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县域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问题

2017-03-23 18:13
新西部 2017年1期
关键词:示范县县域陕西

陕西县域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1.速度加快初具规模

(1)陕西电子商务整体情况

近年来,陕西省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截至2016年,陕西电子商务卖家已超过18万户,交易额达3350亿元,同比增长18.4%,排名全国第17位,网络零售额337亿元,排名全国第18位,两项排名均较上年提升1位,交易规模在西部12省区中排名第四,以渗透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居全国第九位。其中,2015年陕西全社会电子商务交易额3100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是全省GDP增速的5.25倍。网络零售额216亿元,是上年度的2.4倍。2014年陜西省网上买家超过1200万户,网络销售商户15万户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180亿元,增长21%;网络销售额超过80亿元,增长47%,购买额450亿元,增长53%。从阿里零售平台上农产品卖家的地域分布来看,全国各省区中陕西增幅最快,达56.35%。前三季度,陕西消费者仅通过阿里系的淘宝、天猫网络购物超过2.4亿件,同比增长46%,消费额达501亿元,同比增长26%。同时,农村消费潜力得到有效释放。

陕西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8.0%,而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同比增长为42%,增长速度大约是GDP增速的5倍;2016年上半年陕西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2%,网络零售交易规模为188.39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长速度是17倍。可见陕西电子商务发展速度迅猛。

(2)“双十一”陕西电子商务交易情况。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掀起了全民购物的风潮。近年来,陕西在“双十一”电子商务交易方面逐年增加,2016年各主要电商平台购买额累计超过31亿元,比上年增长47.6%,网上销售额近14.62亿元,同比增长59%;2015年陕西“双十一”网上零售购买额近21亿元,比上年增长50%;网上零售销售额近9.19亿元,同比增长268%;2014年“双十一”当天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达16亿元,其中网上购买额近14亿元,销售额近2.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3%和50%。2016年11月11日当天,陕西消费者网络消费额超过31亿元,比上年增长47.6%,人均线上消费81.7元。

(3)县域电子商务情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县域经济”战略的不断推进,陕西县域电子商务得到了长足发展,武功、山阳等县域成为陕西县域电子商务发展的典型代表。武功共引进知名电商企业168家,电子商务日发货8万余单、日交易额500余万元,年销售额有望突破15亿元、达到20亿元,电子商务创业人员近万人,促进就业2.5万人。农产品销售在2015年阿里平台县域电商排名全国第7位、增速位列全国第4位。其“买西北、卖全国”模式成为全国县域电子商务八大模式之一,被确定为“陕西省电子商务示范县”“中华全国供销系统电子商务示范县”“陕西省一二三产融合农产品电子商务试点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山阳2015年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9.1亿元,网络零售额10530万元,寄出包裹58万件。2016年1月至6月底,全县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9亿元,其中各地农特产品交易7300万元。山阳模式成为山区县域电子商务发展的典型模式。

2.应用日益全面普及

陕西集中优势资源,借助阿里巴巴、京东、苏宁、腾讯、陕西邮政等大型知名电商企业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先后建设运营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10个、直营店47家,共覆盖全省80个县(区)。已建设镇村服务站点5000个,电子商务服务覆盖13000多个村。自营供应商品数量2016年8月较前一年同期增长92%,商家数量同比增长69%,自营订单累计同比增长160%。陕西各县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商贸流通、工业、金融等行业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与普及。随着电子商务向“三农”的渗透,陕西农产品的商品化、标准化、品牌化甚至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目前陕西具有地理标识的农产品包括户县葡萄、韩城花椒、洛川苹果、眉县猕猴桃、富平柿饼、长安草莓、耿镇胡萝卜、阎良相枣、漠西大葱、彬州梨、兴平大蒜、合阳红薯、高石脆瓜、耀州黄芪、靖边马铃薯、留坝蜂蜜、镇坪黄连、商南茶、柞水黑木耳。具有地理标识的农特产品为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3.物流配送体系形成

目前,陕西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邮政、申通、圆通、汇通、韵达、顺丰、德邦等物流快递公司纷纷在各县进行布局,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可满足县城到镇区物流配送。京东、菜鸟等建立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推销农村优质产品以及为村民提供网上购物服务,打通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村一级加盟合作店数量增长较快,对县域内人口聚集、交通便利的较大村组可进行业务覆盖,物流支撑更加有力,快递覆盖91%乡镇。

