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我效能与基于微课的英语自主学习

2017-03-11 22:44孙海强于波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效能学习者

孙海强,于波

(1.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1;2. 中国传媒大学 南广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2)

论自我效能与基于微课的英语自主学习

孙海强1,于波2

(1.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1;2. 中国传媒大学 南广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2)

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自我效能反映和调节个体对于自身能力的认知。学习者的自我效能影响学习者如何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巧,进而影响学业成就。基于微课的英语自主学习的计划阶段、行为阶段和自我反思阶段都与自我效能的强弱密切相关。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自我效能与基于微课的英语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探索如何增强自我效能,并以此优化基于微课的英语自主学习效果。

自我效能;英语自主学习;微课

自我效能的概念及理论最早出现于认知心理学领域,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分别被应用于管理领域、职业领域、群体活动领域以及教育领域,形成了一系列相关概念。在教育领域中,自我效能的研究焦点是自我效能如何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为此付出的努力以及学习结果。围绕这一焦点,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涉及自我效能与学习观念、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的关系,研究方法相对成熟,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研究成果丰硕,丰富了教学理论并且为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指导。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微课教学模式正是我国教学改革的一次成功的探索。微课教学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应用有其必然性,也证明了它的科学性。目前的微课学习模式研究,多是从教师或是教育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展开,强调“施教者”而忽略“学习者”,重视过程和结果研究却忽视深层原因研究。因此,很有必要基于自我效能理论,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探讨微课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实践,即基于微课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发展。

1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于自身运用所掌握的技能来完成一项具体任务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换句话说,就是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信心或看法。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首次提出。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自我效能是个体自我调节系统的核心,可以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比如对待某项活动的兴趣、动机和自信心,因此它被称为有效的“自我预测器”,帮助个体准确评价自己组织和执行某种特定任务的能力。自我效能具有任务特定性和情境特定性的特点。简单来说,个体在不同情境下完成不同任务的自我效能是不同的。

自我效能较强的学生常常直面挑战而且更具有坚韧性,而自我效能较弱的学生则往往倾向于逃避难度大的任务。自我效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学生的学业成就。自我效能较强的学生往往能够自主管理学习过程并且将自己定位为主动学习者,喜欢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并且试图驾驭和征服困难从而实现目标,但是自我效能较弱的的学生则在挑战性任务面前表现得更加保守。自我效能与语言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之间的关系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相关研究表明,自我效能可以间接地影响英语考试成绩。Lee 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效能提升培训,经对比发现,接受过培训的学生在完成写作任务时大多持乐观态度,不轻易放弃难度大的写作任务,更加倾向于完成挑战性的任务而且会不遗余力地争取成功,避免失败〔1〕。因此,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应该被纳入学校教育的授课体系。

2 基于微课的英语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以学习者为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设定学习目标、规划学习过程、使用学习策略、监控学习结果并且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过程。

自主学习包含三个阶段:计划阶段、行为阶段、自我反思阶段。自主学习者不断地设定学习目标(计划阶段),运用学习策略去实现目标(行为阶段),并且自我评估,以期望取得更大进步或者日后完成更具挑战性的任务(自我反思阶段)。他们常常运用多种动机性策略,比如:为完成学习任务而提前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收集相关信息、整合相关理论、监控和评估自己的任务完成进度。

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自主学习策略的运用与学生在标准化考试中的表现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在英语学习领域,有四类自主学习策略被证实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分别是自我评估、学习规划和调整、搜寻相关信息和寻求社交帮助。寻求社交帮助是指学生们如果能接收到积极的反馈并为之所用,那么他们更易于达到好的学习效果。积极的、建设性的反馈(尤其是来自于教师的反馈)有助于学生自我效能的增强,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同时,使用策略能正面影响语言学习效果。例如,成功的学习者大多善于有效运用自主学习策略中的目标设定和计划制订策略。

自主学习对微课的应用起了基石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微课的成功推广。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由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2〕微课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微课背景下的英语自主学习是自主学习在当代发展和应用的新阶段,它融合了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课堂学习,并且更加有利于学生充分运用自主学习的策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首先进行自我评估,依据评估结果选择利用线上丰富的微课资源,并且自主制定、调整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其次,微课学习的阶段性成果可以在课堂上得到检验和监控,同时学生还可以获得老师的及时反馈,确保学生通过微课进行自主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调整学习进度。微课背景下的自主学习具有如下时代特点:(1)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拥有更大的选择性和灵活性;(2)多媒体、多样化的教学信息以网络通讯技术为载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提供个性化学习的系统,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者通过微课学习模式,能够更加主动地构建学习过程,即,设定微课学习目标,决定微课学习内容、进度和策略,对微课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而在传统学习模式里,上述行为都属于教师的任务。

3 自我效能与基于微课的英语自主学习的关系

在基于微课的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移动互联网技术和视频技术通过学习策略作用于学习。学习策略指的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一系列方案。它是伴随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而形成的动态心理活动,受到学习过程中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而生成一种即时的认知图式。学习策略一般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管理策略。

