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东莞市大学生微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7-03-10 04:49
岭南学术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创业者互联网+大学生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 东莞 523419)

2015年3月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这标志着中国互联网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互联网+创业”模式灵活,依托网络平台,易操作,易实施,相比起传统的创业模式,比较适合在校大学生及应届毕业生创业。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互联网+微创业”,则更符合大学生的创业需求,更受学生欢迎,使得许多在校大学生跃跃欲试,并热衷于微商、网店、宿舍打印店、工作室等形式的微创业。

一、“互联网+”微创业的含义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网络技术将不同领域的技术连接在一起,从而产生了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经济新范式开始逐渐占据发展优势,中国将逐渐进入技术创新驱动的新常态[1]。

“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无论网络零售、在线批发、跨境电商、网络约车、网络订餐所做的工作其实都是努力实现交易的在线化。例如,互联网+批发零售的淘宝、京东,互联网+约车打车的滴滴出行,互联网+自行车的摩拜单车,互联网+外卖的饿了么。“互联网+”在实现了产业数据流动的同时,也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强力技术支撑,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互联网+”意味着信息的共享,空间平台的开放,为依托于网络进行微创业提供了支撑。微创业即指用微小的成本进行创业,或者在细微的领域进行创业。我国微创业较完整的提出最早出现于2011年1月启动的“中国互联网微创业计划”,该计划提出微创业的运营模式,以及明确所有项目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和营销手段相结合,以实现成效最大化的“微创业”原则。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微创业”就是微型企业创业,将微型企业定义为:包括业主本人在内,职工人数不到20人,创业者注册资本10万元以下[2]。吴晓义教授在《微创业:概念、作用于扶持机制》中指出,微创业有五种定义[3]。本文将“互联网+”微创业定义为,“互联网+”背景下,用微小的成本利用业余时间在细微的领域进行创业活动,或者利用微平台、网络平台进行新项目开发与实践的创业活动。

二、东莞大学生微创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现有的创业类政策法律针对性及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据调查,东莞大学生微创业项目启动资金多在1万元以内,比例占75%。资金的来源多是平时的生活费、兼职的收入、父母的赞助等,也有少部分来自于众筹。虽然中央及政府推出了许多促进大学生创业的举措,东莞市政府也积极响应出台了不少如《青年创业引领计划实施方案》《东莞青年创业圆梦快线项目》《东莞市小额创业贷款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等办法、方案,虽然较具体有效,但是其所涵盖的内容广而杂,并没有专门涉及微创业的类别,而且予以大学生微创业扶持力度不足。所以,政府需要尽快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加大对于微创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东莞大学生微创业的有效发展。

(二)大学生微创业者缺乏系统和科学的指导

大学生微创业者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与社会接轨较少,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经验,不具备一定的商业人脉网,也缺乏创业经验,在创业的路上,他们急需得到支持、引导和帮助,这需要凝聚多方面的力量,为大学生创业者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教学及指导体系。当前,微创业模式属于新兴的创业模式,并没有可以与之相配套的培训课程、科学的指导体系。微创业虽然相对于传统创业,投入相对比较低,易操作,但是同样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大学生在没有充足准备的情况下便盲目地进行创业,期望能够赚钱,往往会是一场空欢喜,难以取得好的成效。但是,微创业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以创业带动就业具有一定的成效,所以需要政府、高校联合相关社会机构共同探讨,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教学及指导体系,为大学生从事微创业事业指点迷津。

(三)大学生微创业者综合素养能力有待提高

据课题组调查,高达7 6%的东莞大学生对创业抱着兴趣,62.69%的大学生有着创业的意愿,14.61%的大学生已经尝试创业。但是,发现这些大学生微创业群体集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大多数创业大学生,会选择跟风和复制他人成熟的创业模式,基本不会分析自己的经营优势和产品差异等因素,贸然进入市场,风险意识淡薄。例如,微商是当前大学生微创业的主流选择,而其中不少学生会选择做代购,代购的主要产品,无非都是美容护肤品、日常用品等;还有不少卖高仿名牌鞋子的,如耐克、阿迪达斯、新百伦等。而选择实体经营的大学生创业者,很多会经营简单的打印店、零食铺、奶茶店等。同类化的经营,导致不少微创业团队很难在市场上立足,甚至昙花一现,很快就宣布创业失败。

