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历史哲学的入门书
——卡尔《历史是什么?》述解

2017-03-12 16:05上海市徐汇中学姚虹
历史教学问题 2017年2期
关键词:历史学家卡尔历史

上海市徐汇中学 姚虹

一本历史哲学的入门书
——卡尔《历史是什么?》述解

上海市徐汇中学 姚虹

英国历史学家卡尔的名著《历史是什么?》出版于上世纪60年代,中译本出版于80年代,是一本旧书了。但它又是一本好书,凡论历史义趣详确,能诠所诠,非常难得,可充历史哲学接引初机之书。

“历史是什么?”这样的对于一门学科的本质的追问,只能是哲学的。此问题包含对于历史本身运动的思考和对于历史学性质、功能的反思。有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头脑中还只有些片段的历史意识,而无历史哲学这个全盘和“顶层设计”。这无疑是欠缺的。“好书不厌百回读”,问题在于卡尔此书实不易读。历史哲学理论经纬交罗、缠夹不清,对于纲举目张、按部就班地阐述乃是一种考验。今区区微意,试会其精要,稍加梳理推阐。

一、历史不存在纯客观性

20世纪前有思辨的历史哲学,后有分析的(批判的)历史哲学,笔者研究,卡尔是个过渡性和跨界的人物,他的书一方面有关于历史进程的形而上学的论证,另一方面也有对于历史知识的研究。《历史是什么?》之殊胜,在于“不落两边”。

真实性、客观性为历史的第一义谛。中国古代不疑“信史”,有所谓董狐直笔,“书法不隐”。但用美国历史学家彼得·诺威克的说法,那只是一个“高贵的梦想”。①彼得·诺威克:《那高贵的梦想:“客观性问题”和美国历史职业》,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美国历史学界对“客观性”问题,自19世纪末起争论了整整一百年,结果还是不了了之。

卡尔的书自然也循例在此破题。

“历史是什么?”历史有双重意涵:一、指过去发生的事,所谓历史事实的实在性;二、指这种史实的再现或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早已灰飞烟灭,人们无从直接面对,只能通过用文物和文字表述重构、再现(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柯林武德提出在思想中重演过程),方能了解、认识它们。我们一般所接触到的历史事实乃是“经过选择的过去,还有大量被忽略的过去”。②E.H.卡尔:《历史是什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93页,第30页,第119、120、128、108页。如此,过去的事实并不自动地转变为历史事实,它的实现依赖于历史学家这个中介、媒体的工作。卡尔首先要告诉读者的是,人们做不到完全真实地复原历史,人们看到的历史,并非一个纯客观的过去。原因就在于进行重构和再现的历史学家做不到不带感情、没有偏见或立场完全中立。

卡尔很可能是第一个正面提出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的人,他提出“历史研究是历史学家和材料(历史事实)之间一个互动的过程”。③E.H.卡尔:《历史是什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93页,第30页,第119、120、128、108页。卡尔的这个观点影响广大,正是它奠定了他和《历史是什么?》一书在西方史学史上的地位。

除了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的关系,深入下去,还有历史学家和社会的关系。“一个人最早的观念来自别人”,包括历史学家在内的“‘人性’是由占优势地位的社会状况与社会习俗所铸造的一种历史想象”。“历史学家在开始撰写历史之前就是历史的产物”,故“开始研究事实之前,你必须先研究历史学家”。④E.H.卡尔:《历史是什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93页,第30页,第119、120、128、108页。用我国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话说,就是“知人论世”了。

双重关系,这是卡尔对于西方古典知识理论——在认识主体和被知客体之间采取一种严格的两分法和英国“正统”思想方法——经验主义的一个革命。

二、历史具有进步的品质

但卡尔并没有滑进极端的相对主义,因为极端的相对主义勾销了历史的功能。唯有真实性,历史才能获得人们的信任,才有意义,才能发挥其功能:一、中国传统史学所说的“借鉴”,“历史主要被设计用来为政策提供一种指南”。二、某种预见性,“预言部分地建立在其他相似事件类推的基础上”。①E.H.卡尔:《历史是什么?》,第17、165页,第7页,第5页,第221页,第48页,第25页,第188页,第187页。

