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持续颅内压监测的护理分析

2017-03-15 19:12黄晓芳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1期
关键词:神经外科颅脑护理人员

黄晓芳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湖北十堰 44200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持续颅内压监测的护理分析

黄晓芳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湖北十堰 442000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持续颅内压监测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护仪及压力转换器对患者的颅内压进行持续监测,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患者的颅内压进行持续监测,对患者持续监测3-7天,患者均呈现ICP升高的现象,根据患者颅内压升高情况的不同,可以分别给予其速尿、甘露醇、甘油果糖等护理治疗措施。30例患者中完全康复12例,生活基本自理9例,生活不能自理6例,死亡3例。结论:持续颅内压监测可以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提供准确、及时的病情变化信息,同时将护理与治疗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预后。

护理;颅内压监测;重型颅脑损伤

持续颅内压监测是神经外科治疗中的一种常见方法,其通过对患者颅内压的监测为主治医生确认治疗方案提供依据。颅内压增高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持续颅内压增高可能引发患者出现预后不良,产生脑缺氧、脑供血不足等现象,严重时可能会诱发急性脑肿胀死亡[1]。本文从我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选取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护仪及压力转换器对患者的颅内压进行持续监测,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现将具体结果进行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10-6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7±2.3)岁,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都无其他疾病,患者的GLS评分都在3-8分范围内。其中颅内血肿4例,原发性脑干损伤2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11例,广泛脑挫裂伤患者13例。

1.2 方法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需要患者双眼闭合,保持平卧姿势,在枕外粗隆旁边 2cm处分别放置一个记录仪器,对患者的实时情况进行监测[2]。由于需要长时间的卧躺,病人可能会因为行动不便出现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不配合治疗,对此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安抚,嘱咐患者不要乱动,必要时可为患者注射镇静剂。同时护理人员要注意和患者家属进行及时的沟通,让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情况有所了解,促使患者家属配合治疗。

在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仪器上波形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的瞳孔、精神状况、生命体征等指标,谨防患者出现脑溢血。在患者卧床监测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患者出现呼吸苦难,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呼吸道的湿化,如果患者有呼吸困难的迹象,护理人员可以翻拍其背,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3]。另一方面,在监测过程中,患者肺部容易出现感染,护理人员要注意倾听患者的双肺呼吸声音。为了保证监测效果,护理人员要按时给患者使用脱水剂,如果脱水机的使用对患者颅内压检测数据有所影响,可以适当调整脱水剂的使用量。在颅内压的监测过程中,患者不能食用固体食物,为了保障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及营养需要,护理人员需要在颅内压监测开始前为患者安置胃管。为了防止褥疮发生,护理人员要注意患者的皮肤安全,定时帮患者进行翻身[4]。

2.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颅内压进行持续监测,对患者持续监测 3-7天,30例患者均呈现ICP升高的现象,其中7例患者呈重度升高,15例患者呈中度升高,8例患者呈轻度升高。根据患者颅内压升高情况的不同,可以分别给予其速尿、甘露醇、甘油果糖等护理治疗措施。30例患者中完全康复12例,生活基本自理9例,生活不能自理6例,死亡3例。

3.讨论

持续颅内压监测是利用监护仪和传感器对神经外科患者颅内压进行测定的一种方法,其具有准确性、客观性、便捷性,是主治医生进行手术判断及临床用药重要的依据之一。这种方法还可以通过脑室内注射药物达到减压治疗的效果。在当前的神经外科常用的监测方式中,多带有有创属性,容易引发引流管阻塞、脑出血、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极大地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

颅内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后容易产生的并发症,诱使并发症爆发的因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原因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因为颅内压值持续上升,导致颅内压力负荷过大,患者容易产生精神恍惚、恶心干呕等症状[5]。同时由于长时间的卧躺,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承受者很大的压力,出现不适感后,患者可能会反应过激引发心率加快,造成血压不稳,甚至引发二次颅内出血。另一种是患者返回病房后需要拔出气管插管,通常此时患者已经完全清醒,把气管的疼痛感会让患者出现严重的躁动不安,造成颅内压上升。因此,在完成颅内压监测后,护理人员也不能掉以轻心,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瞳孔、生命体征、精神状态等,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向主治医生汇报。

综上所述,持续颅内压监测可以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提供准确、及时的病情变化信息,同时将护理与治疗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预后。

[1]杨赟,王健,李长清.无创颅内压监测的现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5,31(1):104-106.

[2]李海燕,张静萍,伍国锋.有创颅内压监测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多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47(11):763-766.

[3]王翔,张乔,毛庆,等.颅内压监测下脑室外引流在动脉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4].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30(2):137-139.

[4]邱炳辉,漆松涛,曾浩,等.持续颅内压监测指导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9):933-936.

R648

A

1672-5018(2017)01-097-01

猜你喜欢
神经外科颅脑护理人员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