4.示范工程加快创建

(1)电子商务进农村国家级综合示范县

近两年来,在省委、省政府一系列电子商务政策的支持下,陕西大力推进县域电子商务发展,30个县被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各示范县出台政策,建立机构,投入资金,加大服务,积极引导推进,促进了全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2015年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包括洛川县、神木县、子长县、靖边县、富县、延川县、府谷县、黄陵县、米脂县、延长县、横山县、宜川县、安塞县、清涧县、绥德县等15县。2016年周至县、蓝田县、眉县、千阳县、武功县、泾阳县、耀州区、富平县 、大荔县、略阳县、洋县、紫阳县、平利县、山阳县、商州区等15个县区,累计获得中央财政支持资金达5.025亿元,电子商务示范县数目和资金规模跃居全国第二。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创建工作以来,电子商务支撑体系不断完善,物流水平显著提升。首批15个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新增网络销售商户8288个,农村网络购买额超过2.4亿元,带动就业上万人。同时,中华供销总社也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工作,陕西武功县供销合作社、岐山县供销合作社、白水县供销合作社、延川县供销合作社、泾阳县供销合作社等5个县级供销合作社获得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称号。

(2)陕西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

从2014年陕西省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县评选工作以来,先后有15个县获得省级电子商务称号,分别是武功县、岐山县、户县、宝塔区、千阳县、三原县、王益区、蒲城县、韩城市、白水县、山阳县、商南县、紫阳县、岚皋县、留坝县等。凤县、千阳、岐山、渭滨4个县区社被省供销总社评为陕西省供销系统电子商务示范县。

(3)示范园区、企业

近年来,陕西多数市、县建有电子商务专业园区或孵化器,大批电子商务应用和服务企业入驻园区聚集发展,园区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日益完善。目前,陕西共有21个电子商务产业园,2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5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电子商务园区已成为全省电子商务的主要载体;陕西共有6家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55家省级电子商务企业。这些企业已成为陕西电子商务企业的引领。

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西安市高新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际港务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西安国际港务區、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咸阳电子商务产业园、宝鸡市渭滨科技工业园、杨凌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

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陕西黄马甲物流配送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艾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1年)、熊猫伯伯农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陕西丝路商旅股份有限公司(2013-2014年)、陕西利安信息传播有限公司、陕西森弗高科实业有限公司(2015-2016年);

省级电子商务企业(55家):2012年首批省级电子商务企业共15家,2014年第二批20家,2015年20家。

5.电商氛围逐渐浓厚

在政府推动下,县域电子商务形成了比较浓厚的氛围。企业、创业者、农民群众参与电子商务的热情空前高涨,积极参与电子商务宣讲培训。武功召开的第二届电子商务大会暨农村电子商务现场会,参加人数达7000多人。在延安举办的“互联网+革命老区”电子商务发展峰会,场面火爆。电子商务企业、创业者、通信服务商、农民都积极参与到电子商务的大潮中。

6.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为了更好地发展县域电子商务,各县纷纷出台了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以及奖惩办法等文件。成立电子商务发展领导小组,设立电子商务办公室,组建电子商务协会,明确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的工作职责。多数市、县建有电子商务专业园区或孵化器,大批电子商务应用和服务企业入驻园区聚集发展,园区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日益完善。同时,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强调强化行业管理,建立健全行业监管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行业自律、行业管理、行业服务作用。充分发挥公安、市场监管、税务、供销、商务、通信等部门在电子商务及物流快递中的监管职能,加强对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企业、网店、相关机构的管理,加大对网络经济活动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经营行为,维护电子商务活动的正常秩序,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7.产业加速融合发展

“互联网+”战略大潮的兴起,无疑会促使传统行业迎来一场至关重要的发展变革。目前,电子商务已广泛渗透到陕西省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经济领域和文化、教育、民生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网络化生产经营与消费方式逐渐深化,资金周转、物流效率普遍改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传统零售企业纷纷发力网络销售端,建立起零售网站,小商品批发市场的经营户开始由实体销售向网上交易转型。移动互联网也吸引了大批企业的目光,众多电子商务企业也在手机APP、移动端应用频频发力,电子商务O2O模式的快速发展引人注目,成为企业抢占行业高地的重要据点,也是未来电子商务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导致传统商业模式变革;中小型电子商务企业异军突起,催生了中国果汁网、丝路商旅、利安电超市、西域美农、熊猫伯伯、土豆姐姐等一大批电商品牌,其中,陕西森弗等6家企业先后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陕西县域电子商务发展存在问题

1.县域电子商务基础薄弱

根据《2013年中国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港澳除外)的县域电子发展由高到低分为六个梯队,陕西省位列第五梯队,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为5.38,低于全国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均值7.45,位列全国第27位。2015年平利县电商发展指数位居全国第497位,全省第3位,全市第1位。可见,陕西县域电子商务发展严重落后于发达地区。