卡尔接着要解决的问题是:相对客观真实的历史从何而来。

对于历史学家不可避免的偏见,卡尔区分了“好的和不好的偏见”。②E.H.卡尔:《历史是什么?》,第17、165页,第7页,第5页,第221页,第48页,第25页,第188页,第187页。如国际主义相比狭隘民族主义要好,“走在时代进步运动和开明运动前面”相比落在它们后面要好。卡尔认为,历史学家以“好的偏见”建构的历史就可能比较真实。

笔者认为卡尔展开犹不充分,具体地说,历史学家除了必须对于自己工作的偏见有高度警惕,采取谨慎的态度,处理近现代事件情感保持距离,还要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有一套方法。条件上“自由获知权”也不可少。③E.H.卡尔:《历史是什么?》,第17、165页,第7页,第5页,第221页,第48页,第25页,第188页,第187页。

卡尔的书特别重视“作为进步的历史”,六章中花了两章来讲解。

他提出,首先,历史是运动,是一个过程;其次,不断有“获得性财产的转让”,④E.H.卡尔:《历史是什么?》,第17、165页,第7页,第5页,第221页,第48页,第25页,第188页,第187页。因为科学发展、知识变化和理性的普及,历史的趋势又是进步的。“从整体上看,人类的过去是一部进步的故事”。尽管身处“已经是一个混乱的、甚至有威胁的世界”,⑤E.H.卡尔:《历史是什么?》,第17、165页,第7页,第5页,第221页,第48页,第25页,第188页,第187页。卡尔对未来仍满怀信心。这是一种全新的历史观,而中外古代则是倒退、循环或目的论史观。进步史观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无论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一样都持乐观主义。卡尔认为他的进步论和乐观主义和黑格尔、马克思不一样,即没有所谓终极预设。黑格尔确有目的论的错误,但马克思不是。人类终须设想、预见历史发展的最理想、完美的结果,作为努力的方向和力量的源泉,这不是“绝对精神”或乌托邦。自然,历史的进步不是直线的,而是有偏离、曲折和反复的。其次,历史进步也非绝对否定过去,过去有留下来和进步共存的东西。卡尔并不苟同混用历史进步(Progress)和生物进化(Evolution)概念,提出历史进步是逐步“积累”的,这些都可以视为是历史主义的。此外,历史的进步也带来了历史学家的进步,如理性和科学的研究,包括态度和方法。

正因为历史是进步,是运动和过程,包含比较的意思,所以“只有以当下的眼光看待过去,才能理解过去”,“历史学家不属于过去,属于现在”。克罗齐的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卡尔比他更进一步,提出历史学家还要避免并超越自身时代的局限。⑥E.H.卡尔:《历史是什么?》,第17、165页,第7页,第5页,第221页,第48页,第25页,第188页,第187页。

三、历史的方法:实证和逻辑推理、辩证法的范畴

如果说奉行“国际主义”、“走在时代进步运动和开明运动前面”和超越自身时代的局限等都属于态度问题的话,那么第二、三章主要就是契入历史学的方法了。

卡尔认为,历史学家的工作除了提供新证据,就是解释历史和概括历史。英国获奖小说《狼厅》的作者希拉里·曼特尔说过,“(历史)总有那么一些空房间,是史料的阳光无法照亮的”。⑦见澎湃新闻(2015年1月23):《〈狼厅〉热播,关于权臣克伦威尔,原作者有话要说》,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96939,2015-01-23.卡尔说“解释是历史的生命血液”。解释的本意在于认清事实真相,寻求过去的经验或教训。而概括呢,则是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历史的观念的奥秘尽在于此。

《历史是什么?》一书于“历史的解释”详尽显义。怎样解释?一、用因果方法(为什么会发生?);二、用功能方法(怎样发生的?)。⑧E.H.卡尔:《历史是什么?》,第17、165页,第7页,第5页,第221页,第48页,第25页,第188页,第187页。其中主要是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拿果问因。卡尔在书中明确地说:“历史研究是一种因果关系的研究。”探求因果关系即是一般所谓的作分析研究。“历史坚持接受的原则是按照因果的先后秩序来整理过去的事实”。⑨E.H.卡尔:《历史是什么?》,第17、165页,第7页,第5页,第221页,第48页,第25页,第188页,第187页。

