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毛泽东图书馆自学考略及其现代启示

2017-03-09 14:28刘绍岚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自学图书馆

刘绍岚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205)

青少年毛泽东图书馆自学考略及其现代启示

刘绍岚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205)

青年毛泽东不同阶段的图书馆自学对其革命的一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家馆自学启蒙,树立救国志向;湖南省立图书馆系统自学,树立终生为全世界广大无产者谋平等、谋利益的崇高理想;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图书馆自学,成为博闻强记、立志救国救民的革命青年;北大图书馆自学,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其自学呈现七大特征:志存高远,为理想而苦学;勤于思考,勇于批判;善于提问,虚心求教;勤动笔墨,认真不苟;热爱学习,以自学为乐;善挤时间,分秒必争;重视体育,勤于锻炼。这些思想和方法对我们当今社会,尤其是当今教育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毛泽东;图书馆;自学

毛泽东同志除了1913-1918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时期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外,终生自学。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充分利用身边的图书及图书馆自学,对其学习、革命、成长乃至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毛泽东思想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梳理伟人图书馆自学的经历,对当今的年轻一代及当代大学生、当代大学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青少年毛泽东图书馆自学考略

(一)家馆自学启蒙

八岁前,毛泽东在外婆家旁听在家开馆授徒的舅舅讲课,能背诗写字[1]。这该是伟人自学的最初起源了。八岁时,毛泽东进私塾除了读《三字经》《百家姓》等启蒙课本,更按自己的兴趣读了很多小说和故事。1936年,他在保安对美国人斯诺说:“我爱看的是中国旧小说,特别是关于造反的故事。”“我认为这些书大概对我影响很大”。

读了六年私塾后,毛泽东停学两年。期间,他仍然坚持自学,贪婪地阅读能找到的一切新书。1909年春夏,毛泽东读了维新派理论家郑观应的《盛世危言》,首次接触了西方文化。他后来说:“我当时非常喜欢这本书。作者认为中国之所以弱,在于缺乏西洋的装备——铁路、电话、电报、轮船,所以想把这些东西引进中国。”[2]

1910年秋,16岁的毛泽东进入新式的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学习。当时,学校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思想都较先进,该校新设了藏书楼,收藏着许多中外书籍和新报章杂志,如《万国公报》《格致汇编》《申报》《汉报》等。少年毛泽东在藏书楼自学了许多中外史地书籍,尤喜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特别是梁启超办的《新民丛报》。现存他读过的那本《新民丛报》原件上,留有他批注的诸多手迹;第四号《论说》就留有他最早的论国家思想政论文字——“宪法为人民所制定,君主为人民所拥戴。”[3]

毛泽东还很认真地研读了从同学那借到的《世界英雄豪杰传》,并在许多名人如在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迦德邻女皇、惠灵顿、格兰斯顿、卢梭、孟得斯鸠等名字下面密密麻麻地画圈。他希望中国能有这样的能人,讲求富国强兵之道,才不致重蹈安南、高丽、印度的覆辙,希望每个人都努力。毛泽东当时有三篇作文(《立志》《救国图存论》《宋襄公论》)名扬全校,这既是新式学校的培养,也是他在藏书楼孜孜不倦地自学的结果。不久,他取名“子任”,决心以救国救民作为己任[4]74。

(二)省立图书馆专心自学

1911年春,毛泽东进入湘乡驻省中学读书半年,所写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被国文教员柳潜称为“实切社会立论”。期间,他研读了柳先生借他的那套116卷的中国历代编年史书《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学习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明末的中国历史,并初尝自学的甜头。他觉得自学比上学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于是订了一个自修计划,半年后他毅然退学,每天去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如饥似渴地自学了许多中外名著。

这段时期,毛泽东自学了卢梭的《民约论》、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约·穆勒的《伦理学》、孟德斯鸠的《法意》、赫胥黎的《天演论》、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等西方十八至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近代科学著作,同时还刻苦钻研了英、法、美、俄等国的史地,希腊、罗马的古典诗歌、传说,不断吸取着来自异域的文明新空气,长时间沉浸在大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近代科学著作中。一进图书馆,他“正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拼命地吃一样”[5]“集中接受了一次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启蒙教育。”[6]48

