲的课的重点能够进行很好的把握,用很短的时间对知识进行深层次地掌握。

(二)注意体现微课的“微”

学习者在进行高校所举办的正常的教育内容之后,再使用微课的效果会更加良好。微课中的课程时长都是比较短小的,课程内容也都比较有针对性,便于学习者对某一要点进行掌握了解,课程的独特设计,对于学习者来说有更大的兴趣,不会惧怕打开微课课程。学习者在进行了一天的学习活动之后,本来就比较疲累了,微课的课程时长对他们来说就显得非常轻松了,易于掌握和把控。如果微课的时间超过十分钟,这对学习者无疑来说增加了较大的学习负担,有违微课的基本定义,体现不出微课微的特色,也降低了微课在教育市场上的区分度。而且微课的课程内容分的小块特别多,这对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微课课程,每次只需要观看自己不太懂的课程知识点就可以了,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三)课程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广、种类丰富

微课的课程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涉及到几乎所有学习者能在高校所学习到的课程内容,并在高校的课程内容上进行分块,把整体的课程瓦解成一个个的知识点,制作成视频呈现在学习者的眼前,这种做法有利也有弊,弊端就在于知识点的独立性太强,使得学生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掌握不够,不能对知识的整体进行全面学习。微课在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时,要考虑到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课程,选取学生们普遍觉得困难的、有兴趣的课程进行微课的整编,吸引学生们使用微课的方式来学习。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设计,如何吸引学生的眼球,也是微课设计者多要关注的一点。

(四)课程的设计要合理

微课的课程设计非常独特,它利用了这个时代的获取信息碎片化的特征,将高校在一整节课中所传授的内容进行碎片化,使知识点变成每一节微课的主体,学生们只需选择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观看就可以了,大大减少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五)课程之间的联系要紧密

微课是对高校的日常教学内容的补充说明,有时候高校由于课程数目的限定,进课速度比较快,导致学生不能完全掌握教师所授的课程内容,这对他们的学习来说产生了一定的障碍,微课的作用就是将每一部分的学习内容进行详解,把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都拉出来给学生们进行详细地解释,使得学生对老师所授的内容有更全面的掌握。将课程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六)观看方式多样

现在的学生们大多都拥有了自己的智能手机,无线网络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了,而且手机以及一切可以观看微课的设备在学生之间已经非常的普遍了,这对微课的发展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学生们可以通过课间休息时间、等车的时间以及一切较为短暂的闲暇时间进行学习微课,对自己还没有完全掌握的学习内容进行补充,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节省了他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让学习者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不是为学习所困。微课在很多平台上都可以进行推广,以小视频的形式将微课进行推广。

微课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就像学生在两顿饭之间的加餐一样,对学生来说是加油站式的存在,将学习的路径扩宽了,使得学生在学习时产生的疑惑可以得到进一步地解决,对于那些想要更进一步的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好的存在。有利于在全社会掀起一股全民学习的浪潮。

(七)微课与学校的课程接轨

微课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完善了,无论是在课程内容的选取还是课程设计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经验,这也吸引了很多从事于教育研究的工作者对其进行完善研究。高校也对微课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对微课的教学效果也有了很大的肯定,于是在对全校学生以及教师的实际学习教学情况加以了解的情况下,进行本校的微课开发,这也就形成了微课的多元化,每所学校的微课形式都有其一定的特色,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高校教学文化的宣传。

(八)微课所选取的资源要有特色

微课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开发者的主体不是特定的专业的技术人员,而是普通人就可以进行开发设计的。每一个老师甚至是学生都可以对微课进行研究开发,结合自己所发现的课程难点、特色进行对微课内容的设计,创作出真正适用于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微课。

二、微课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跟上学科的教学进度

微课不能脱离高校所教授的课程内容,微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高校所开发的课程内容的附属产物,将微课与高校教学进行融合,结合起来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二)打造一个全方面的微课

微课对于学生来说像是课后辅导书一样的存在,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注意课程内容的衔接,使得学生能够得到知识补充,而不是让微课成为学习任务式的存在。

(三)微课在发展过程中要及时做出调整

微课在其发展过程中应注意整个教育行业的变化情况,使得微课的发展方向准确,少走弯路,这样的微课对教育事业来说产生的效果才是最佳的。

三、微课中对网络课程的教学所要具备的设计要点

(一)注意情境性的体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在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之下变得对学习的兴致不高,自主学能力差,所以微课就要打破这一教学困境,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提起来,注意教学内容的情境的展现,让学习活动变得轻松有趣。

(二)与高校达成协作

微课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大力支持和推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接受微课时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所以,高校在推广微课时,要采用将微课与传统教学课堂结合起来的方法对其进行普及,使学生们在接受微课时有一个缓冲阶段。

(三)在进行微课教学时注意设立确定的目标

微课有一个特点,就是培养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将传统课堂对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抹杀补回来。教师在使用微课进行教学时,需要针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来安排课堂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四)在课程设计方面要多花点心思

在网络课程设计与制作方面,要多花一点心思,对学生群体进行相关的调研,将微课的制作水准提高,使微课变成制作优良的的课程,融入艺术与动画的元素,将微课的特点充分发挥。

(五)微课的学习内容应该更加多样

微课的课程设计不该是单一的,微课既然是新型的事物,就要将其课程特点进行充分的发挥,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将自主学习作为课堂的重点,也要多进行师生间或是学生间的交流,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四、网络广告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微课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产生的教学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微课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使用都是非常广泛的,在课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其不同的作用。高校在使用微课进行教学之前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很好的培养作用,对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不利的。学生可以利用微课对在课堂上没有掌握的课程要点进行掌握,提高在生活中的学习效率,将学习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比重加大,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致。

(二)将学习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

微课中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环节,在长期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高效课堂中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生们早已习惯于灌输性的知识教授,懒得自己动脑子思考老师所列出来的学习任务,造成微课的使用效果不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对学生加强引导以及鼓励,使得学生们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当堂的学习任务。

(三)将学习习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高校的教务部对每门课程的课时都有一定的规定,教师在教学时,就会将关注点放在每堂课所要完成的课程量上,对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就会有所忽视,微课在这一点上对高校的课程来说是非常好的补充,对于那些在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可以利用短暂的闲暇时间进行学习。

五、结语

微课在目前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即使它现在在学习者之间的普及程度还是不够的,但对于教育来说,丰富了其教学资源以及教学途径,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效果有着非常良好的作用。微课与传统的教学课堂之间进行融合,所产生的化学反应是非常奇妙的,这对教师来说,无疑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将传统的教学课堂变得现代化,具有时代气息,使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变得更高,不会变得昏昏欲睡,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致,也将教师的教学兴致减弱,进而将整体的课程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微课的引入,将其微的特色发挥的淋漓尽致,将课堂变得高效,也对学生在进行课后的学习时变得方便快捷,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更加全面的完善的学习平台,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习变成一种生活中的习惯。

[1]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78-80.

[2]李巧芳,杨文美.我国微课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0):325-327.

2015年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微课在高校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njg2015-59)

戴盛才(1969-),男,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管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课程设计学习者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