卡尔提出的一个先后是时代、社会在先,个人在后。这可以被视为在历史发展动力问题上,他坚持了唯物史观,即民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但不排除杰出个人在历史上的地位(虽然表达没有那么清楚)。“卡尔仍坚持个性对发展的整体趋势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但也承认个性对于正在发展的事情有一些影响”。①E.H.卡尔:《历史是什么?》,第17页,第19页,第155页,第158页,第160页,第203、207页,第62页,第171页,第178、236页。这合乎辩证法。

对于原因不明显的历史事件之间隐藏的相互关系,卡尔提出历史学家的分析需要发挥想象力,即通过不断提出假设来解决。他举了马克斯·韦伯揭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兴起之间存在联系的例子。笔者还可以补充两个:陈寅恪提出两汉魏晋天师道传播与东南滨海地域相关;唐太宗时统治阶级中有“关陇集团”和“山东豪杰”的对立。卡尔所谓“写作和研究的过程是假设与证据之间连续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②E.H.卡尔:《历史是什么?》,第17页,第19页,第155页,第158页,第160页,第203、207页,第62页,第171页,第178、236页。与中国近代著名学者胡适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相通。

卡尔指出,历史分期和把历史划分为地理区域也不是事实,而是一种必要的假设或思想的工具。③E.H.卡尔:《历史是什么?》,第17页,第19页,第155页,第158页,第160页,第203、207页,第62页,第171页,第178、236页。这正是各种通史各有其不同的编纂法的缘故,中学历史教师应该读懂教材目录背后的“假设或思想”,道理正在于此。

治史实不易,它需要历史学家的智慧和洞察力。教史更不易,还要了解教科书编撰者的意图。

四、历史发展有其规律

历史进程和自然演化一样具有规律性(它使历史也成为严肃研究的学问)。卡尔指出,处理个案的“历史学家并不真正对独特性感兴趣,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独特性中概括出来的一般性”。④E.H.卡尔:《历史是什么?》,第17页,第19页,第155页,第158页,第160页,第203、207页,第62页,第171页,第178、236页。历史学家要做的事情,就是归纳推理,收集和审视事实,然后在其中发现普遍性。归纳是高层次的概括,卡尔引用《剑桥近代史》撰写人艾尔顿的话:“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收集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概括。”⑤E.H.卡尔:《历史是什么?》,第17页,第19页,第155页,第158页,第160页,第203、207页,第62页,第171页,第178、236页。笔者个人理解,概括和归纳之别似在事、理之巨细。

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规律也不尽相同。一是它们要通过人的活动得以体现,后者则不然。二是存在修正历史事件进程的偶然事件,此自然规律亦无。凡自然规律必不能被“证伪”。偶然性既然是个别、特例,那就“不能在任何的合理解释之中。也不能进入历史学家的最大原因的等级序列之中”。盖因偶然无法进行概括,也难能传授经验教训。⑥E.H.卡尔:《历史是什么?》,第17页,第19页,第155页,第158页,第160页,第203、207页,第62页,第171页,第178、236页。

对于两个著名话题:历史决定论(或“黑格尔的恶动力”)和历史偶然性(克列奥佩特拉的鼻子),卡尔即持此种人类自由意志和个别、特殊原因的观点。但卡尔区分了历史目的论和历史决定论,并未将两者混为一谈。他坚决拒绝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目的论,而实际上认同历史决定论。卡尔早年出版过关于赫尔岑及其朋友的书《浪漫的流放者》,想必对这位俄国思想家由服膺黑格尔的逻辑性到谕扬“历史即兴的随意散漫性”的转变了然于心。⑦朱建刚:《革命之后迷茫的赫尔岑》,《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6年8月21日。

由此可知,概括和解释是处理,归纳推理和分析、假设是操作。既无概括,又无解释,那就把历史降低到整理史料的层次了。

五、历史执行道德判决

历史有无客观性的讨论,牵涉到历史和科学的关系、两者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问题。