毛泽东第一次比较系统深入地了解学习西方新学,开始自觉地从康梁改良主义转变成为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者[7]。省立图书馆悬挂的《世界坤舆大地图》使青年毛泽东大开眼界,他每天经过那里,总要停下来看一看。他原以为湘潭县大,湖南省更大,中国自古就称为天下,当然大得了不得。但从这个地图上看来,世界原来这么大![4]75这张世界地图,使他具有了世界的具体意识和观念,并由此联想到社会制度,想到世界上千千万万受剥削受压迫人的痛苦,深感青年人改造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决心为全中国全世界受苦的人求解放而奋斗终生。

青年毛泽东非常喜爱阅报,他常常从《湘报》《民立日报》等刊物上了解社会,学习新思想、新知识[6]48-51。

(三)省立第一师范图书馆自学

1914年春,毛泽东从湖南四师转到省立第一师范学习。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创办于辛亥革命之后,由于教员开明,校园幽静,图书丰富,深受社会注重,被称为湖南的“亚高学府”。虽然当时省立第一师范拥有一批思想开明、学识渊博、诲人不倦的教师,但繁多的课程与青年毛泽东追求真理、拯救劳苦大众的目标相冲突,他又把重点放在刻苦自学上。省立第一师范图书馆藏书丰富,借书时数不限,报刊自由取阅,均为他的自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他按计划研习中国古代经典,从先秦诸子,宋明理学,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从二十四史,到《资治通鉴》《读史方舆纪要》都网罗在内。他细读《诗经》《楚辞》《昭明文选》《韩昌黎全集》等典籍,尤其推崇屈原的《离骚》《九歌》。经过刻苦学习,他的国学造诣日益精进。

毛泽东还刻苦研读哲学和伦理学著作,先后自学了谭嗣同的《仁学》、康德的二元论,并参加哲学小组,精读西洋哲学、伦理学以及宋元明哲学。他的阅读范围非常广博,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的唯心主义,到严复、孙中山的旧民主主义;从康德的二元论哲学,到十九世纪欧洲小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改良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从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到胡适的实用主义等等。

他阅读德国哲学家鲍尔生《伦理学原理》所作的批语,阐述了自己的伦理观、历史观和世界观,并对原著引伸或批判,其中有些已初具唯物主义观点。该书中译本约十万字,而他的批语竟有一万二千多字[7]6。

青年毛泽东非常关心国内外的时事政治。阅报室里全国各地的报刊所有版面,他都认真阅读摘记,还带上地图、英文工具书,认真查对,从地图上将文章中的城市、山岳、河流、港口找出,再从辞典上查出英文名称。他认为报纸是一种百科全书,是活的历史[8]。他从长沙《公言》上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消息,从上海《民国日报》、湖南《大公报》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报道,并悟出了这场革命的世界意义。在杨昌济先生的引导下,陈独秀主编的宣传新文化运动的著名刊物《新青年》很快深深地吸引了他。《新青年》提倡的思想革命、文学革命、劳工神圣、妇女解放以及科学、民主的主张,把毛泽东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思想境界。

(四)北京大学图书馆自学

1918年8月19日,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后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是传播革命思想的摇篮。当时的北大倡导“循自由思想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教育方针,思想开放,学术独立,是其学术新潮流最好的发展时期。时值“五四”爱国运动前夕,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各种学术思想特别活跃,不同思潮相互撞击。这一切大大开阔了毛泽东眼界,他广泛接触、研究、批评地吸收各种学术思想和思潮,获得了丰富的的马列主义知识。

毛泽东加入北大的哲学研究会和新闻研究会,旁听北大一些重要课程,接触了当时的许多新思想的重要名人(如陈独秀、胡适、蔡元培等),学习讨论新思潮的各种问题,并以新民学会的名义,请蔡元培、陶孟和、胡适等作报告或解答问题。1918年11月,他在天安门广场亲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的演说,更明白了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8]。

他读到许多过去从未读到的进步书刊,尤其是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书刊。李大钊热衷宣传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购置了大量介绍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的书籍,组织进步青年开展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并不断增加有关民族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北大图书馆是当时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专门辟有介绍十月革命经验的阅览室[9]。

