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2017-03-22 11:38刘涛
商情 2017年1期
关键词:会计监督监督机制完善

刘涛

【摘要】本文从内部会计监督机制的内涵、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的意义、内部会计监督机制的内容入手,针对当前我国内部会计监督机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借鉴一些相关学者的看法和观点,理论联系实际,对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提出一些浅显建议。

【关键词】会计监督;监督机制;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完善

一、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的意义

(一)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对协调监督和被监督之间利益冲突的具有重要意义

利益冲突是形成会计监督重要前提。利益冲突的形成原因,从理论上讲,是由于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企业内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目标取向不同而形成利益冲突。所有者将资本投入到企业,就是要为了使其保值增值,可以综合表述为企业价值最大化。而经营者的目标与所有者是不一致的,经营者可能更为关心自己的薪金、声望、地位等。所有者的资本一旦投入企业,就形成法人财产,经营者可以支配这些财产,经营者在享有经营自主权的同时,自然关注其自身利益。

(二)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对解决监督与被监督之间信息不对称具有重大意义

在会计上,有的会计人员及其组织经常利用会计信息不对称,采取“隐瞒财务信息”、“虚假会计信息”等方式进行作弊。具体表现有三点:一是会计人员自身利用信息优势谋取私利。二是会计人员与经理人员采取合谋的手段进行舞弊。三是企业所有者利用信息优势欺骗企业外部相关利益人。尽管企业要通过会计报表向外部披露企业的财务信息,但是企业的真实情况可能只有企业内部人员知道,这使企业有条件提供假会计资料来偷漏税、骗取银行贷款或骗取其他信用等。因此,必须通过不断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来缓解监督与被监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三)完善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也是治理单位内部会计秩序混乱的需要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特别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经济环境趋于复杂,人们的思想意识多元化,一些单位内部控制薄弱、管理松弛的情况逐渐暴露,有的企业负责人私自对外投资,收益不入账,中饱私囊;有的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私自开设银行账户,收入不上交,私设“小金库”,会计监督管理严重失控,原因除有关人员故意违纪外,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不完善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把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作为企业会计制度建议的一件大事,从源头上杜绝类似现象的发生。

二、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内部会计监督机构缺乏独立性,会计监督机构之间协调性差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构是内部会计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内部会计监督方法,执行内部会计监督程序的权力机构。当前我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构主要由内部审计部门和监事会构成,这些机构或组织往往都是企业的附属,不能独立于企业董事会而存在。因此,在监督机构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监督、审计时,也就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董事会和各行政部门的干预。

目前,在一些单位中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账,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从而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者,不能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严重破坏了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会计监督机构之间的协调性差主要表现在内部会计监督机构和企业各部门之间以及内部会计监督机构和财政、审计、税务等国家监督机构之间的协调性差。这种状况导致会计监督过程脱节,多头,分散,重复监督现象严重,既没有形成整合力量解决会计监督问题,又使监督环节出现诸多漏洞。

(二)内部会计监督的意识薄弱,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都比较注意会计的核算职能,而对会计的监督职能却重视不够。会计监督职能往往只是被动地通过会计核算职能来体现,而没有主动地去运用,对会计监督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的水平,忽视了会计监督的真正职能,甚至以为会计监督的职能就是“内控健全、账平表对”。因此导致会计部门人员风险意识薄弱,乱用会计科目,随意处理会计账务的情况时有发生,使会计监督和财务监督处于失控状态。

(三)内部会计检查制度留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会计监督部门应对会计部门处理的各项业务的合规性、正确性、及时性进行监督检查,防患于未然,但由于很多单位对此认识不足,检查辅导缺乏计划性、针对性,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而且奖罚手段软化,检查整改成效甚微。会计检查不严,会计人员未能很好的履行检查监督职能。

三、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的途径

(一)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牵制制度

内部牵制是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职位之间相互制约,以确保所有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监督机制。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人都是自私的经济人,只要有可能,他总是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企业经营活动离不开资本与财富,几乎每一个经营环节都要接触、处理大量的财产物资。如果这些人可以不加限制地处理、支配财产物资,则有可能导致财产的大量流失,最终使得企业的再生产难以为继。若设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牵制、约束并监督经济人的各种自利行为则可以保证再生产过程的顺利、有序地进行。正因为此,几乎每个单位内部都设立了内部牵制制度。

(二)建立健全充分发挥独立行使监督权的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是由单位独立于财会部门之外的专职审计人员进行的审计,对本公司及其控股公司财务收支、资产质量、经营绩效以及建设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法、效益性进行监督和评价工作。内部牵制制度旨在保障单位或企业内部各部门相互牵制、相互监督;设立了内部牵制制度,并不能保证其一定得到有效执行。通过单位内部审计,对包括内部牵制制度在内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及经济业务进行审计,方能确保内部会计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行。

(三)建立健全财产内部清查制度

财产清查是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盘点和核对,确定其账面结存数额和实际结存数额是否一致,以保证账实相符的一种会计方法。财产清查是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盘点和核对,查明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结算款项的实有数额,确定其账面结存数额和實际结存数额是否一致,以保证账实相符的一种会计专门方法。财产清查是内部会计监督机制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定期确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执行是否有效。

参考文献:

[1]宋雅辉,赵凤莲.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探析[J].辽宁济,2006,(9):4446

[2]孙杰平.试论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2008,(1):122123

[3]刘志国.浅议企业内部会计监督[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08):2527

猜你喜欢
会计监督监督机制完善
浅谈35kV总降压变电站运行管理
试论高速公路管理中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浅谈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政治信任建构
试析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措施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资本项目开放与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探讨
完善企业制度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