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的特点对小学生教学的影响

2017-03-23 03:30王惠芳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小学教学

王惠芳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我国的义务教育中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来说,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数学这门学科的应用。它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同时小学数学的学习的特点又是非常鲜明的,本文的笔者将会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和形象性以及小学数学的学习方式的发现性和接受性为切入点,简单地分析我国的小学数学的学习特点对于现阶段的高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影响,旨在推动我国的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的有效的发展。

【关键词】义务教育 小学教学 数学特点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23-02

一、小学数学内容的抽象性和形象性

1.小学数学内容的抽象性和形象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在小学五六年级的阶段所学习的知识相比较最开始的启蒙阶段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抽象性更强,虽然小学数学的教材编写的时候尽可能用一种生活化、兴趣化的表达方式在进行表达,所以小学数学中就算是到了高年级的小学数学都会富有一种生动形象的特点。所以在小学数学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个教学内容的抽象性与形象性有一个非常好的结合,这是小学数学相比较其他的阶段和其他的科目而言非常特殊的一点。一方面我们不难发现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的本质还是比较抽象化的,深刻地履行了数学这门数学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有关理论要求,但是为了契合小学生的年龄的特性,培养小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热情和兴趣性,所以在教学内容在应该尽可能做好形象化的工作。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一个完美的结合客观解决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难点问题,就是有效地克服了小学数学的抽象性和小学生的年龄思维的特点之间的一个矛盾点,虽然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的难度也是就抽象性很大程度上的限制了小学生对于数学有着更好的学习,但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表达方式的有效的改进,做到了让小学生对于数学的教学内容的一个乐于接受的表现。

2.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和形象性特点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1)兼顾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教学内容的实质性

为了深刻地表达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一个形象性,我们需要对于数学知识的表达不仅仅要做到易于理解,而且还要充分地做好趣味性的一个工作。一般有效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采取情景教学的内容去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趣味性。但是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一个量,不能因为过度的追趣味性而忽视了教学任务的完成,也是清楚地明白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实质是需要教给学生有效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我们要认识到教学内容的一个趣味性仅仅是形式,我们只是通过这个形式有效的促进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的开展,我们需要做好分清主次问题,我们采取所有的各式各样的教学内容的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回归到数学的教学内容上来,我们需要做到培养好学生的一个数学的素养以及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2)在形象化的教学内容中积极地进行抽象化的概括工作

当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的编写及时有效地做好的形象化的工作的时候,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老师需要注意一点非常重要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就是在形象化的教学内容中积极进行抽象化的概括工作,将教学内容中一些形象化的表达内容、以及富有趣味性的教学的故事等等最终都需要老师来进行一个有效的总结,即需要老师将知识进行有效的提炼,从而上升到一个抽象化的理论层次。我们需要做到让学生最后学习到留下深刻印象的应该是抽象化的数学的理论知识,而不是形象化的表达内容以及富有趣味性的教学的故事。

二、小学数学的学习方式

1.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发现性和接受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

我们知道知识的来源不外乎两个有效的方式,一方面就是学生自我的发现式的学生,另一方面就是通过老师的讲解进行接受式的学习。在小学数学的学习方式中也是如此,但是我们知道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最终的目的都是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有着良好的学习和把握。但是从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的本质上来看,都是一个数学知识的探索、改造、重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既做好发现式的自我学习,也需要学生做到接受式的学习。所以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發现性和接受性的有机统一是小学数学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数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我国从小学阶段开始直至大学甚至更高的阶段都不会中断和停止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因为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也就决定了小学数学的学习方式中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但是我们也知道数学知识的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新的理论与知识是层出不穷的,数学的学习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知识的发现的过程,再加上,小学生的天性的释放是最强烈的时候,想象力和创造性也是最为丰富的时候,所以这也就决定了小学数学的学习方式中的发现性。

2.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发现性和接受性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既然小学数学的学习方式有两种不同的方式,那么我们在进行小学数学的学习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有效的组合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老师的教学方式。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老师在进行有效的数学知识的讲解的情况下,也需要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的发现式的学习,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积极地做好培养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发现性和接受性这样有机统一的工作,促进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效率的有效提高。

三、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和教学方式的形象性的统一,以及教学方式的发现式教学和接受式教学的统一,两者都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特点,所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老师需要深刻地把握好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从而有效地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芳.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2015年6月.

[2]姚永妃.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2014年4月.

[3]杨小红 .《探析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及其对教学的影响》2015年9月.

[4]李洪毅. 《基于小学数学学习特点的教学影响研究》 2016年6月.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小学教学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模式刍议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