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2017-03-23 10:20刘静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期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应用研究教学模式

刘静

【摘要】本文对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教学模式以及基础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结合了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要求,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文采用实际例子,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探究,并提出在进行任务型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大问题。

【关键词】高职英语阅读 任务型教学法 教学模式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086-02

前言:长久以来,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按照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应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本文通过对任务型教学在高职院校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引导学生能够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旨在不断提升英语阅读教学的水平。

一、任务型教学法

(一)任务型教学法基本理念

任务型教学法是较为先进的一种外语教学法,是外语教学研究者与第二语言研究者于20世纪后半期提出的,其以大量的实际研究和实践基础为核心,强调教学方式“做中学”,将教学任务更加具体化,作为学生学习的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步步完成任务,并通过成果展示的方法表现出英语教学的真正意义[1]。任务型教学法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法核心理论

1.语言习得理论

语言习得理论最早由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该理论主要指的是通过学习及习得两种方法对某一种语言进行熟练的掌握。习得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外界沟通交流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了解到某种语言,并将该语言熟练地实际运用到日常交际中。学习指的是通过自主的学习,有意识的了解某一种语言,方式更加理智、自主化。Krashen指出:人们通过理解方式语言输入,一步步推荐语言学习的进程,Krashen使用“i+1”的方式定义可理解语言输入,其中i指的是习得者现阶段的语言知识水平以及状态,而i+1则表示语言发展推进的下一阶段,之后输入比习得者现阶段知识水平高一些的相关资料输入,促进学生对语言的进一步学习。

2.构建主义理论

构建主义理论指的是在构建知识系统时创设一定的情境,有效利用学习资源,结合他人引导及帮助,学习者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将原有的经验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再添加新经驗,并不断同化、更新。经验在更新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丰富语言信息,促进双向发展。任务型教学法将构建主义理论作为基础,促进学生明确学习的动机,并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在一定的情境下推进学习者的学习和交流,将新旧知识有效结合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提升语言的应用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将新旧知识结合一体构建完整的体系[2]。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不仅仅需要对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还需要遵守活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包括语言真实和情境真实。教学任务的设计需要结合实际需求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信息,明确的语言场景以及符合实际的语言形式,设计需要符合实际规律,有应用价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处于真实自然的场景中学习语言,或者在模拟的情境中应用语言,进一步学习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结合原则

结合原则主要指的是功能和形式两者的结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需要注重语言的功能以及语言的表达形式。人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对语言表达的形式需要熟练掌握,不断提升对语言功能的应用能力。在设计英语教学任务时,需要结合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系统的训练,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任务原则

在任务型教学法中,任务的设计难度需要循序渐进,从易到难,教学内容先后需要紧密连接,层层递进。任务的各种形式需要从低到高,之后再从高级涵盖初级,前后循环,多个微小的任务连接成为 “任务链”。从语言技能层次分析,先输入再输出,阶梯式递进。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对教学活动进行连接重组,将任务链的每一个环节结合一起,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最终达到学习目标。

(四)做中学原则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任务型教学需设定设计的任务,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任务逐渐掌握技能、获得知识、积累经验[3]。任务设计需增添趣味性,吸引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做中学习。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任务准备阶段

任务的准备阶段在课堂教学内容准备充分体现,准备阶段也可以看作是引导阶段。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并提出相关问题,通过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将教学内容及相关话题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课前准备时,教师需查阅相关的课文知识信息,掌握知识背景,以便在课程进行过程中传授给学生,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于西方文化,可以通过阅读课外读物进一步了解相关背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兴趣的加入到学习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语言重点进行详细解释,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阅读内容[4]。

(二)任务链阶段

任务链阶段是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核心,是最为关键的阶段。任务的服务对象是教学,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内容设计一个核心任务以及多个子任务,每个人物之间需要环环相扣,从简单到复杂,逐层递进。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可以了解文章的主旨,掌握文章写作意图,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

任务1: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让学生应用英语简单介绍低碳生活。

任务2:学生了解文章主旨以及每一小段的大体意思。

任务3:总结介绍低碳生活

教师在布置完任务之后,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带着任务阅读文章,掌握每段的主体,了解文章大意。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相互发表自己阅读文章之后对任务问题的看法,互相讨论,之后再次阅读,根据不同观点再次讨论,之后总结汇报。在此过程中,教师需掌握学生的任务完成进度,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发表,学生在运用英语发表时,教师及同学共同参与找到语言表达错误的地方以及对文章理解程度,最后由教师做总结及评价。在任务型教学中,虽然学生的水平及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采用此种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及团结合作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知识集聚阶段

教师根据各个小组完成任务的不同情况,参照文章内容讲解知识点,对语法及句型进行重点训练,聚焦知识点,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除此之外,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如需注意任务的难易程度以及系统性,从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学应当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程度,根据水平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学分组时,将水平高和较低的学生合理劃分,学习好的学生带动需要提升的学生,加强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教师需不断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不断更新知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不断提升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

结语:在高职院校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十分活泼的学习氛围,也能够不断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及语言应用能力。任务型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全斌,索惠赟.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

[2]崔鸿嵘.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

[3]康洁.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

[4]刘影.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

猜你喜欢
任务型教学法应用研究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任务型教学在农业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