2.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在采访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时候,发现不少团队的项目运营不错,但是却因各种内部问题,致使举步维艰。其一,团队管理问题。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企业或者项目,往往需要一个具有凝聚力、合作无间的团队。可是在调查过程中,不少团队负责人表示,团队管理是件头疼的事情,总有成员的情绪因受失恋、考试成绩不佳、与宿友吵架等的影响而突然玩失踪或辞职不干,或因工资分配、任务分配等问题争论不休甚至退出团队,所以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员变更较为频繁,甚至最后会分崩离析,创业项目难以为继。其二,财务管理问题。微创业团队普遍人数不多,往往没有制定规范化的财务管理办法,一般由负责人负责财务,但是如果负责人不熟悉财务知识,就容易在资金管理、收入分配上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导致项目运营缺少足够的资金,让项目运营陷入财务危机。其三,风险管理问题。市场瞬息万变,风险系数甚高,大学生微创业者大多缺少社会经验,缺乏风险意识,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类问题,甚至无从解决,这就要求微创业者多参加培训,多调研,多请教,多积累。

3.诚信体系有待建立

在“互联网+”这一新形式引领下,商机随处可见,一夜暴富不再成为神话。但随之而来的,因网络法律及相关管理制度的缺失,又导致了诸多诚信问题,各类造假售假问题不断涌现。大学生微创业者应该要有警惕的意识,不要被金钱利益迷惑双眼,丧失良知,做出有违诚信道德的商业行为。

4.创业意志有待磨砺

创业过程非常艰辛,不少大学生微创业常会过于短视,着重于眼前的利益,而忽略用户的体验,没有耐心培养客户群体,导致最后陷入步步维艰的境地。另外,还有不少大学生微创业者,当客户咨询或者买商品时,态度非常积极,但是当客户需要售后服务,或者与客户发生纠纷时,则缺乏耐心或因忙于学业、其他事情而不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以致影响自己的创业成果。

三、东莞大学生微创业发展对策分析

(一)明确政策支持,加强法律保障

国家应该明确微创业地位,肯定大学生微创业的积极影响,出台相关的扶持和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大学生进行微创业,降低大学生微创业的风险和失败率,为大学生微创业注入强心剂。政府制定相应的保障政策,增加创业融资渠道、简化创业办事程序,如贷款、创业金申请等,充分解决大学生创业的实际需求,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具体应该做到:

1.明确政策支持

政府与高校携手推进,引导大学生确立合理的创业目标,规划好创业方向,积极投身于微创业事业,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具体:(1)出台政策性文件,明确规划微企业的发展方向;(2)从政策上给予微创业足够的政策优惠力度,给予创业项目充足的资助,财税缴纳的优惠,提高大学生微创业项目的孵化能力;(3)为解决大学生商业信用问题,政府和高校应尽快实现在校大学生信用档案与社会信用体系接轨,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银行、企业、担保机构三者相互配套的信用管理体系;(4)在建立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融资担保体系,为大学生微创业融资提供坚强后盾;(5)政府、高校、民企均可划出一部分的财务预算,分别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制定资助方案,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均可申请,以帮助大学生圆梦。另外,政府应充分调动地方性小金融机构的积极性,高度整合金融市场的力量,共同为大学生微创业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

2.加强法律保障。

在管理经济活动方面,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薄弱,力量单薄。因此政府应该制定有力、有效的法制法规,为微创业事业发展做保障。具体:(1)对商业信用、风投、众筹、财税上报等问题作出条文规定;(2)严厉打击不法分子,以及危害创业市场的人员,保护大学生创业者的合法权益;(3)净化网络环境,让互联网+微创业更有效开展。