基于微课的英语自主学习先学知识引导,后学知识,有利于学习者使用认知策略中的选择性注意策略,而且多种感官参与的学习形式能吸引学习者的选择性注意。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能最大化利用元认知策略中的监控策略。学习者能够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并且利用微课的学习跟踪技术和大数据,实现自我量化、自我评估和自我反思。在微课环境下自主学习有利于学习者运用学习策略中的管理策略。微课具有短小、精炼、结构“情景化”、载体多样化等特点,学习者可以实现高效的时间管理,灵活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此外,上述特点也便于学习者实施学习环境管理策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个性化的学习氛围。

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学习者的自我效能能够显著地影响学习者选择和运用学习策略。自我效能通过影响元认知策略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效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学习策略的使用。学生所选择的自主学习策略可以分为两类,即认知策略和意志策略,它们从方法维度研究“如何学”。自我目标、自我效能、价值观、归因等从动机维度研究“为什么学”。“为什么学”和“如何学”相互影响。一方面,自我效能作为一种内在心理因素直接影响学习者对学习行为的选择以及对学习行为坚持的意志,决定学习者在学习中面临困境时的态度以及学习行为中的情感变化。〔3〕学生自我效能的强弱可以影响他们的决策(包括自主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以及他们为之付出努力的程度。自我效能较强的学习者更善于使用深加工认知策略和自我调控的学习策略。〔4〕自我效能与自主学习策略使用存在正相关关系。 换句话说,自我效能欠佳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更容易选择放弃,而且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更喜欢拖延。自主效能感还被证明能够正向影响学生设立的成就趋近目标,而负向影响成就回避目标。另一方面,自主学习策略的科学训练和有效实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有关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实证研究曾经发现,学生接受了自主学习策略训练之后,能够相较之前更加积极地去面对负面的学习反馈,这标志着学生的自我效能得到提升,更加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高质量的写作任务。

4 培养自我效能,提高基于微课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自我效能和自主学习策略都能预示学业成就,尤其能够预示英语学习的成果,因此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合适的、积极的反馈,以此鼓励和帮助学生增强自我效能和进一步掌握自主学习的技巧和策略。首先可采用Wolters 提出的效能自我交谈策略,建议学生对自己说“你能行,坚持住”和“你做得很好,只要你继续坚持,你就会成功”,进而增强其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5〕同时,教师在制作微课时,需要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难度合理的教学任务,增加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成功的机会。因为自身成败经验是形成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学习者多次成功的过往经历可以促进其自我效能的增强。其次,培养网络学习自我效能(E-Learning Self-efficacy)。〔6〕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在网络学习活动中取得成功的信念,是个体对自己使用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或网络通讯工具等完成学习任务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7〕微课学习是网络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正如前文所述,自我效能正向影响基于微课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学校和教师应高度关注和重视自我效能,把培养学习者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作为学校教育的题中之义。再次,研究证实在英语学习方面,男性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明显低于女性学习者,所以教师应更加注重男性学生自我效能的增强,给予他们积极的、正面的反馈,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以便有利于他们更有效地进行基于微课的自主学习。最后,教师教学自我效能的水平能够影响学生自我效能的建立。教师的集体效能感有利于营造促进学生自我效能发展的氛围,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更加有效地自主学习。

5 结语

增强学习者的自我效能对于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非常关键,应该被纳入课堂教育的范畴。一方面,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预测变量,增强自我效能能够能够促进基于微课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果,最大程度地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另一方面,基于微课的自主学习在技术层面保证了自我效能能够有效地正向影响学习者的心理和行为。因此,学校和教师在大力推行基于微课的英语自主学习的同时,还应关注学习者的心理状态,改变以往过多强调学习者的学习结果,而忽略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诸如自尊心、自信心等的心理因素,帮助学习者进行合理的个体成败归因,激发个体的学习动机,并获得较多的成功体验,以增强自我效能,优化基于微课的英语自主学习效果。

〔1〕Lee, C. C. Strategy and self-regulation instruction as contributors to improving students' cognitive model in an ESL program〔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2:21, 261-289.

〔2〕胡铁生. 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 广东教育,2014(4):33-35.

〔3〕邹强珍. 基于自我效能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途径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16(7): 14-17.

〔4〕李珩. 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效能的实证研究〔J〕. 现代英语, 2016(2):235-245.

〔5〕Wolters, C. A. Regulation of motivation: evaluating an underemphasized aspect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003(2):95.

〔6〕班杜拉. 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560.

〔7〕尹睿, 谢幼如. 网络学习自我效能研究引论:涵义、课题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 2010(2):26-30.

1008-3723(2017)04-024-03

10.3969/j.issn.1008-3723.2017.04.024

2017-05-14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元动机视角下的英语自主学习研究”(2016SJB740033)。

孙海强(1978-),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H319

:A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效能学习者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初中化学学习策略的运用现状及因果研究
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策略剖析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