李大钊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专设1个图书室,藏有60多种马列著作,有3个翻译组负责英、法、德马克思主义原著的翻译。1918年12月,李大钊和陈独秀一起创办了《每周评论》,连续登载《共产党宣言》的译文,突出介绍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9]。新知识的输入,使毛泽东倍觉新鲜,思想上受到极大震撼。毛泽东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崇高远大的理想志向、杰出的组织能力深得李大钊的赞赏,称赞他是“湖南青年的杰出的领袖”,促使毛泽东的思想迅速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毛泽东后来回忆说,北大图书馆工作期间“对政治的兴趣继续增长”“思想越来越激进”“曾经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10]131-132。1920年初,他再来北京,研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柯卡普著的《社会主义史》建立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10]131-132。

二、图书馆自学生涯对青少年毛泽东成长的意义

少年毛泽东在外婆家的旁听、东山高等小学堂藏书楼的阅读,是他图书馆自学的开端。少年毛泽东从自学中了解了清政府的腐败,明白了官逼民反的道理,极大地开阔了视野,激发他树立了救国图强的伟大志向,引发了他对民族命运的深入思考,并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从此,他开始树立救国救民的志向,初步深入思考国家和民族命运。

湖南省立图书馆的自学,促使青年毛泽东思想和知识突飞猛进,是其一生图书馆自学生涯中最为珍贵的一页。他诙谐地称其为“自我教育期间”[11]。“最有价值的半年,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觉悟。”[12]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自学。没有干扰,心无旁骛,完全按照自己的计划兴趣爱好学习。他说:“我这样度过的半年时间,我认为对我极有价值。”[10]120“我的学习生活中最有收获的时期是在湖南图书馆自学的半年,……但我最大的收获却在于我看见了世界地图,……世界真大呀!人一定多,一般劳动人民都过着痛苦的生活,这是不合理的,这样不合理的世界是应该改造的!从这时候起,我决心要为中国痛苦的人、世界痛苦的人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7]6这段时间的自学,激发了青年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伟大抱负,树立了终生为全世界广大无产者谋平等、谋利益的崇高理想。

在省立第一师范,毛泽东进入正规高等学府深造,立志才胜今人,学胜古人。毛泽东的国学造诣更加精深,哲学视野进一步开阔,初显唯物主义观点,开始研读改革救国新杂志,接受新思想。他已从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转向接受新文化运动的学术思想影响了[8]45。省立第一师范的自学,毛泽东成长为博闻强记、有理想有抱负、立志救国救民的革命青年。

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这半年,以及后来再次来北京的几个月,这段时间是毛泽东一生非常重要的时期,是青年毛泽东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迅速转变的关键时期,为他确立对马列主义的信仰,打下了扎实的思想理论基础[13]60-61。青年毛泽东开始接触、研读马列著作,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三、青少年毛泽东图书馆自学生涯的基本特征

青年毛泽东图书馆自学,主要呈现七大特征:

一是志存高远,为理想而苦学。1910年秋,16岁的毛泽东在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的藏书楼阅读的中外书籍和新报章杂志,尤其是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促使他立下改变现实不公的伟大理想,并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努力学习。

二是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勇于批判、评注,扬新弃旧,有独立思想。他从不迷信古人的话与名流的话。读书、上课、看报、听讲演,他都喜欢多加分析思考,对则接受,错则扬弃。

三是善于提问,虚心求教。毛泽东喜欢与人切磋学习时遇到的问题,也常列出自己思考时遇到的疑难问题,甚至对社会现实提问,虚心请教。他常说:“学与问是不能分开的,所谓有学问是指好学、好问。只有如此才可获得学问。”

四是勤动笔墨,认真不苟。阅读时,他喜欢圈圈点点,并写有密密麻麻批注,甚至大段地发表自己的即时感受。对自己特别喜欢又不易找到的好书,毅然整本抄下。

五是热爱学习,以自学为乐。他热爱读书热爱学习无出其右。他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六是善挤时间,分秒必争。毛泽东从小就善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读书学习。求学时手不释卷,勤学苦读;战争年代他充分利用空隙,争分夺秒地研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加嗜读。每到一处,他居室里最多的是书。每有空闲,他无时无刻不在读书。中南海的故居连厕所里也摆放着书。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能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直到病重临终之前,毛泽东也未放弃对书本的钟爱。在1976年9月7日至8日下午的弥留之际,毛泽东仍在坚持看文件、读书[14]。