(二)积极创建微创业教育体系

1.设置微创业课程,加强微创业导师团队力量

东莞的创新创业配套教育课程缺乏,各高校应该大力响应政府号召,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和学生微创业的实际情况及需求,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微创业理论和实践过程内容。同时与互联网+创业接轨,引入微创业新模式新思路。实行创业学分管理,对接创业实训课程和创业实践活动,增强实际效果。

此外,在一定条件下,设置微创业研发和指导中心,组建以专业教室和校内外创业资深人士构成的研导小组,重点研发创新创业教育模块,担任学生创业导师,为大学生微创事业供专业性指导。

2.举办创业实践活动,营造大学生微创业氛围

在加强微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高校还应拨出部分经费,作为资助大学生开展微创业的基金。举办有意义的微创业实践活动,比如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计划书大赛、营销仿真大赛和工商模拟市场等,实现创业项目从设计到落地实施的一体实践。充分发挥创业实践活动的作用,大力营造学生创业氛围,不断支持和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创业行列,实现创业梦想。

3.搭建微创业信息互动交流平台

建立微创业线上+线下的,集创业信息传送、创业者互动和分享经验于一体的,利于微创业者、导师、大学生三方交流的互动平台。各高校结合实际,线下,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发组建微创业组织协会,定期举办大学生创业讲堂讲座,交流论坛等;线上,建立微创业交流平台,如微信公众号、交流群等;并建立信息反馈渠道,了解学生基本状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专业指导和心理辅导。

(三)提升大学生微创业综合素质,做好微创业准备

创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而且创业前需要做好准备。因此,想进行微创业的大学生,在创业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加强自我综合素质的修炼,不断积累创业知识及经验,精确定位,明确方向,设计好微创业蓝图,这样的微创业才会获得成功。

1.树立创业信心。树立创业信心,是开始的第一步,但据课题组调查,就“大学生不愿意创业的原因”,有59.04%学生是因为创业信心不足。实际上,微创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大学生要对未来充满信心,要敢想敢拼,运用最为熟悉的电子商务平台、社交平台进行微创业。

2.调适创业心理。大学生创业者要形成积极的创业心理,从自我实际情况出发,积极进行自我的心理调适,主动适应环境、协调环境,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有效排除心理问题,克服不良情绪,从而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达到顺利创业的目的。当不良情绪难以控制时,可以将精力转移到个人兴趣爱好中,通过阅读书籍、咨询心理老师、聆听讲座、自我调节等方式学习和掌握调适心理方法,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以求心理平衡。

3.积累创业经验。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类课堂学习,接受系统的专业的创新创业类培训,增长创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例如“挑战杯”“创青春”“赢在东莞”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营销比赛等,在学习专业知识之余,规划好时间,利用机会,累积创业经验,提升创业信心。积极进行课外实践,充分利用好兼职的机会,锻炼吃苦耐劳、语言表达、交际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

4.把握创业机遇。灵敏的市场嗅觉、果断的决策能力和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发现商机和尚未满足的市场需求,当机立断进驻市场。例如: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的在校大学生王某某,发现学校的手机维修极其不便利,于是组建了第一支微创业团队做手机维修业务,深受校园内顾客喜欢,业务发展前景良好。

总体而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多的平台、更大的可能性。在“双创”政策支持和“互联网+”微创业的模式下,东莞有不少大学生凭借微创业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然而这只是少部分创业者的成功,还有许多失败的案例被淹没在无情的创业浪潮中。究其根本,是支持大学生微创业的政策不完善、不明确,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能力不够完备,项目缺少核心竞争力,导致大学生或对创业避而远之,或创业后劲不足,难以实现成功。问题的出现是挑战也是机遇,展望未来,大学生微创业要实现高效发展,离不开政府、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只有在三方达成共识,相互促进和支持下,大学生微创业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 林剑,李中斌,孔德议.企业创新管理研究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12(21):25-29.

[2] 程行欢,鲁钇山,张演钦,等.鼓励微创业可解决就业[N].羊城晚报,2011-03-07(A03).

[3] 吴晓义.微创业:概念、作用与扶持机制[J].广东科技,2014(7):46-48.

猜你喜欢
创业者互联网+大学生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