历史哲学是近代科学革命的产物,历史的风尚(“论从史出”)和基本方法(假设和概括,“在一些自然科学中,科学的假设更类似历史学家的概括”⑧E.H.卡尔:《历史是什么?》,第17页,第19页,第155页,第158页,第160页,第203、207页,第62页,第171页,第178、236页。)与自然科学原无二致,但历史不是科学。实证主义史学,如19世纪的德国兰克学派,极力宣称历史是一门科学,是错误的。科学真理按照牟宗三的说法,必是可以量化、有实证数据的,⑨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而历史研究的成果未必符合此标准。现代医学、经济学的学术论文几乎全篇统计数据,历史论文不可能那样撰写。历史和科学还有一个重要的不同是,历史有道德判断。笔者的认识,历史兼有两套话语:政治的和伦理的。

卡尔反对把历史学家的立场等同于道德家的立场,亨利八世或许是一位坏丈夫,却是一位好国王。⑩E.H.卡尔:《历史是什么?》,第17页,第19页,第155页,第158页,第160页,第203、207页,第62页,第171页,第178、236页。但这并不意味着重要历史人物的私德不重要,也不意味着道德判决不是历史的合法组成部分。卡尔引用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的话说:“道德准则的恒久性是历史之所以威严、神圣、有用的秘密所在。”卡尔的睿智在于,他认识到我们的道德判断均在某种概念框架内运作,而此概念框架本身也是历史的产物。道德概念,如“自由”“平等”“正义”“民主”都是抽象术语,是思想范畴,若不把具体内容放置其中,是没有意义的。卡尔还说:“真理横跨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⑪E.H.卡尔:《历史是什么?》,第17页,第19页,第155页,第158页,第160页,第203、207页,第62页,第171页,第178、236页。此语也堪称经典。

《历史是什么?》是作者“对于一般意义上历史之全面的看法”,①E.H.卡尔:《历史是什么?》,第12页,第69页,第29页,第166、114页。解决了诸如历史真实、历史表现、史学目的和历史认识等历史哲学重大问题,精邃富贍,具有概论的品质。卡尔研究历史现象,是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虽然卡尔本人从未说过,但笔者认为他的史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是什么?》一书中说:“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是过去六十年里一个主要的新趋势。”②E.H.卡尔:《历史是什么?》,第12页,第69页,第29页,第166、114页。当然,还有融汇了和马克思主义相通的西方社会科学的成果。卡尔很早就有人类整体史的坚定理念,旗帜鲜明地反对欧洲中心论,他第一个站出来要求英国大学历史学系进行课程改革,“强制性地从早期中世纪以来的英国史下降为必修课,这为逐渐变化开辟了道路,大约四十年之后,社会史、印度史和非洲史、性别史、文化史成为剑桥大学本科课程的重要内容”。③E.H.卡尔:《历史是什么?》,第12页,第69页,第29页,第166、114页。卡尔谙悉历史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关系,于后现代思潮并非无知。他肯定弗洛伊德的价值和提出“正是语音的用途迫使历史学家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概括”,这很时髦甚至超前。无疑,卡尔的历史哲学是一个开放而非自我封闭的学说体系。

毋庸讳言,卡尔本人就像他指出的一切历史学家那样,也不免有其局限性,埃文斯从他的书中挑出了一些“毛病”,如成者为王、精英主义等。笔者认为,从后来历史学日益技术化和实现语言学转向看,《历史是什么?》一书的缺漏,主要还在于对史学的形式、历史叙事的组织结构方面的论述略显空洞。

最后,用书中的两句话和同行诸君共勉:“历史浑身上下都渗透着相对性。”史学和历史教育工作者,把握主客观之间的张力,“谨慎地航行在锡拉巨岩与卡律布迪斯漩涡之间”吧!④E.H.卡尔:《历史是什么?》,第12页,第69页,第29页,第166、114页。

(责任编辑:李月琴)

姚虹,上海市徐汇中学高级教师(邮编200030)。

猜你喜欢
历史学家卡尔历史
卡尔几岁
再论卡尔董詹巴南喀石雕像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凡尔赛宫在世纪法国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分析
傅斯年向夫人认错
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深度学习与启示——以美国《埃及金字塔》教学计划为例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