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由“V”字型向“L”型转变的经济增长轨迹

2017-03-21 10:35
前线 2017年2期
关键词:字型充分利用测算

虽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但是,遵从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正确认识、积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有望在中期和长期实现两个“L”型的经济增长轨迹。

“V”字型是指回归潜在增长率,“十二五”时期的潜在增长率测算平均为7.6%,“十三五”是6.2%。用实际增长率减潜在增长率得出的正负缺口,反映我们是否充分利用了潜能实现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前,潜在增长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增长缺口为负,从需求侧进行宏观经济的刺激,可以回归到充分利用生产要素的状态,实现“V”字型复苏。按照“十三五”实际测算出的潜在增长率看,实际增长和潜在增长能力是相符的,没有缺口,不能指望回归。如果还形成“V”字型,那就意味着超越了自己的增长能力,可能是不健康、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下限和上限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限肯定是按照“十三五”时期测算的潜在增长率,平均是6.2%。上限是什么呢?潜在增长率加上可能的改革红利,如“三去一降一补”的效果,以及诸如户籍制度改革增加劳动力供给,虽然不是大幅度的效果,但是可以預期达到“十三五”时期平均6.7%。如果改革红利逐渐显示出来,在今后四年保持平均6.5%的话,最后的结果是增长速度逐渐向上限靠拢,接近于一个中长期的“L”型轨迹。由此可见,这个“L”型轨迹的取得得靠改革红利。

为什么要设上限和下限呢?简单地说,设下限是必要的,如果突破了潜在增长率的底线,就意味着会出现周期性失业。我们不能突破这个底线,是保民生的一个基本需要。但是超越了上限的话,就意味着使用了刺激的办法,增加的流动性进不到实体经济,最后流向了那些和竞争力比较无关的产业,会导致经济泡沫。现在最应该操心的不是增长速度,而是经济风险,严防发生系统性风险问题,就要有下限、上限,并在此前合理区间中争取得到一个“L”型轨迹。

(摘自2017年01月16日 《北京日报》。原标题:用改革把增长潜力释放出来)

猜你喜欢
字型充分利用测算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需要多少财政投入
大倾角煤层无轨胶轮车运输的适用性
并行大口径管道“V”字型沉管下沟施工方法
探析3D图像化字型设计及应用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种∞字型酒包装盒
从“紧缩加强”到“充分利用”
城市创新指数设计与实证研究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进行写作训练
8个充分利用假期的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