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高中计算机课的趣味性

2017-03-24 11:56柏海琛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中生计算机老师

柏海琛

摘要:高中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但是作为高中生来讲,普遍都觉得现在的计算机课程比较单调、枯燥,很多学生包括笔者自己也觉得上课兴趣不高,课堂上老师讲的东西大多都在业余时间都比较熟悉了,但是,学生在课余时间掌握的计算机技能与老师课堂上讲的东西又有一定给的出入,这会导致学生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跟老师的认识产生一定的偏差。基于此,文章针对现阶段高中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提升做了以下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课;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1-0110-02

现代社会中,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且社会现在也朝着无纸化办公学习的方向在迈进,不想做新时代的文盲,就有必要对计算机课程好好学习。而且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在人类社会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现代人的生活和学习几乎易已经离不开电脑了。很多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电脑。现在高中阶段也开设了计算机的课程,但是由于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校老师所讲授的课程大多都是关于计算机的操作和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因此,在高中阶段的计算机课堂上,很多学生都觉得老师教的内容比较单调,很多东西都是自己所知道的。作为一名高中生,我觉得高中阶段的计算机教室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有责任也有义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好良好的课堂秩序,最终实现自身的教学目标,这是每个老师都应该做到的。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情况还不是很乐观。

1 为何学生觉得计算机课缺乏趣味性

1)学习模式的单调性

现代社会的高中生对计算机都有一定的认识和使用,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基础和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但是在课堂上,老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往常接到触的计算机操作大有不同,这会使得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与老师会产生偏差,自己所掌握的计算机技能与课堂的教学内容无法结合起来,老师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往往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接触计算机,而学生也会因此觉得计算机课程比较枯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学习兴趣。

2)学校对计算机教学缺少重视

作为一名高中生,自身的学习重点在于学习文化课,目的是为了自己将来能考一个好大学。但是,计算机作为现代社会常用的工具,我们也不能因为高考就放弃对计算机的学习和了解。而学校为了强调学生的文化课,一般对计算机课程的设置量也比较少,有的学校的计算机课程甚至会被其他文化课程所占据。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计算机课是可有可无的,老师们讲课也提不起兴趣,学生心理也会产生不满的情绪,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3)计算机课堂上学生缺乏一定的实践

在现阶段的计算机课堂上,有的学校的教学硬件还不是特别丰富,有些计算机的性能也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学生对于学习计算机的学习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此外,在当前的课教堂学程过中,多媒体教學已经相当普遍,但是,由学校对于计算机的不重视,很多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没充分有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条件,无法使计机算课堂的教学内容通多媒体这个教学载体变得生动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2学生期待的计算机上课模式

1)上课方式层面

现代社会计算机已经相当普及了,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计算机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这样的条件下,我觉得老师可以尝试在教课过程中针对学生在日常使用计算机过程中遇到问题进行激发,把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对计算机的使用结合起来。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对一些关键性的操作一般都比较熟悉,但是,对一些操作背后的技术原理的掌握却很匮乏。所以,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对学生在对计算机日常使用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诱发式的讲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学生也比较乐于接受这样的上课方式。

2)不要随意占用计算机课的上课时间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技术化大发展的社会,掌握好计算机技能是充分融入当前社会的重要方式。所以我觉得学校在设置计算机课程的时候,应该对学生的计算机技能进行充分的考虑并且能实现不断将提升学生计算机技能为目标,本着这个初衷去安排计算机的课程。由于当前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一些游戏娱乐活动来实现的,所以,个人觉得可以现在老师的上课方式可以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入手,尽能多地利用多媒体的动感性来使教学课堂变得生动化。实际上,大部分学生都对计算机的使用和功能都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爱好,但是学生的兴趣点可能与课本上的教学要求有些许的出入,在课堂上,学生往往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进行上课,课堂上要求学生不准干其他的事情。老师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其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其实,老师可以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适当地在课堂上接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样,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兴趣都能够兼顾起来,学生的兴趣也能够调动起来。所以说,老师可以在上计算机课的时候,给予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适当的给学生以指引,不要要求的过于严格。这样做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它们的实践能力。

3)给予学生充足的课堂实践时间

理论始终要靠实践来检验。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对学生上机操作的实践进行充分的保证,在这方面,老师可以结合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的东西,或者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东西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以此为契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有很多学生反映,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少用的专业术语和逻辑太多,学生们比较难以理解,所以,作为一名学生,我觉得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还应注意语言的应用,使用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话语进行授课计。由于计算机课程很多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些困难,这时候老师就应该在上课的时候把难懂的知识讲的通俗化,以学生便于理解的方式进行课程的讲解,从而便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接受和理解。

4)课堂上可以适当的多运用信息技术的范例教学和情景教学

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和成果表明:人在学习的初期往往有一种模仿的心理存在,其实在学习的阶段,尤其是对于计算机课程来说,模仿的效果更加明显。在学习的前期,学生往往可以模仿一些现成的东西,为自己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学习基础。其实,模仿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为了让这个示范效应获得最大的功效。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范例教学,或者加大范例教学的比重。在举例讲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刻意地去选取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例子进行课堂教学,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激发。充分诱发学生的高度兴趣和重视度,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正课的讲解,这样比一开始就照着课本进行上课的效果就会好很多,作为学生也比较乐于接受。

总而言之,现在的计算机课程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学生对于计算机的认识早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学生的理解角度和老师的教课内容存在着一些偏差,作为一名高中生,个人觉得老师和学校可以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快乐、自觉、自主的学习。 另外,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关于教材上的内容不一定要做到面面俱到,在计算机的课堂教学上,学生要给学生给予充分的实践操作,操作的内容不可以局限于课本上知识,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況下,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地在课堂上引进一些比较流行的元素,让学生对其进行观看和学习。这样,教学的目的也实现了,学生的兴趣也兼顾到了。此外,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课堂上也可以预留出一部分的时间来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讲解,或者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几分钟的时间设立一个答疑的环节,专门解决学生比较感兴趣而自己又无法学习到的东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有兴趣了,其才会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主动地去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 李向阳.如何提高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文理导航(中旬),2015(9):80.

[2] 李彦峰.新课程高中数学“算法初步”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

[3] 刘明霞.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微课资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4] 白晓燕.高中计算机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5] 杨琴.高中计算机教学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12):63.

猜你喜欢
高中生计算机老师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六·一放假么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