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体育之投壶前景发展研究

2017-03-11 15:25李琳瑶余浩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四川成都61004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投壶运动传统

□李琳瑶余浩(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四川成都610041)

民族体育之投壶前景发展研究

□李琳瑶余浩(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四川成都61004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投壶运动的起源、发展、消失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投壶运动消失的原因分别是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旨在能从原因中发现问题,并分析投壶难以生存的原因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使其回归到人们的视线当中。

投壶运动文化民族传统体育

投壶,最早起源于我国历史上春秋时期士大夫阶层宴饮时的一种娱乐游戏,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六百余年的历史,据《中国体育百科全书》中解释:“投壶,古代士大夫宴饮时的一种游戏。以席间酒壶代替箭靶,宾主在离壶5-9尺外,用规定数目的带皮无镞的箭轮流投射。按中壶口(或壶耳)的箭数或中箭之格谱分别给以一定的‘数’,以‘算’、‘筹’和‘马’计数,中多者胜,罚输者饮酒”。投壶,亦称射壶,是一种既能入王室大堂又能下至寻常百姓家的传统娱乐游戏,投壶是封建制度下产物之一的射礼演变来的。根据孔孟之道的礼数规定,天子朝会群臣时要进行“大射”之礼,诸侯朝见天子时要进行“燕射”之礼,天子和诸侯会见贵宾时要进行“宾射”之礼,士大夫和平民百姓相聚时则是进行“乡射”之礼。投壶是一项具有上千年历史的游戏娱乐活动,也是一项非物质文化宝贵的遗产,它继承了我国传统体育娱乐活动具有修身养性的特点,体现了中华民族创新的优秀智慧。

1、投壶的起源

投壶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投壶活动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繁荣于秦汉时期,衰落于清朝末年。投壶的缘起投壶游戏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是用一种以酒壶的壶口做为掷准戏的目标,站在距离壶大约六尺左右,用去掉箭银和箭羽的箭杆投入壶口者为中。《礼记投壶》郑玄注:“投壶,射之细也”。根据查阅史料整理得出,投壶之所以出现有三个原因:第一,个人因素。奴隶社会是很重视军事才能的特别是射箭,很多朝廷宴会都要举行射礼,“射以观德”,射箭对进场、拿弓、看祀、退场,都有十分严格的礼仪规定,如果射箭不能中祀,还要饮罚酒,这是很难为情的事情。后改为投壶,简化了其中的礼节。第二,在春秋战国时期,宴请宾客时要请客人射箭那个时候,成年男子不会射箭会被视为耻辱,而且主人请客人射箭,客人是不能推辞的。后来,有的客人确实不会射箭,又厌烦射箭的礼节,就用箭投酒壶代替。因此就产生了投壶这一游戏。第三,场地的限制因素,因为在举行射箭时要有很大的场地,但是在宫廷的堂上没有所需要的场地,所以受场地因素的限制,不能举行射礼,故改为投壶。

2、投壶消失的原因分析

投壶的出现更多的是维护封建制度的存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从思想上真正的去腐化和侵蚀人们的思想,使子民处于政治上“无为”的地位,达到在精神和思想上支配黎民百姓。分析导致投壶运动消失原因,可以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1)客观原因:在当代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下,投壶游戏在历史的发展中,曾经深受各朝代子民的青睐。明清末年,投壶衰败,首先是因为投壶处于飘飘欲坠不利的社会环境影响,如战火连天,民不聊生的生活下,人们是不可能进行投壶活动的;其次,西方体育传入中国,我国体育出现新旧并存的两种形态,当时的国人有着怀揣“从洋媚外”“喜新厌旧”的心理,投壶成了这一时代的牺牲品;最后,司马光借《投壶新格》来维护封建制度下的礼教之道,反对变法革新,因此修改后的投壶更符合宫廷里贵族士大夫们的文雅之调,同时他也把一些政治术语牵强附会地放在投壶活动的技巧上,就这样投壶印上政治的色彩,这对投壶运动的发展实际上起了阻碍的作用;(2)主观原因:首先,投壶运动的自身存在的局限性,没有个性之处和创新之处,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运动量的需求;其次,投壶在发展的过程中,“教”与“乐”逐渐分离;最后,跟统治阶级的个人兴趣爱好有着很大的关系,如在明朝年间明玄宗朱瞻基从小很喜欢玩,加上他的性格不像朱元璋及朱棣性情暴烈,所以对投壶不解之缘,而且有着超高的投壶技巧,由于他的喜好促使投壶运动广发的普及。但在明清末年统治者奢侈糜烂之风盛行所以加剧投壶运动的消退。

3、我国当代投壶运动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之后,投壶已经完全没有了,可以这么说在大陆地区是基本已销声匿迹,只是在极少数的地方会偶尔出现。在这里我不得不说的是,我国传统的、精髓的文化都没有走出一个“怪圈”:即在我国发明出来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没有在我国得到长久的发展和延续,所谓的“墙内开花,墙外香”,如我国的四大发明。源于中国古时的投壶也没有逃出这样的怪圈,反而在我国的邻国韩国、朝鲜发展都很普遍。在韩国的网络游戏中,也经常有投壶图设计在其中,也有专门的网络投壶游戏下载,包括韩国的一些商家也用投壶游戏招揽游客。对于这些现象的出现,我们这一代体育人应该肩负起重振和弘扬中华名族优秀传统文化,真正的作出自身的努力。

