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
——以皖西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2017-03-12 00:57军,宋
皖西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信息科学卓越工程师

周 军,宋 军

(1.皖西学院 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2.皖西学院 原子分子与光学应用研究中心,安徽 六安 237012)

应用型本科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
——以皖西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周 军,宋 军

(1.皖西学院 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2.皖西学院 原子分子与光学应用研究中心,安徽 六安 237012)

根据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要求,分析了皖西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进行了系统探索,提出了思路和方法。

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课程结构;校企合作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这股潮流在国际高教界中的流行,国内的诸多高校也纷纷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注重实践环境的强化,逐渐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运而生[1]。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和培养模式的探索[2,3],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现状

随着光电子技术的持续进步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光电信息产业已经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产业几乎涵盖了光电子、汽车电子、软件及信息服务的全部领域,已经成为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战略发展重心向中西部转移,安徽省已成为我国中部经济最富活力的地区之一,地方光电信息产业迅速崛起。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承担着培养和输送大量高质量光电信息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

自2011年专业招生以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师生员工的努力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无论是在专业建设,还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卓越工程师所要求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欠缺,具体表现为:大部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特别是独立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欠缺;创新能力不足,具有较强的外部依赖性;对专业认识不够,缺乏专业归属感和职业规划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对严重制约了本专业的发展,也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探索出适合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2 以“卓越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的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的构建

近年来,国内外在工程教育模式的探索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最为典型的是“CDIO”和“产学研”培养模式[4]:“CDIO”模式自2000年起,由麻省理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进而创立,包括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4个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工程系统能力的教育理念。“产学研”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该模式旨在让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强化与企业的合作,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使高等学校成为知识创新的基地,使培养的学生成为技术创新和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生力军。这两种模式都是国际上公认的工程教育模式,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人才培养和工程技术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我校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立时间短、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师资力量薄弱、实习实训等硬件设施较为缺乏、与企业合作较少,如果直接套用以上模式,势必会因为软硬件基础的薄弱造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偏差,反而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应用型本科高校首要的任务是为地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5]。针对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结合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需要建立一个以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训练体系。

2.1 优化课程设置,完善专业课程结构

根据“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满足两个基本要求:首先要求满足在光电企业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从事产品的生产、测试、设计、安装调试和销售服务等各项实践技术需求;其次要求满足在光电行业某一领域能够开拓创新并进一步拓展的理论知识需求。依据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实践、应用、实用”为主旨,构建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构成的理论课程体系。

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前奏课程,旨在为后续的专业课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专业基础课程由于其较强的基础性和开放性,所有课程均开设于大一和大二阶段,单门课程学分也多于专业核心和专业方向课程,一般为4学分或3.5学分。专业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对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课程,经过充分调研和严格筛选,选定工程光学等六门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这些课程开设于大二和大三阶段,像整个光电专业知识的网络节点一样,支撑着整个知识体系。专业方向课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规划和兴趣自主选修的不同方向性课程,开设于大三和大四阶段,专业方向的选择应尽量符合地方性光电产业的重点需求。例如,LED照明、光纤通信和光电检测就是我们根据本地区对人才的集中需求所确定的专业方向。这三类课程就像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专业基础课程是根系,专业核心课程是树干,专业方向课程是枝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2.2 强化校企合作,架构全方位实践教学平台

要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必须要深化校企合作,实行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因为相对于高校,企业具有以下两点优势:1)更了解本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对人才的具体需求;2)具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既能弥补高校软硬件条件的不足,又能使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到定位精准、有的放矢。我们以往的校企合作仅仅以企业作为实习单位为主,形式较为单一,随着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目前我们跟企业的合作形式也更趋多样化,包括: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企业参与教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授课;提供毕业实习岗位;参与到毕业设计(论文)从开题到实施完成的整个过程;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和技术公关;合作申报产学研项目等。

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由实验课程、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三部分构成,以培养应用性和创新性为主旨,进一步对每一部分进行了阶段性划分。实验课程分为基础性实验、工程应用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校内实训分为设计性实训和综合性实训;校外实习分为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再由其中的每部分进行组合,形成本专业实践教学的3个技能模块:基本技能模块、设计技能模块、工程综合技能模块。同时,制定出配套的实践课程的质量标准和教学要求,强调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侧重实践技能的掌握和提高,鼓励教师针对技能训练进行一体化教学,切实培养学生适应相关岗位的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岗位所需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2.3 改善师资队伍现状,努力提高“双师型”师资比例

卓越人才的培养,除了要有合适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之外,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工程教育教学能力、工程设计开发能力、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和工程科学研究能力等专业素质的师资队伍同样不可或缺[6]。然而,在地方应用型高校,具有工程技术经验的教师却尤为缺少,原因是:1)不论是校内教师还是新引进的教师,都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工程素质根本不符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要求;2)目前高校的教学或职称评价指标往往忽略了对工程实践经历的需求和鼓励,造成教师多重视科研而轻视工程实践水平。

面对卓越人才培养师资缺乏的窘境,我们采用校内动员和企业邀请双管齐下的方式,积极改善师资队伍现状。首先,给予政策和经费的倾斜,鼓励在职教师进入企业顶岗挂职,通过一线的实际操作,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在新进人才的选聘上,优先考虑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高水平人才。另外,从合作企业引进一批专业基础扎实,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的技术人才到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充实我们的教师队伍。

3 结语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培养卓越人才方面任重而道远,基础的薄弱和经验的缺乏注定了过程将会异常艰辛。每个专业应该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找准自身的定位,重点从改善课程结构、深化校企合作和强化师资建设三个方面,切实将原有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相适应的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

[1]洪林,王爱军.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9):5-8.

[2]许健,李德才.应用型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要素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2015,25(4):71-75.

[3]颜敏,贺金社,周会娟.普通高校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30(4):114-119.

[4]贾大功,张楠,张红霞,等.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以天津大学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为例[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4,24(1):65-68.

[5]宋思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6):11-13.

[6]林健.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教师队伍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1-14.

Exploration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Excellent Engineers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A Case Study of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isciplineof West Anhui University

ZHOU Jun, SONG Jun

(1.SchoolofElectricalandOptoelectronicEngineering,WestAnhuiUniversity,Lu’an237012,China;2.ResearchCenterofAtomsandMoleculesandOpticalApplications,WestAnhuiUniversity,Lu’an237012,China)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ficiency of the talent cultivation of the photoelectr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our university had been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On this basis, the training mode of excellent engineers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had been explored systematically, and we put forward some effective ideas and methods accordingly.

outstanding engineers; training mode; course structur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2017-02-23

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2016zjjh071);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大学物理教学团队”(2014jxtd031)。

周军(1977-),男,安徽六安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理论物理。通信作者:宋军(1965-),男,安徽肥西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光学。

G642

A

1009-9735(2017)02-0018-03

猜你喜欢
信息科学卓越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山西大同大学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所简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三元重要不等式的推广及应用
青年工程师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基于文献类型矫正影响因子在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期刊中的实证分析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