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在贵州

2017-03-15 08:00
当代贵州 2016年41期
关键词:红六军团遵义会议中央红军

贵州是红军长征途中历时最长、活动范围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贵州实现了伟大的转折,红军在贵州的活动沉重打击了敌人,传播了革命真理、播撒下革命火种。

盘县会议:1936年3月30日,红二、红六军团在盘县召开军委分会会议,会议决定放弃在滇黔边创建根据地的方针,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会议作出渡江北上的决策使红二、红六军团从根本上摆脱了在长江南岸孤军奋战的困境,对促进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起了重要作用。

鸡鸣三省会议:1935年2月5日,中央政治局在川、滇、黔三省交界的“鸡鸣三省”召开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在中央负总的责任,完成了遵义会议变换中央主要领导的决定。

四渡赤水战役:1935年1月29日至3月22日,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境地区四渡赤水河,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进行大小战斗30多次,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历时三个月的四渡赤水战役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使中央红军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

苟坝会议:1935年3月10日,张闻天在遵义苟坝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成立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三人团,完成了遵义会议改变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任务,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核心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决议得到了实际落实。

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最后,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决定:一、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二、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三、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四、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和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人。

枫香溪会议:1934年6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在沿河县枫香溪(今属德江县)召开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会议决定建立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恢复团组织和政治机关;建立地方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枫香溪会议是红三军从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为红三军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

木黄会师:1934年10月24日,贺龙、关向应、夏曦领导的红三军与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在印江县木黄镇胜利会师。木黄会师把来自不同战略区域的两支红军结合成一个团结战斗的整体,形成一支强大的战略突击力量,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孕育了红二方面军的诞生。

猴场会议:1934年12月31日下午至次日凌晨,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瓮安县猴场(今草塘)宋家湾召开扩大会议。会议作出《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基本结束了“三人团”对红军的军事指挥权,初步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军事指挥中枢,为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奠定了基础。

黎平会议: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会议最后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决策,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

中共贵州省工委: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占领遵义后,中共党员林青向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罗迈(李维汉)汇报了贵州地下党的組织和工作情况,罗迈代表中共中央承认贵州地下党组织并批准建立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后称中共贵州省工委或省工委)。省工委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批准建立的唯一的省一级地下党的领导机构,省工委旧址位于贵阳市文笔街原高家花园内。

猜你喜欢
红六军团遵义会议中央红军
红三军与红六军团转战黔东的革命活动及革命精神
“转变不只在那三天”
任弼时与红二方面军的创建
最危急的关头:中央红军进军贵州
长征歌谣的民间性与变异性
陈云手稿揭开遵义会议谜团
长征先遣队西征入黔
破解遵义会议日期人数之谜
记录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的《高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