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分数背后的差异
——略谈中学生的潜能、认知、思维

2017-03-23 12:48
教育家 2017年47期
关键词:小鱼青蛙分数

进入初中以后,课程数量、内容与深度均成倍增加,试卷的难度各学科有明确的规定,考试方式由小学的通过式变成了甄别式。因此学生在测试中呈现出来的成绩差距比较大。作为初中学生家长、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分数呈现出来的等级分化,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分数背后的学习能力差异,找到学生成绩滞后的真正原因,进而采取适合提高成绩的最佳途径与方法。

知晓约哈里窗现象的存在

学生的成长涉及遗传、环境与教育。约哈里窗理论是针对如何提高人际交往成功的效率提出的,认为人存在着四个区域:第一种开放区域,代表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信息,这是孩子们自我评价和接受他人评价的基石;第二种视盲区域,代表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的信息,这是孩子们在集体中成长,接受伙伴和师长建议不断改进行为、取得进步的生长点;第三种隐秘区域,代表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的信息,这是孩子们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自我生长的着力点;第四种未知区域,代表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信息,这是孩子们一切皆有可能的发展点。了解这一现象后,可以帮助学生挖掘盲点,隐秘这些制约和影响其潜能发挥的根本性因素。在学习小组内和群组之间,加强倾听与交流等互动式学习,突破思维局限,从而提升自我价值,使个人潜能得以开发。这也有利于家校之间互通信息,全面地分析学生的表现,从而找到提升学习效能和成长品质的较好方法。

知晓相异构想的存在

有个《青蛙和小鱼》的寓言故事:青蛙和小鱼是好朋友,小鱼特别想知道水面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于是青蛙就把自己看到的讲给小鱼听。陆地上有一种动物叫奶牛,身上黑白相间,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天空中有一种动物叫鸟,鸟有一双翅膀,能自由飞翔;人类穿着衣服,小孩要背着书包上学。青蛙讲得眉飞色舞,小鱼听得津津有味。但是在小鱼的认识中,所有的奶牛、飞鸟、人类都长着鱼的模样,这就是青蛙认知的局限性。教师就好像青蛙,学生就好像小鱼,都很用心,但有的就是不出成绩,是因为师生自身的认知局限了对事物的理解。学习不是学生简单“输入储存”课本知识和教师提供的信息,而是将原有经验和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和重构的过程。当新的知识与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相符时,就被同化、吸收并储存,否则就会被排斥或经过修正和重组后再吸收,但这种修正和重组的正确性就不得而知了。因此有些时候就会出现讲了无数次的题学生还会出错的现象,因为在其知识重构过程中始终没有解决相异构想的存在。

知晓学习思维的重要性

思维是有方向的,最简单的是线性方向,即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对于中等偏下水平的学生来说,逆向思维的训练是提高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复杂的是发散和辐合思维:发散的方向是向外,辐合思维的方向是向内;发散思维是由一个起点或多个起点向外发散,辐合思维只能有多个起点向里聚合为一点,发散思维是适合解答开放性试题的思维。思维是有深度的,对于初中生而言,批判性思维的形成非常重要。哈姆雷特的名言 “世界上的事并没有好坏之分,是人的想法做了这样的区分”,最好地表达了道德主观主义的主旨,而批判性思维的目的就在于用理性的标准来评估我们的思维,得出正确的结论,做出明智的决定。这是正在形成自身价值观的青少年完善思考的有用工具。

只有明确学习思维的类型和存在的现象,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才能克服思维定式,破除由经验和习惯造成的僵化的认知模式。训练思维,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就是最好的减负提效的方法。让思维活跃起来,就是让孩子们的生命灵动起来。

猜你喜欢
小鱼青蛙分数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可怕的分数
小鱼
小鱼
算分数
小青蛙捉虫
谁能叫醒小青蛙?
小鱼
青蛙便签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