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优化研究

2017-03-15 18:59赵伟
关键词:校院体制教学管理

赵伟

摘 要: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地方高校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优化研究十分关键。其不仅能够让高校的管理层次更加清晰,还能提升整体的管理效率。本文主要针对地方高校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地方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优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6-138-2

引言

随着地方院校招生规模和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都面临转型,学校逐渐由传统的外延型扩张向内涵型提升进行转变,这些转变促使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迈出校院两级管理这一步。校院两级实体管理体制是指各二级学院实行实体化运作,学校的管理重心由学校行政职能部门移至二级学院。学校主要通过制定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制度架构、任免干部、检查实施过程、考核绩效、筹措与分配经费以及提供服务保障等实施管理。所以,为了能够让校院两级的整体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合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其整体的管理体系进行相应的优化。

1 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的必要性

1.1 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为高校扩大规模提供条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在校学生急剧增加。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量已超过万人,教师数量也已过千。高校的校园规模日益壮大,针对基层单位的管理也为学校管理者的有效管理提出一系列的挑战。为了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制定合适的管理幅度与层次至关重要。层次与幅度制定不合理则很容易造成管理失效,因此学院管理要根据各个学院自身的特点以及学院管理的特殊性,与学校的统管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1]因此,为了学校管理能够更好地统筹兼顾,院校实行两级管理提示就十分必要了。通过适当的调整管理幅度和层次,来完善每一管理层的工作,使管理更加有效。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教育重要的一环,作为培养高级人才以及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的基本保障,实行院校两级教学管理不仅完善了学校的管理制度,更为高校扩大规模提供了必要条件。

1.2 有利于办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通过调动学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实现学校的资源配置与教育活动更好地结合。使学校的办学资源由学校向学院转变,使资源配置更加市场化。两级教学管理模式实则是管理重心的下移,这种模式的优势是可以更好地减少高校办学资源配置失效以及浪费教学资源等问题。两级教学管理体制重点在于学校市场机制的引进以及对学院资源配置的导向和扶持。学校则主要处于宏观地位,对教学资源进行综合考虑,平衡和协调各学院之间的资源,以此来全面提高高校整体的教学效率。

2 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体系还不完善

目前,高校的两级教学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烦琐环节,以至于两级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的并不顺畅。另外,两级教学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执行不到位的现象,这也造成了两级教学管理制度并没有实际性的实施。

2.2 管理流程过于复杂

目前,许多高校的管理中心还是更多的集中于学校,对于学院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放权。职能部门仍然保留在学校,并且权利相对集中。高校的这种过于宏观的操作,不仅造成会议多、任务多、请示多的三多现象,更是对划分后的工作职能缺乏相应的政策,最终造成政策的操作难度大,工作流程多,学院的办学积极性受到打击。[2]

2.3 评估体系还不够健全

两级管理制度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职工业绩考核仅仅关注对于岗位业绩的考核,对职能部门以及学院工作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则不够重视。造成考核体制缺乏竞争性,对于责任缺乏明确性。

3 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制度实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制度的宗旨是形成目标式管理,对于过程进行监督,权利下放并且进行分级负责,及时掌握校院的反馈调控,对于院系管理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同时要对领导体制、权利分配体制、工作程序、机构设置以及学院管理权利进行更为完善的规范。从而激发院校的办学活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最终促进教学活动全面协调发展。就目前高校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制度实施进行分析,在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3.1 明确学校与学院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关系

学校与学院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关系是两级教学管理体系的基础。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与谢园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并不明确。新型的高校教育管理体系要求学院和学校处于教学管理体系中不同的层次,因此在教育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尽相同。新型的教育管理理念与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之间的矛盾在实际操作中常常相互混淆。学校教育管理往往过于死板,一定程度上对学院的教学管理造成负面影响。不仅支援了学院的积极性,在管理过程中也存在极大的束缚。久而久之,形成学院对于学校的依赖性较大,教学管理过程中满足于现状,这種被动式的管理使得学院自主发展欲望较弱,学院没有自己的特色。[3]因此,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中,明确学校与学院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十分重要。只有明确的管理体系才能真正调动学院的积极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3.2 对于院校教学管理加大综合协调力度

两级校院管理体系就是讲学校的教学管理中心放到教学管理体制建设以及完善上面。应该吧学院放在教学管理的第一线,并且将管理权利下放。鼓励学院创办出各自的优势和水平。这种分级的教学管理模式中学校的重点便是对学院教学资源的综合协调,并且充分认可学院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最终通过教学管理评估来对学院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真正起到学校的宏观调控作用。

4 实行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的基本措施

4.1 管理权限划分具有科学性

实行两级教学管理的优势在于学校能够从烦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学校和学院各自明确职责所在,为学校进行全局性战略发展的研究提供保障,简言之就是学校教学管理权限的分配问题。学院要积极把握学校的教学改革方向,在充分发挥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同时与学校的教育管理保持平衡。学校在教学管理权限的划分首先要符合教学管理的一般规律,做到事权相对。管理上面更加灵活多变。

4.2 利益分配具有合理性

作为人类活动的原动力,利益的分配也至关重要。两级教学管理体系执行过程中要注重责、权、利相统一原则。学院作为教育管理工作的主体,首先要得到相应的利益,其中包含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管理创新建设以及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入。资金的投入对于学院自主办学以及管理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运用一定的政策来引导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赏罚分明,为更好地实现两级教学管理提供保障。

4.3 加大对学院教育管理活动的宏观调控和评估

在两级教学管理体系中,学科的教学情况以及具体的专业院系相对于学校来说更为了解。因此,对于教育管理活动学院最具有发言权。这就要求学校站在宏观的角度进行科学的决策以及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在下达任务的同时制定分解目标以及对应的评估体系。通过激励的手段对教育管理进行全面驱动,学院及时反馈系统考核情况以及分目标完成情况,以便学校更好地掌握每个学院的具体情况。学校教务处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职能不能,对于学校整体的教学管理活动有着组织、协调、指挥、监控的作用。[4]学校教务处应该站在全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位置,遵循目标先导性原则,对教学管理进行组织,检查和评估。从而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学校的各种教学监督制度。

5 结语

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是高校长久发展的趋势,高校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通过调动院系的积极性来达到学校整体的发展,为高校扩大教学规模提供基础条件。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为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进行校院两级的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对其实施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优化校院两级的管理体系,从而让管理层次更加清晰,全面改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方芳.大学治理结构变迁中的权力重构——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12(11).

[2] 王仁高,韩强,王凯荣.关于青岛农业大学深化校院二级管理改革的调研报告[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3] 王蕾.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04).

[4] 赵上.综合性大学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中的学院设置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10).

[5] 于福君,王立娟.地方高校校院兩级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5).

课题项目:本论文是2014年辽宁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地方大学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优化创新研究》(W2014183)的研究成果之一,是2014年鞍山师范学院科研项目《转型期鞍山师范学院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优化创新研究》(14kyxm12)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校院体制教学管理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基于新形势下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学分制下的校院教学运行管理思考与实践
校院共育护生早期进入临床的设计与实践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
“创建和谐校院”的目标与任务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