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运用艺术剖析

2017-03-11 06:47杨金保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

【摘要】语文学科的主要教法就是以培养学生为主提升语文学习的相关能力。以读、写、听、说四个方面为主要目的进行训练。即使长期以来听说读写能够很好地承载语文教学的内容,能够满足将知识通过其中一种方式传授给学生,但是在新的环境下语文教学也面临着发展与创新。每一位老师都要能够灵活运用技巧丰富课堂,提高课堂质量。而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来说,课堂教学要符合满足其好奇心理强、受引导性强的特点,在课堂中恰当地运用演示法来进行教学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对演示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应用方法和特点进行分析,验证在运用中起到实际的效果。

【关键词】演示法;小学教育;语文案例;课堂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堂自制力一般较差,上课时需要老师引导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授课的内容上去。演示,就是老师在进行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向学生们展示实物,配以相应的解说讲演,或者进行示范性的内容或者动作的示范。演示的类型分为实物演示包括标本与模型等能够将所接受的内容实体或者等比例的模型进行演示,图片演示将实物的相关图片进行演示,录音、影像或者教学视频进行演示,老师或指导学生自身进行模拟示范的演示。多样的演示方法提高了课堂的丰富性,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也科学的缓解了学生的疲劳。有助于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观察能力进行训练,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演示的目的及意义

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都以寓教于樂、劳教结合为目的,通过去创造一种语言环境,传承我们民族长期以来的文化积淀,同时能够给受教者带来更为宽广的视野,提高了文化素养。演示的首要方式就是去创造一种情景,能够将学生都带入其中,再结合课堂上听说读写的训练加强这种情景的意识,从而能够在学生心中建立起一种更为立体的场景,引起更多的思考与感悟。凭借学生自身在课堂上还原的场景中的体会与感悟,加上课堂老师的引导,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还能够多方面地锻炼学生的对国学、文学等多方面的认知能力,对学生在四个基本项上的能力也有所锻炼。因此,演示在语文课堂中扮演了起承转合的作用,将老师要直接讲授的内容和学生应该理解掌握的内容有机的进行连接和融合,可见演示教学在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学设备日益发展,现代越来越多的多媒体设备被应用到教学中去,这些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学设备能够更多的进行图画、视频与案例的演示,让语文教学课堂变得更加形象直观,配套的教学案例让学生能够更为方便的接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也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教学难度。

二、演示法的运用

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的文字功底较为薄弱,老师授课多采用口头语言,但仅仅是语言教学又容易使学生容易遗忘。最好的就是将口头的语言结合现有课堂设备的演示案例,从而达到丰富课堂情境,为学生呈现更为立体的课堂演示教学。

(一)演示“图画”语言

图片的信息量往往是文字的数倍,而且表达直观生动,易于联想。现有的小学课本的编排已经做到图文并茂,每一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插图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同时也能够更加激发出学生的思维空间。而教师则可以借着插图对课本以外的知识进行拓展,通过课堂的新媒体设备,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做到学思结合,学一而反三。

(二)演示有声“语言”

声音的演示虽然没有图片那样,具有很大的内容和想象空间,但其中能够带有朗读者情绪,更容易引导听者进入到其中,感受着音频的跳动,同时自己内心呈现出一幅画面,“心随声动”,声音能够帮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听者内心与作品的人物交流,达到更透彻领悟作品的内涵与表达的思想。例如:在学习课文《背影》时,将剪辑好的范读片段放给学生们去聆听,让学生在脑海中真实还原父亲翻越月台的画面,感受到父亲的艰难与不易,从而体会到作者对父亲的深深的思念。多媒体教学的推广,使得越来越多的名著精彩片段的诵读出现在课堂上,让学生体味原汁原味的文学作品的喜怒哀乐,直观地展示了作品的魅力。

(三)演示精彩“小品”

课堂导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有的课文背景较为复杂,单纯从文字方面去介绍往往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采用“话剧”“小品”等艺术表演方式进行课堂的导入无疑更具有吸引力,同时也能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加深作品的印象。通过学生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去复制文章中某一个场景,将其表演出来,不仅更加生动也可以帮助其他观看的同学理解,学生还可以就自己的理解提出意见,老师就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总结与归纳,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这种演示方法能够使学生有更高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三、演示法的效果及结语

演示是一种长期以来被接受运用的教学手段,随着现代课堂教学设备的完善、教学手段的丰富,课堂演示也会越发的丰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帮助初入学堂的学生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课堂演示,创造一个寓教于乐、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拓宽着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随着科技的进步,势必面临着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基础教育会受到更多的关注。未来的教学对于演示法的探究仍然不会停止,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大地开发出学生的潜能,就需要更加高效丰富的课堂教学,这也作为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与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郑咏梅.浅谈演示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下旬,2011(1).

作者简介:杨金保,1969年生,安徽马鞍山人,大专学历,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对现代小学教育的启示
基于家校互动网络平台的小学语文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促进一年级学生好习惯养成的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