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守时

2017-03-21 10:29老骥
前线 2017年2期
关键词:塞车守时张良

老骥

守时是诚信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别人一种起码的尊重。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时年七岁的小娃陈元方,都知道这是无信。然而,现在许多朋友,似乎连七岁小娃的觉悟都没有。试举几例:培训班开班,老师已经讲课,还有不少学员昂然直入,神情淡定、步伐从容;會议即将开始,会场还是稀稀疏疏,空落落的位置,如人之缺齿;七点的宴会,八九点钟还不见贵客踪影,任凭主人电话里千呼万唤,他那里仍然“视之不见抟之不得”……凡此种种,皆为常见,看来有些人并不把守时当信条。

当然,不守时者,各有理由。比如参加活动迟到,可能因为路上塞车。大城市塞车,也是常态,高速路摇身一变停车场,红灯闪闪,喇叭声声,那热火朝天的景象,仿佛进入了全民健身舞广场。即使你心如急箭,也只能忍气吞声、顺序龟行。其实,要应对塞车,也并非难事,一“早”而已。当年张良圮桥赴约,“夜未半往”,感动黄石公授予《素书》,后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都是因为早。当然,我们并不是提倡大家都像张良那样,大半夜跑去候着,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提前定闹钟、出门看路况,或者干脆改乘地铁,只要把路上所需时间计算好、把握定,一般就不会迟到。

不能准时赴宴,也许是因为庶务缠身。“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保不齐下午六点正要下班,忽然来一个任务,就得放下皮包,重新打开电脑忙活半天。这时候当主人的,就只能理解,不好三番五次去催促。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那么忙,有些朋友不守时,居然只是为了摆谱,因为他深知只有地位高的人,才会安然享受让别人苦等的特权。“夫轻诺必寡信”,如此的心态和行为,实在不可原谅。“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我们虽然不敢效法大禹,但是对这种装作日理万机、故意姗姗来迟的朋友,至少以后可以不请他。

老师授课,见台下学员不时出入,肯定如孔子看到宰予昼寝,虽不明说“朽木不可雕”,影响讲课情绪总免不了。会务人员见会场不整齐,也必然心急如焚、诚惶诚恐,只怕领导“来归相怨怒”,说自己办事不力。贵客总不到,宴席难开始,不但主人望穿秋水,就是先来的客人,长时间促膝品茗,面面相觑,客套话说尽,也觉到尴尬。所以,我有个建议,无论培训、会议还是其他活动,都要做好“事前强调、事中签到、事后通报”一揽子监督事宜:通知时强调出席纪律,会场外严格签到程序,会后将签到信息及时通报相关单位。相关单位对那些经常迟到者,优秀免评,奖金减半,三年内不升职——惟其如此,才能让我们身边少一些不守时的朋友。

责任编辑 / 金蕾蕾

猜你喜欢
塞车守时张良
张良受书
张良拾鞋
有一种尊重叫守时
为塞车道歉
眼界超不过想象
守时的朱小美
张良拾鞋
大塞车
不迟到的方法
桥上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