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压疮预防分析

2017-03-08 07:50付玉梅孙维泽陶群芬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6期
关键词:侧卧位压疮神经外科

付玉梅,孙维泽,陶群芬

(云南省肿瘤医院手术室,云南 昆明 650118)

随着神经外科手术技术难度的发展,手术难度和时间会相应延长,而在手术中无法改变患者体位这样的手段来降低局部压力。这些非人为控制的因素使得神经外科手术中,特别是采取侧卧位的手术患者成为了压疮这一并发症的高发人群。本文即查询与分析近年来有关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压疮产生及其预防方面所对应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期刊文献资料,对有关问题进行全面归纳与总结。

1 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压疮产生机制

既往报道中对压疮的界定标准是:人体局部组织在长期受压状态下对组织营养供应以及血液循环产生影响,受压部位皮肤组织逐步丧失正常功能,进而所致破损、坏死等一系列症状。手术是导致压疮的重要危险性因素之一,因手术体位的限制,患者无法自主翻身,导致不同体位下相应皮肤组织受压,出现水疱等压疮症状。术中压疮常于术后6 d内产生,多数患者在术后1 d~3 d内可见。虽然多数观点认为术后压疮的发生是受到术后病房常规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1],但实际上手术也是诱发压疮的直接因素之一。

压疮的发生使患者身体和精神上都承受痛苦,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严重的会导致医患矛盾甚至医疗诉讼。所以压疮的预防护理是手术和护理人员工作中的难点。而目前现实情况是采取的大多是加强医院管理和重视基础护理,措施大多是针对局部组织减压进行的。但处理压疮高危患者时,应该认清影响压疮发生的内在因素——如患者的年龄,病史,营养不良,感觉障碍等问题,在发现危险因素后能及时处理应对,以减少压疮这一并发症的发生。

2 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压疮预防及保护措施

2.1 重视术前工作

术前首先要评估患者发生压疮的因素,特别是要针对考虑几类患者人群:年龄较大患者,肌力不足或有偏瘫等自主活动能力丧失情况的患者,身体营养不佳患者,身材高大肥胖和体重偏重的患者[2]。在评估基础上,要综合考虑形成预防方案,并将压疮发生的风险和患者沟通清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术中影响发生压疮的首要因素是手术时长和肢体活动受限及麻醉持续时间,局部受压组织处于缺血或者低灌注状态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压疮。所以在人为手术护理因素上,术前应该认真做好设备器械的养护和灭菌,调整好自我状态,避免不必要延迟手术时间的一切因素。

2.2 加强体位保护

侧卧位手术,患者身体受力点垂直压力重,受力面积小且集中在肩,髋,踝等骨突出部位,极易造成受压部位缺血缺氧。在手术时间和手术体位不可更改的客观情况下,科学安置手术体位,合理放置体位垫是基本要求。在麻醉后摆放体位要正确舒适,不可强行拽、拖、拉,减少摩擦力。保持好手术床单的平整干燥清洁,温湿度适宜。为防止使用电凝时灼伤皮肤,术前应遮盖好皮肤,避免不必要的皮肤暴露,尽可能让肢体处于功能位,而肢体固定带内要有海绵衬垫,海绵材质承力大,保护骨突部作用明显,透气较好吸水力强等特点也是非常利于预防压疮的目的。身高体重过大的患者,为了防止骨突部损伤,可在手术床后部设计圆洞使其悬空分散局部受力,还可使用硅胶垫减小骨突部的压力。

2.3 调节麻醉深度

适当的麻醉深度,能维持稳定好血流动力,降低对生理监测干扰和减少出血[3],对促进患者早期复苏也有好处,同时能防止术后包括压疮在内的一系列的体表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因在麻醉期间容易发生低氧血症,体温升高导致新陈代谢率和氧气损耗增加,加剧皮肤周边组织缺氧加重,血容量不足而引发低血压。虽然前面通过对手术的分析,没有找到低血压和压疮发生的直接关系,但麻醉中经常行控制性降压,收缩压的降低偏低更容易导致压疮,所以手术护理中要保证有效的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甚至在不影响手术情况下,对肢体受压部位每1 h进行减压按摩,减轻局部受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4]。

2.4 预防皮肤潮湿

凡士林,安普贴等外部保护皮肤,防止潮湿的防护措施。凡士林作为药物附加剂能润泽皮肤,让皮肤保持正常的屏障功能,形成保护膜,以免汗液等分泌物侵袭皮肤。安普贴通过减少皮肤受压部位压力,吸收皮肤分泌物,保持皮肤一个正常的温度,湿度和pH值。通过手术分析,手术时长6 h以上的使用安普贴效果非常好,而时长较短的手术,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更为经济实惠的凡士林纱布。

2.5 加强护理管理

术后当日6 h内,术后第一天,第二天为压疮高发期。同时要做好基础护理,加强管理。同时要利用多种手段工具如制作多功能护垫等方法让患者尽量保持一个良好的术后身体,精神状态。同时要对患者及其家属将压疮发生风险及其基础护理方法说明情况,一方面降低医患纠纷几率,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患者家属更好的照顾术后患者。

3 总 结

本研究中综述在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下压疮发生机制以及预防保护方面的关键措施,认为术中压疮的发生受到手术持续时间,麻醉因素,术中体温变化,年龄,体重等因素的影响大。所以针对每一位患者要进行术前压疮评估,采取以上所述相应的预防及保护措施,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底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率。

[1] 刘志梅,刘先娥,等.改进压疮管理流程在压疮预防监控过程中的作用[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6):599-600.

[2] 王加梅,李 燕,董华蕾.压疮护理新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3):240-241.

[3] 钱卫玲.颈椎前后路同期联合手术的体位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5,4(1):32.

[4] 张 曦,赵铁梅.压疮局部治疗新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2007,20(8):95-97.

猜你喜欢
侧卧位压疮神经外科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侧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头高侧卧位护理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机械通气患者大于80°侧卧位的通气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