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资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2017-03-15 17:15陈芳
关键词:建筑企业作用措施

陈芳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资质管理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完善了资质管理,才能维护建筑市场的秩序,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完善措施,希望能够对企业相关负责人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建筑企业;资质管理;作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79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6-1-2

引言

目前,我国市场竞争的压力越发激烈,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越来越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而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对于建筑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够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还能够优化建筑企业的组织结构,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重视资质管理工作。但是,从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建筑市场集中度较低、未充分考虑到建筑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问题、资质管理类别划分太精细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质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因此,建筑企业应该不断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合并资质类别,实现归口管理,从而保证企业资质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1 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的作用

通俗来讲,资质就是资格与素质。资质制度主要指的就是行政主管部门对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企业、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人员素质、管理水平、业务能力等进行审查,通过这些审查,然后了解建筑企业的全面情况,并确认其承担的责任,最后,发放相应资格证书的一种制度。在具体的建筑企业资质管理中,只有企业法人单位具备了相关的建筑业资质,才能参与相关建设项目的投标和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在建筑企业资质管理中,其作用很多,主要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1 加强建筑市场监管

目前,我国土地制度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地方政府大量流转闲置和非闲置的农村集体土地。同时,很多的地产商开始重视新农村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使得房地产开发市场越来越广阔,严重破坏了人们所生活的环境,废砖瓦砾随处可见,因此,为了改变人们的周围生活环境,就必须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发挥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作用,对周围的建设实时监管,充分发挥政府对建筑市场监管的职能,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有序进行。

1.2 保证工程质量安全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很多的农民也都开始参与到了建筑市场中,成为了建筑施工养护队伍的主力军,由此可见,在建筑企业中很多工人都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并且没有取得合法的从业资格证书,但却成为了建筑企业中的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班组长等现场主要管理人员。因此,为了保证施工和养护的安全和质量,建筑企业就必须对这些工人进行相应的培训,同时还要配备相应的特种技术工人,持证上岗。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还要加强对注册建造师的考核,不断提高建筑企业所有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 当前建筑企业资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建筑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资质管理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建筑市场集中度较低

众所周知,如果市场的集中度高,那么市场竞争压力就会低,但是如果市场的集中度低的话,那么市场的竞争压力就会很大,建筑市场例外。一直以来,我国的建筑企业都处在一个市场集中度比较低的状态下,从而使得建筑市场的竞争压力很大,同时很多的大型建筑企业数量很多,很多的民营企业家们也都纷纷进入建筑企业当中,给建筑企业造成了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导致了建筑企业经常会出现不正当竞争现象,从而影响了建筑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

2.2 未充分考虑到建筑工人的整体素质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相关部门在对建筑企业进行审核时,一般都是只重视企业的经济实力,很少对建筑队伍资质进行审核,未充分考虑到建筑工人的整体素质问题,从而导致了建筑队伍的门槛低,很多没有经验且不懂专业技术的工人进入建筑企业当中,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目前,我国很多的一线建筑工人都是农民出身,他们的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都偏低,同时,建筑队伍的流动性也很大,因此,很难培训出一支具有较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施工队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建筑企业的整体发展。

2.3 资质管理类别划分太精细

资质管理类别划分太精细也属于建筑企业资质管理中一项很大的问题,使得建筑企业不能很好地把施工能力发挥出来,从而降低了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据相关统计,目前我国现存的四十八种资质类别中,有二十三种都是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业务划分的,给我国建筑企业市场增加了很大的发展难度。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企业起步晚,发展缓慢,由于历史原因,最终使得资质分类太过精细化,资源规划过度集中,从而不能很好地实行统一管理。

3 完善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的措施

3.1 实施动态监管

实施动态监管措施是完善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年度打分制,如果发现企业出现了违法违规行为、违规操作现象,就要扣掉相应的分数,从而降低资质等级,制约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在打分的过程中,主要包含工程质量、安全、合同和工人的工资情况等。由此可见,只有实施了动态监管措施,才能规范建筑企业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才能保证建筑市场的秩序。

3.2 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建筑企业也不例外。在建筑企业的发展中,实施信息化管理符合资质管理的要求,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大力开发管理软件,使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加大财务、档案的管理工作,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效率,最终满足考核标准。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对建筑工人的考核,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都要经过严格的评定,只有符合施工要求的人员才能进入现场施工。另外,针对特级资质来说,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考核,加大考核力度。最后,还要对建筑工人进行定期培训,让他们的综合素质跟上市场发展的需求,让他们都能够持证上岗。

3.3 合并資质类别,实现归口管理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类别众多,因此,要加大对这些类别的合并,使得资质管理类别划分不能太细,要给这些企业留下较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激发企业的发展潜力,让企业拥有公平的市场竞争机会。从宏观层面来看,建筑工程内容可分解归并为设备安装、线路改造等不同的子项目,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工程性质来实施统一归口管理。

3.4 做好企业资质证书管理

做好企业资质证书管理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知道,建筑企业资质证书的正本和副本经常会被用到,因此,建筑企业应该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让专业人士来管理资质证书,保证资质证书不受损害,避免非法转让资质证书的现象发生。如果遇到证书信息发生变化时,就要及时办理信息变更,做好登记,保证变更后的资质证书能够正常使用,从而为建筑企业更好地服务。

3.5 加强建筑企业品牌建设和信用

对于建筑企业的信用来说,可以参考银行信用体系,合理划分企业信用等级,并搭建互联网平台,然后在互联网平台上统一公示,让所有的企业都能看到各个企业的信用,从而促进企业不断加强自身信用建设,并完善资质管理。另外,品牌也是建筑企业的一个无形资产,良好的品牌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企业只有打造属于自己的良好品牌形象,才能不断强化自身信用建设,从而提高建筑企业资质管理水平。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资质管理的重要作用,合并资质类别,实现归口管理,做好企业资质证书管理,并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企业能够长久稳定地发展下去。

参 考 文 献

[1] 白帆.谈建筑企业资质的管理[J].山西建筑,2012(01):273-274.

[2] 陈勇.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的思考与探索[J].科技与企业,2012(10):65-66.

[3] 董荣荣.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探析[J].建设科技,2013(13):84-85.

[4] 王文佳.关于建筑企业资质管理改革方向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04):116.

[5] 王华瑞.探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的现状与未来[J].企业导报,2011(21):60-61.

[6] 刘文春.对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的现状与未来探讨[J].赤子(上中旬),2014(13):252.

猜你喜欢
建筑企业作用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当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