陕西地处中国中西部地区,受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的影响,企业电子商务敏感度不高,自身管理水平、资金、技术和人才相对匮乏,相关支撑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在发展电子商务时障碍重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陕西电子商务发展,导致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和速度相较于东南沿海地区明显滞后。就陕西省跨境电子商务来讲,目前主要集中在保税区内一些比较大型的企业和商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还没有勇气驶入跨境电子商务这片巨大的蓝海,即使有的商家已经开始试水跨境电子商务,但都仅限于代购的C2C业务,尤其是县域电子商务企业尚未形成规模和气候。

2.电子商务发展意识不足

不少地方,全县上下普遍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还不到位,政府部门、企业主管和个体工商户对发展电子商务的作用感受不深,认识不足,不能及时转变传统经济发展观念,接受电子商务发展新模式的能力较弱,积极性不高。发展电子商务,需要政府部门、生产企业、电商协会、网店经营者等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和推进。但从目前情况看,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基本没有发挥,存在个别部门热而其他部门冷的问题,农特产品、手工艺品、旅游商品的策划征集速度较慢。

3.信用体系建设尚不完善

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商务模式相比具有很多优势,互联网给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但却无形中增加了交易双方的信用风险。信用环境的好坏和信用工具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交易的成败。电子商务虚假交易、假冒行为、合同诈骗、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各种违法行为屡见不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目前陕西省关于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仍存在很大空白,诚信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改善市场环境,逐步提高全社会信用意识,成为电子商务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亟需出台电子商务合同规范,加强对电子商务合同的监管,改善电子商务信用环境,促进信用体系建设,降低在线交易双方的风险,进一步促进“诚信陕西”建设,提升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

4.高端电子商务人才匮乏

专业人才短缺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高端电子商务人才的匮乏。很多本土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还很肤浅,程序开发、美工设计等专业技术人才太少,直接制约了电商网站的技术支撑能力。缺乏能够独立开办网店、开展运营管理的专业人才已成为各县电子商务企业亟待破解的一个难题,原因主要是产业园区规模小、产业聚集程度低、不能为高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

5.市场主体竞争能力不强

陜西县域电子商务起步较晚、行业整体应用水平较低,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布局分散,缺少大企业的引领和大项目的集聚,总部企业、研发中心和全国或区域性客服中心和物流集散地缺失,很难培育出在全国或全省知名度高的电子商务企业。在电商物流带动快递企业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物流各相关行业总体协调、有序发展,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物流需求,保障了生产及社会需要。但应注意到物流相关行业仍存在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物流企业“小、散、弱”,整体规模小、服务标准化不足、运营成本较高等问题,亟需加大流通领域改革,促进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

6.规模较小,产品产业低端

我国西部内陆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制约,思维落后,行动保守,导致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较晚。虽然借助于电子商务,加速传统产业创新发展,积极开拓新兴产业空间,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已成不可遏止之势,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陕西网上销售主体和交易规模仍较小。全省线上交易额不到全国总量的2%,网上销售、购买金额之比为1∶2.12。另外,陕西网上商户购销商品均以外地产品为主,本地产品尤其是特色农产品销量虽然增长较快,但在总销量中所占比例不到20%。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

(1)淘宝村、镇尚未实现零的突破

目前,全国共有1311个淘宝村,135个淘宝镇,而大部分集中在东部的浙江、广东、福建、江苏一带。西部地区的四川、宁夏实现了零的突破,但陕西至今尚未实现零的突破。

(2)县域电子商务梯队分布低

县域电子商务发展六个梯队地理分布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大多处于第一、二梯队,西部地区除四川位于第三梯队,其他大多数处于第五、六梯队,陕西处于第六梯队,东部地区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明显优于陕西地区。

(3)“电子商务百佳县”尚无

“电子商务百佳县”分布数量来看,东部地区89个占89%,而西部地区8个占8%,陕西目前尚无入榜县域,东部地区远远高于陕西地区。

(4)县域电子商务园区少

全国县域电子商务园区超过300个,在金华、泉州、台州、苏州等地,所辖的电商园区在本市的占比都过半,而陕西县域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较东部省份相对较少。

(5)交易产品差异明显

贸易平衡上来看,陕西电子商务大多处于“贸易逆差”,“贸易逆差”最高达到5∶1,甚至更高。实现电子商务“贸易顺差”也就是使这些发展较为落后地区富裕起来。销售商品的类型来看,东部沿海地区销售的主要是轻、重工业品和日用消费品,经济附加值较高,而陕西地区主要销售的是特色农产品,和工业品相比,经济附加值较低。

猜你喜欢
示范县县域陕西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四川:出台监管示范县评定管理办法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贵州:创建3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0年山东省将建设农业“新六产”示范县50个
陕西“玫瑰小镇”引客来
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in Teaching Listening Skills and The Strategies Suggested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关于开展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