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环境哲学意蕴

2017-03-23 10:20何立涛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期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

何立涛

【摘要】通过对非人类中心主义有机论自然观与人类中心主义机械论自然观的叙述,指出两种自然观发展的片面性,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揭示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科学性与实践性,以及富含丰富的环境哲学内涵。

【关键词】自然观 人类中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015-02

什么是自然观,自然观有什么价值性,以及人类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一些列问题时刻困扰着人们。在马克思看来,他认为自然观是对象性的人化自然观,通过人的实践劳动作为形成的自然观。它是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与非人类中心的“自由、荒野自然观”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取其精髓发展而成的,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提高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指導意义。

一、非人类中心主义有机论自然观的批判与改正

非人类中心主义注重自然内在发展,强调自然的先在性,忽视了自然作为人类活动的对象性与实践性。同时,它又是一种荒野的有机论自然观,依靠现代科学与生态学的发展为基础,向人类传达出大自然“荒野”的自在性。揭示出自然的先在性、系统性和自组织性等特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的先在性、系统性、自组织性等特征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他认为自然是“属人的自然”,人化的自然。虽然在人化自然以外,大自然中确实存在着还未经开发的地域和原始的生态系统,这些地域或生态系统只是作为“存在者”而存在,缺少实践活动,属于纯自在的自然。迄今为止,所谓的自然,都是经过人类实践化的自然。即使承认自然的先在性、系统性、客观性是自然观作为唯物主义理论的先前条件,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发展的,区别于“以前的唯物主义”,对于自然观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先前的观点以及浅显的表象之上。

二、人类中心主义机械论自然观的扬弃与创新

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比较,人类中心主义机械论自然观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进步发展的基础上,将自然观概念理解为停滞不前、形而上学的基本定义,借以自然的“科学性”与科学的属人性,大肆鼓吹“人类之上”思想观念强调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性,忽视自然客观规律,建立了人类对万物的统治需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对机械论自然观的辩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具有自组织性和复杂性。世界万物都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这也是唯物辩证法区别于形而上学的根本所在。自然界的系统性及其永恒发展与持续运动的特征,决定了机械论自然观的片面性和形而上学论,但是机械论自然观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存在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之中,形成了以机械论模式作为认识论基础的自然科学发展规律,因此,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单一的、非无限运动发展的物质世界。直面机械论自然观,唯物辩证法始终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思维导向,只有以辩证法为基础,扬弃机械论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才能改变“人类至上”这种片面观念,解决维护好自然生态系统问题。

三、自然观是逻辑的、历史的统一

第一,两种自然观都是对象性的实践自然观的认识论表现。有机论自然观与机械论自然观并不是相互分离的,两者而是对象性实践的产物,统一于对象性的实践自然观,实践为两种自然观的产生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可能。人类有目的改造自然,通过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人们才能正确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合理改造自然的可行性方案与目标。从而提出人以观念形式把握自然发展,即自然观形成的必要性。其次,对象性的活动都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实践活动,因此决定了自然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被人类作为对象性存在,并从科学技术及其工具的使用角度出发,帮助人类从主体出发更好认识自然,分析自然客体发展的规律所在,有利于自然知识深层次研究。因此,将有机论自然观与机械论自然观当做人类主观世界的一部分,体现出自然作为实践的对象在人脑中的内化与沉淀。

第二,两种自然观都是对象性的实践自然观的历史表现。实践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人们对自然的看法随着不同历史阶段而不相同,导致人们对自然观理解和认识也在更新变化。这正是由于实践的历史性决定着自然观的历史性,推动了古代朴素的有机论自然观快速进化到近代形而上学论自然观的必然性,也决定了现代生态学自然观必然取代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必要性。

第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对有机论自然观和机械论自然观的超越。用生态学自然观作为当今时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理论指导,这不仅符合了实践自然观发展的需要,更是对象性活动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偲妍.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视野下环境道德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直觉:爱默生超验主义改革的灵魂
解读《白鲸》中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主义的对抗
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综述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与奥康纳自然观的区别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伦理问题研究
戴维?佩珀的生态批判及现实思考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