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3 12:10任宏丽
养生月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甘味酸味华佗

◎任宏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210)

◎任宏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210)

传统医学理论认为,酸是重要的五味之一。五味包括酸、苦、甘、辛、咸,五味与五脏相应,分别是“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古时人认为,酸在四季中与春气相应,在人体脏腑中与肝相对,而在“东西南北中”五方方位中则与东方相呼应。

中医学里还有“五味所禁”的理论。“五味所禁”简称“五禁”:五脏病变时对五味的禁忌。《灵枢·五味》载:“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素问·宣明五气篇》有:“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这里是讲食物和药物都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即使是补药,过食也有害而无益。酸入肝,适量吃酸味的食物可以补肝,但过食酸,肝气反而会受到抑制,久之则会损耗内脏。因此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载“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在春季农历一二三这三个月里,除了要重视对肝脏的保健外,还应该注意对脾胃的调养,在日常饮食中应尽量少食用酸味食物,多吃甘味食物,来调养脾胃,达到疏肝健脾的目的,如山楂、柠檬、石榴、乌梅、醋等等都是酸味的食物,而饴糖、山药、蜂蜜、大枣等等,则是甘味的食物。

前面讲过,“酸”的本义是指“酢”,亦即古代的醋。醋作为一种重要的媒质物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应用非常广泛。《三国志》记载,有一天名医华佗在路上,遇见一个人患了咽部阻塞病,想吃东西也吃不下去,难受的死去活来。这个病人家属用车载着他去就医。华佗在旁边听到病人的呻吟声,就喊车子停住前往诊视。华佗仔细诊察病情后,说:“前面路边有一个卖面食的店家,他们有用蒜末和醋做成的调料,你向他们要三升服用,病就会消去了。”病人当即按照华佗说的做了,结果吐出一条一尺多长的寄生虫,这就是著名的“车边病”的典故,这也形象说明了早在汉末的时候,醋已经被用于催吐物。其他比如还用醋炮炙药物,取醋的性能与药物发生作用,增强药力或者纠正药物的偏性。以鳖甲的炮炙为例,用醋制,功效偏于软坚散结、消痞块;而用童便煎,则偏于清虚热、除骨蒸。

另外,需要向大家说明的是,临床上酸味的药物大多具有收敛固涩、涩精止汗的功效,像乌梅、山楂、山萸肉、五味子等等。五味子能敛肺止汗,山萸肉能涩精固脱,乌梅能涩肠安蛔。对于久咳不止、气虚声低的患者,除了常规用药外,还可以用五味子9克,生黄芪15克,生甘草6克,每天1剂煎汤代茶,作为基础方服用,有需要的读者不妨试一试。

猜你喜欢
甘味酸味华佗
“我和甘味的故事”有奖征文活动
秋分
——以“收”为主 多酸少辛
“甘味”农产品 公益广告
“甘味”农产品
“甘味”农产品 公益广告
酸汤肥牛
华佗学医
华佗治病
华佗学医
多吃酸味食物可缓解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