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生活之水 活习作之门

2017-03-21 23:03王秀芳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7年1期
关键词:演讲时盆花习作

王秀芳

对于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习作是他们不敢逾越的鸿沟,特别是一定的字数要求,更是让他们惧怕习作。如何才能克服畏难心理,帮助他们顺畅地走进习作的大门呢?我尝试着要求学生写“每日微博”。实践下来,我发现还真的能够有效地引领学生积极地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轻松地开启习作之门。

一、每天二分钟演讲

为了让学生能迅速地进行“每日微博”的写作,我首先进行了写作前的热身活动——每天二分钟的演讲。虽然对习作很陌生,同学们的说话经验可是很丰富了。说是写的前提。我给学生一周的时间做准备,演讲的时间定于每节课上课前、晨会课、班队会课。演讲的内容极为丰富:可以讲一个小故事,可以朗读一段精美文章,可以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一件新鲜事……并且,我还规定:(1)所讲内容要有趣。为了保证演讲的顺利进行,先把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讲给父母听一下,让他们帮忙把关。(2)不论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演讲时要求脱稿,且必须用普通话来表达。一开始,因为演讲时不允许带稿,同学们讲得不是很顺利。我暗中降低要求,缩短时间,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同学们也就慢慢适应了。他们发现,要想有好的表达,必须提前练说,无形中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三年级的学生好胜心强,都想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面前好好表现一下,给大家留下一个好印象。他们都很努力,都在力争一次比一次讲得好。这样,时间一长,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一些好习惯:他们学会了从书籍报刊上“摘”,从电视上“看”,从电台上“听”,甚至是跟着家长学,这也在有意无意中提高了语文素养。

二、写“每日微博”

我要求学生写“每日微博”:每天写两三句话,摘要记录一件事。我提醒他们:动笔之前,先大体思考一下自己想写什么。要在脑海中过电影:今天在我的身边(校园里、家里、路上)发生了哪些趣事;又有谁(同学、老师、家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周围的环境、自己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还有哪些心里话想说,或是我想对谁说说心里话……这样,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全方位扫描,找到适宜的素材,然后对选取的素材进行整理,再用简短的文字记录下来。一开始,我只要求写三四十個字;实在无话可写的学生,哪怕只写一两句话也行。正因为“每日微博”的内容极其短小,题材非常广泛,再加上同时训练的二分钟演讲作帮衬,同学们写作的热情还是蛮高的。他们或记下当天发生的趣事,或诉说自己心里的想法,或与自己所饲养的小动物谈心,或偷偷地告诉老师一个秘密……段时间下来,班上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状态都发生了改变,他们开始很自觉地参与生活、留心观察周围、积极寻找素材,并及时地进行记录,写作所需的各种能力都由此得以综合提高。

当然了,在学生完成“每日微博”这项作业的起步阶段,老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要注重习作方法的指导,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地积累素材。如教学《北大荒的秋天》这一课时,我指导学生用“总分”结构进行“每日微博”的写作:可以介绍自己参加的一次大课间活动,可以介绍学校一角的美景,也可以介绍自己的学习用品……每天二分钟演讲时,我也会要求学生对所进行的演讲及时评价,以此促使同学们关注同伴的发言,从而找到与自己相适宜的素材。有时,我会跟学生谈谈身边的事情或是班级里的事情,告诉他们,这些事情中又有哪些可以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有时,我还会为学生创设情境,例如教学《石榴》一课后,我捧起教室里的一盆花,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有的学生从枝、叶、花等方面进行描述,有的学生讲述了这盆花是怎么来的,有的学生讲述自己是怎么照管这盆花的……这样,慢慢地培养学生寻找素材的能力,让他们在快乐之余又能多向思维,避免写作时无话可说的情况。

我发现,自从同学们写“每日微博”后,班上的那些原本怕写习作的同学,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他们不怕写习作了,甚至于还有点儿喜欢写作了。或许,因为“每日微博”短小,让他们感到有话可写,他们也开始很用心地把那些藏在心里、挂在眉梢的喜怒哀乐借助于形象的文字记录下来。他们的名字也因此得以频频地出现在被表扬的行列。表现最明显的是班上的那名叫小可的女生,平时,她不爱说话,总是一个人坐在那儿,上课时从来不举手,习作更是一塌糊涂。可是,每次,她都能很用心地完成“每日微博”。现在的她,已经不再害怕写作,甚至于还有点爱上用笔来“说话”,自信的种子在心田萌芽,上课也开始举手发言了,学习的状态也随之改变。

三、多样化评价

传统的写作教学,一般一周才完成一篇习作,老师批改的周期较长,学生的写作热情得不到及时回应,自然热情也就消退了不少。等到学生拿到习作本时,如果发现习作本上是一个“优”还罢了,如果是“良”或是“及格”,还会有哪个学生喜欢习作?因而,我评价“每日微博”力求避免这样的情况。首先,我会及时评阅。我要求学生将“每日微博”写在作业本上,这样,每天批改作业本时,也是我欣赏“每日微博”之时,我就像天天在和学生谈心,用三言两语的评论作为回应。其次,在送给我批阅之前,小组内同学先进行互相评阅,并交流阅读感受。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欣赏到优秀博文,我让那些写作优秀的学生上台朗读,或是相互传阅,送给父母“欣赏”,发表在班级主页和班级QQ群内……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刚刚学写作的学生,信心最重要,兴趣最重要,感受写作的快乐最重要。“每日微博”降低了门槛,让学生初步享受到了习作的快乐。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点燃学生学习写作的火花,就一定能够帮助他们成功开启写作之门。

猜你喜欢
演讲时盆花习作
数 花
如果没有细菌
交 谈
交 谈
艰难的演讲
艰难的演讲
习作展示
匿名信
林肯话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