七是重视体育,勤于锻炼。毛泽东历来重视身体健康,主张高效的学习必须依赖健康的身体。在湖南一师求学时他按不同季节进行冷水浴、日光浴、风浴、雨浴、游泳、登山、露宿、长途步行和体操、拳术等不同的体育锻炼活动。在1917年他写的《体育之研究》中提出了“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的著名论断,认为“三育并重,然昔之为学者详德智而略于体[7]6。

四、青少年毛泽东图书馆自学的现实启示

人们对毛泽东的成长成才认识存在很多的成见和偏见,有的甚至是污蔑。对毛泽东的求学经历也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常污蔑说他没上过正规的大学,其实当时的省立湖南第一师范是正规的省立高校,教学规范,学制健全,师资一流,是湖南当时的亚高学府。然而,即使如此,他学犹不足,坚持潜心自学苦练,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纵观伟人一生的自学生涯,对当今社会及教育有非常大的、十分重要的启示。

(一)树立远大理想目标,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学

毛泽东很早就树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远大人生理想。而这一理想的实现首先是矢志求学,通过学习才可以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他努力探索“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15]等大本大源的问题,希望能从根本上改造社会。而本源是什么?毛泽东认为,“夫本源者,宇宙之真理,”“今吾以大本大源为号召,天下之心其有不动者乎?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有不能为者乎?天下之事可为,国家有不富强幸福者乎?”[20]他的理想在学习中丰满,而学习又通过理想进一步充实,二者相辅相成。正因为有着崇高的理想与抱负,他的学习才会那么自觉自愿,刻苦认真,才会充满激情和热情,才会有无限的动力和坚定的决心,才会如此苦学一世,终生不渝。

当今教育,人们过于看重目的,缺乏理想教育。大多数人学习目的不是来自远大崇高的理想信念,而是在功利的驱动下被动接受。未能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标,所以学习缺乏动力,没有热情、激情。因此,对当今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远大的理想目标,是现代教育的首要义务,这是方向问题,是动力问题,绝不能当作表面的口号敷衍。

(二)运用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批评地吸收前人的知识

众所周知,毛泽东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大学问家。这固然是他终生勤奋好学的结果,但他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也功不可没。青年毛泽东在第一师范博采众长,学习了黎锦熙“联系社会实际学习”、徐特立“不动笔墨不看书”、袁仲谦多读、多写、多想、多问的“四多”、杨昌济“分析批判”的方法进行学习。这些读书方法影响了毛泽东一辈子。毛泽东从不迷信古人的话与名流的话。读书、上课、看报、听讲演,他都分析思考,对则接受,错则扬弃。

我国当下的教育,施教者广为推崇的是猜题押题之能,鲜有教授治学修炼之法者。导致教者浮夸,学者急躁,毫无修身养性之心,只得急功近利之好,只讲结果不重过程。更有甚者,有意无意地抹杀学习者的独立精神,扼杀创新基因,倡导整齐划一,不敢越雷池半步,培养的是亦步亦趋、谨小慎微、缺乏个性、因循守旧的复制品,不敢也不能、也不擅于对前人的知识提出质疑。人才质量整体全面下滑。

(三)发扬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不惧任何艰难困苦

毛泽东是在经历了参军、入学、自学等事件后,于1914年春进入省立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的。除完成繁重的课业外,毛泽东从早到晚刻苦自修。早晨第一个起床,冷水浴后就到自习室读书,晚上熄灯后还在走廊或在茶炉室借助微弱的灯光读书。先秦诸子、楚辞、汉赋、唐宋古文、宋明理学和二十四史等名著都是在课余时间读完的。

毛泽东读书非常认真刻苦,勤动笔墨,一丝不苟。他读过的书常常满布圈圈点点,并写有密密麻麻批注,甚至大段地发表自己的即时感受。对自己特别喜欢又不易找到的好书,毅然整本抄下。

时下求学,由于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强大的信息查询功能,学习者都不愿意下功夫刻苦学习。一些基本知识,临到运用时再上网查询。对于过度依赖科学技术和网络手段的当今学习者而言,青年毛泽东认真刻苦、勤动笔墨、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学习犹如吃饭,不亲自咀嚼是不可能充分消化利用的。

(四)坚持谦虚好问的学习态度

毛泽东喜欢与人切磋学习时遇到的问题,也常列出自己思考时遇到的疑难问题,甚至对社会现实提问,虚心请教。他常说:“学与问是不能分开的,所谓有学问是指好学、好问。只有如此才可获得学问。”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向人切磋求教,谦虚好学。

