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理念与实施

2017-03-23 10:20陈淑蓉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实施初中历史

陈淑蓉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历史教学的改革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国家倡导“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意味着课程内容摒弃原来的“繁难偏旧”,使课程内容更加科学化,要求老师改变原先以课本内容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历史与生活联系起来。这种教学理念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特别是在初中的教学中得到了实施,老师在课堂的讲述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课的积极性与热情,在生活中知道运用历史思维来思考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理念与实施进行了阐述,这符合历史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 生活化 教学理念 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036-01

引言

现在的教学改革要求初中历史课教学完全摒弃掉原先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历史的习惯,这无疑对于初中历史课教学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但是只有将历史课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才能发挥好历史课的意义与目的。生活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历史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历史,历史就是生活。下面我們将详细的讲述一下生活化教育理念的内涵及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活化教学快速的运用到教学的过程中。

1.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内涵

生活化教学理念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炼生活中有关于所要讲述知识的内容。让学生们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历史课的魅力所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上历史课的过程中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这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汲取。另外一个方面则是教学的过程中无疑有两个主体,一个是老师,另一个则是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老师在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实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老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他们的教学模式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汲取程度。因此要想将生活化教学很好的实施下去,首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完全树立生活化历史教学的理念。生活化历史教学的实施无非包括三个方面的实施,一是老师生活化教学的实施,二是课程内容的生活化,三是学生对于历史课生活化的认识。那到底生活化教学的理念是什么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快要国庆节了,那历史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主动的问学生,谁知道在建国前期,我们的国家经历了哪些重大的事件,它们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又有什么样的意义与影响呢?同时可以让学生在条件充足的条件下,去拜访那些抗战战士,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历史的魅力。还可以通过去图书馆或者上网等多种渠道来查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历史,历史中的生活。

2.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二是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挖掘生活中教学素材,三是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2.1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无论做什么事情,树立切实可行的目标是首要的。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树立生活化教学的理念,还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什么是教学目标呢,就是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想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领悟到多少历史的内涵。简单的来说就是老师通过讲课,让学生去图书馆或者是网上查阅资料等途径来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一个教学效果。新的课程中明确指出了老师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和方法。老师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首先就要摒弃原先的教学理念,不要纠结于那些生僻难懂的历史理论与知识。要将所讲述的内容融入到现实生活中,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汲取,也会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历史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2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挖掘生活中教学素材

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掌握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举个例子,现在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哪一方面,在哪些方面存在着疑惑,对原先上课的内容掌握了多少,教学目标有没有达标等等,这有这样才能随时掌握学生的动态,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进行更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活化历史教学的质量。

生活化教学也体现在课本内容上,现在的课本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这的确为生活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还应该积极的去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生活中的历史无处不在。比如说为什么台湾还没有回归大陆,台湾是在什么时间被分割出去了,我们生活中吃的玉米是在明朝引进的。这些生活中的历史无处不在。如果要讲述国家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我们可以从南京这个地点讲起,也可以通过签这个条约的人物耆英讲起。还可以让学生向家里了解这个条约的奶奶爷爷请教,让历史的东西变得现代化,这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2.3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情感从生活中来,最终也会到生活中去。课本的内容虽然有了改革,变得与生活联系更加密切,但是历史毕竟是历史,大多讲述的都是一些年代悠久的事情,有的时候还过于抽象,这就更加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用情景性教学来达到生活化教学的目的。比如用生活中的教学素材来反应或者模拟课本中的教学内容,这样会营造一中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也更容易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比如在讲述三国鼎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刘备、张飞、关羽和诸葛亮,分别重温桃园三结义,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兄弟情义、刘备三顾茅庐,邀诸葛亮出山求贤若渴的诚意与诸葛亮后面辅佐阿斗报刘备知遇之恩的主仆情义。在这些角色扮演中,会让学生重新认识这些历史人物,也会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投入到教学中,使生活化教学达到设定的目标。

结语

初中历史课是九年义务教学的内容,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历史,历史中的生活。因此围绕着这一教学目标,老师与学生都必须树立生活化历史的理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善于积极的去搜集生活中的历史素材,在讲述过程中多多联系实际生活,作为学生要主动的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发现和感悟生活中的历史,比如说去名胜古迹参观,去拜访抗战战士,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生活化教学中的主体思维,也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养成善于思考和善于探究发现的生活习惯。这样必定会提高生活化教学的水平,达到生活化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晓燕.新课改下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史佳晓.初中历史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D].渤海大学.2014.

[3]谭玉荣.新课改下初中历史问题式教学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1,24:60-61.

[4]张枚.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研究 [D].苏州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实施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