现阶段我们处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随着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无论是从生活质量还是高压的工作状态下,人们浮躁的心难以得到平静,现如今的人们处于不同的时代,在生活方式上有着巨大的改变,特别是现在处于互联网+、大数据、O 2O的大坏境下,人们的生活已经很难于脱离这些高科技的手段而存在,往往现在的人们会忽略让人平静、修心养性的一些传统体育,投壶就位于其中。

4、投壶运动的进一步推广与继承

4.1、加强政府的导向作用

一个国家的政策会兴起大批的濒危的传统体育,也会振兴彷徨的少数体育项目。现阶段我国应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通过民间传承、国民教育、礼仪的规范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做好传统体育的的古籍整理社会普及工作;加强对传统体育特别是投壶运动的大力扶持;保护和发掘我国现有的少数民族文化成果及资源,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扶持中华文化基因校园传承工作,建设一批中华优秀文化得教育基地。

4.2、对投壶有关项目的开发

投资商应抓住国家政策的大方向进行相应的投入,不仅仅限于房地产之类的行业,现如今的民族传统体育也是一只潜力股,发展到以后一定是如日冲天,投壶不仅能修身养性,还能治国、修道,也是人们最终选择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最佳途径,按现在的投壶现状来说发展不是很好,但始终还是符合大众的消费、锻炼需求的。投壶运动本身的特点也会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的,投资商应着力抓住这些的特点也就占据了市场。

4.3、媒体的大力宣传,呼吁社会关注

现阶段的媒体已失去了最初的宣传本质,而是专门捕风踪影的报道一些不符合自身责任的新闻,尤其是对体育中的民族体育关注甚少,投壶运动的需要大众的关注,特别是需要媒体的大力关注。对于媒体来说应该做一些关于投壶运动的专题节目,而且是要在一些关键性的节目上或电视台进行播放,也可以做成宣传片的形式和公益广告的短片播放,这样才会引起人们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4.4、将投壶引入学校,走向课堂

学校不仅是一个接受教育的地方,而且还是一个传播和传承文化的地方,投壶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应被下一代重新的认识,这是有必要的。把它放在课堂上并不是要重走“复古”之路,而是要让社会知道投壶是一项体育运动,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运动。还可以在学校建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投壶的校园学习基地;把投壶制作成小漫画手册,在课外由老师进行讲解;由学校组织开展有关投壶运动的活动以及画展。

4.5、充分发挥投壶爱好者的积极性

一个活动的举行并不是靠政府就能办下来的,尤其是像投壶运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多的是社会上的投壶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投壶运动,正是投壶爱好者的存在和组织,使得投壶有了一线的希望和生机。我们应积极的加入热爱投壶运动的大军中来,也大力支持那些投壶爱好者,有必要的时候给予一些物质上的支持。

4.6、举办各类表演和比赛,丰富文化生活,加强文化交流

投壶的表演和比赛可以是在本地区,也可以跨地区,甚至可以在不同国度、不同民族间进行交流,交流和表演的方式很多,但我们要注重的是质上的交流而不是次数越多越好,不然会显得冗繁,适得其反。在社会各阶层举行投壶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打造文明城市有着重大的意义,也能促进城市间的和谐发展,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4.7、应创编一套与现代体育规则相符合的投壶文化运动

任何一种体育项目都会有与其相匹配的规则,不然的话就不能称之为体育运动,投壶也不能列外,投壶在古时候有着自身的规则,如投壶的距离5-9尺,地点有庭中、堂上、室中三个地方,矢有三种长度分别是二尺、二尺八、三尺六。这些都只是古代的玩法,要想适应现代这个大环境就必须进行一定的规则革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这个创编的这个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具体事宜的研究,可以从投距离、壶口的直径、壶的双耳和身形、矢的长度及粗细及材质、投手的姿势、计分的方法、裁判等这些方面创编。

5、结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坚实根基。坚守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的立场,坚持古今为用、推陈出新,秉承来源古老的中华文化的精髓智慧,努力实现投壶活动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在当今我国实施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应该对投壶进行挖掘整理开发,对其挖掘整理并适当创新,突出投壶运动的特色,并以加以革新和修饰,创编更适合当代体育项目的规则下的投壶运动,提高其普遍性等,投壶也许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其再次走到人们的视野和生活中。

[1]汝安,张越.“投壶”历史文化考[J].成都体育学报,2009(8).

[2]张永,邓丽星.中国古代投壶发展盛衰考证[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5).

[3]李季芳,周西宽,徐永昌主编.中国古代体育史简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8.

G852.9

A

1006-8902-(2017)-05-LXY

猜你喜欢
投壶运动传统
用藏品换投壶
投壶博弈 乐而不厌
——唐三彩投壶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投壶”大作战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青少年冰壶运动员投壶训练方法研究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