现今的教育,对于学问,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需要切实借鉴。一方面,教育者囿于己见,不鼓励学习者发问挑战自己的权威,不能有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学习者也疏于提问,懒于思考。即使有机会让其提问,也少有人能提出问题,即使有少数几人,提问的质量也很不理想。这与教育,与科学,与社会现实是完全背离的。

(五)高效的教育必须有一批有良知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良师益友加以指导

毛泽东从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世界伟人、博闻学家,离不开无数有良知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良师益友的指导。从韶山冲的思想开明、充满爱国热情的知识分子李漱清,到东山高等小学堂的“假洋鬼子”,再到省立第一师范的黎锦熙、徐特立、袁仲谦、杨昌济、方维夏等等,无论治学立邦,还是为人处世,处处都对青年毛泽东因势利导、悉心栽培、循循善诱,对毛泽东的成长、成才功不可没。

然纵观当今学界,有良知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者太少,难成气候,且社会大环境不利于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难有作为。

(六)注重强身健体,加强体育锻炼

毛泽东在专注学习和自修时,从来都是非常重视体育锻炼的。他把身体健康始终放在重要的位置。既注重学习也不忘刻苦锻炼身体。

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成绩至上,功利第一,功课学业是每个学习者都高度重视的。中小学的体育课常常为其他文化课所取代。辨证地处理好锻炼身体和刻苦学习是我们当今教育需要特别予以重视的,现在学习者的身体素质每况愈下,与教育对体育和健康教育的忽视密切相关。

[1]王炯华.毛泽东读书生涯[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1.

[2]陈晋主.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M].广州:广东人们出版社,1996:6-7:14.

[3]李捷,等.东方巨人毛泽东[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1997:22-26.

[4]蒋俊玲.毛泽东与图书馆[J].党的文献,1997(5).

[5]高菊村,等.青年毛泽东[M].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90:24.

[6]赵炳武,韩淑举.毛泽东与图书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6周年[J].图书馆,1999(6).

[7]邹节奎.青年毛泽东的成长道路与图书馆[J].江西图书馆学刊,1993(4).

[8]宋安玲.图书馆与青年毛泽东的读书生活[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3(1).

[9]常征.毛泽东与图书馆[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5(1).

[10]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三联书店,1979.

[11]莫志斌.毛泽东与图书馆[J].图书馆论坛,1993(2):57.

[12]肖三.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38.

[13]王利生,史娟.图书馆对青年毛泽东的成长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2006(11):60-61.

[14]胡为雄.毛泽东的学习人生[N].天津日报,2010-04-12.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84.

Self-teaching of Young Mao Zedong in Librariesand ItsM odern Enlightenment

LIU Shao-lan

(Library ofHunan FirstNormal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205)

Young Mao Zedong’s self-educated career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his life had great influence on his revolutionary life.H is initial self-study at hisuncle’sprivate tutoring schoolhelped him set up the ambition of saving the nation,and to ponder over the destiny of the nation;Systematicalself-study in Hunan Provincial Library stimulated hisgreatambition of transformation ofChian and theworld,and had the lofty idealofestablishmentofequality and making benefit for theworld proletariatmassesallhis life;Mao’sself-study in Hunan First Provincial Normal School Librarymade him determ ined to w in allgifted-scholarsand learn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ancient times,which made him ambitious youth of having w ide learning and a retentive memory and he was determ ined to save the nation; self-study in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made him a firm M arxist doctrine.The young Mao Zedong’s library self-study had seven characteristics:studyingw ith lofty idealand hard work;being diligent in thinking,daring to criticize,w ith independent thinking;being good atquestioning,humbly consulting others;w riting down important details frequently,seriously and carefully;loving learning,self-study for fun;being good at finding time for self-study, counting every minute and second;paying attention to health.All these have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oday’s society,especially to education.

Mao Zedong;library;self-study

A84

A

1674-831X(2017)01-0009-06

[责任编辑:葛春蕃]

2016-10-21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5年院级项目“青年毛泽东图书馆自学活动对现代大学教育的启示”(XYS15S33)

刘绍岚(1965-),女,湖南衡阳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图书馆员,主要从事图书情报与文献学研究。

猜你喜欢
自学图书馆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图书馆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图书馆
去图书馆
告读者
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