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课程在独立院校教学中的实践

2017-03-24 12:26王仲夏袁晓玲吕国芳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1期
关键词:独立院校信号与系统教学实践

王仲夏+袁晓玲+吕国芳

摘要:针对信号与系统在独立院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作者近年来从事信号与系统教学的经验,从该门课程的基本特征和学生的现状出发,对信号与系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實践。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独立院校;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1-0163-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独立院校(三本)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办学形式, 是经教育部确认为本科第三批录取的学校,而三本院校的教学也成为教学研究的新课题。《信号与系统》作为电学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等多门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办学情况,其教学不能完全照搬本一、本二院校的教学方模式,如何针对本三学生顺利开展信号与系统的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做了一些总结。

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总体可划分为两部分:学生和课程:

(1)学生方面:本三的学生在入校时的分数就比其他本科生要低很多,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生普遍自控能力不强,旷课、打游戏、不去自修和抄作业的人相对较多,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都相对较弱,尤其是对于比较抽象的事物,在学习习惯上也有一些不良之处,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

(2)课程方面: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的第一个特点是概念较多,系统性强,理解起来较为抽象。第二个特点是以高等数学、电路原理等先继课程为基础,数学公式及推导以及计算都较多。

本三学生的培养是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鉴于本三学生的特点和本课程的重要性,考虑到教学课时的有限,基本理论的教学以够用和适度为原则,把握课程重点,突出知识应用,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应有所变动,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点:

(1)针对不同专业,适当调整授课内容,弱化理论推导和数学计算

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重点讲述了连续信号和连续系统分别在时域、频域和复频域的分析,离散信号和离散系统分别在时域、频域和Z域的分析,考虑到电路原理课程中已经讲过一阶、二阶电路,对于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和计算就可以不用讲授的太深,主要把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的概念和求解思路介绍清楚,在讲授系统分析时,建议不管是时域还是变换域,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相邻着讲,因为,两者在分析方法和思路上都有相似之处,通过联系和对比,可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对于自动化、电气工程等专业学生,由于以后不学“数字信号处理”,所以可以适当删减周期序列的离散傅里叶级数、离散傅里叶变换、Z域变换等相关知识,但要介绍一下系统函数和信号流图,只要把概念解释清楚,不必讲的太深,既可以使得这些本三的学生在学到“自动控制原理”时能够不感觉陌生,尽快入手,又避免内容重复太多。而对于通信类专业的学生,系统函数这部分内容其实是可以删掉的,可稍微介绍一下数字滤波器的应用等。内容也不宜过多和过深,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兴趣,为后继课程打一点基础。

在分析和计算方法上,也可以适当删减,如时域分析中的p 算子、拉普拉斯变换的留数法及卷积和运算的列表法等都可以略去不讲。

在理论推导和数学计算方面,可以适当弱化,如在讲到傅里叶变换的性质,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关于运算性质的推导,其实就没必要讲得比较详细,一来推导需要花时间,二来,推导过程中涉及的数学计算对三本的学生而言,短时间不一定能反应过来。另外,计算机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发展,使得很多计算可以用计算工具来完成,所以没必要花大多时间在计算上。在讲解这一类知识时,可侧重概念、方法及物理内涵,减少演算与练习。

(2)合理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

传统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各有优缺点,可将两者有机结合,对于逻辑性较强的推导过程、某一类知识点的首个例题的解答、每节课的知识框架和小结等内容宜采用传统的板书,因为速度慢,可以使得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反应,听不懂了也可以回去看看,而多媒体教学也有自己的优越性:形象、生动和高效。比如在讲到信号的合成和分解时,用Flash动画表现这个过程就会使得学生更易理解这部分知识,也节约教学时间。

(3)加强师生互动,重视复习总结和习题课

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允许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打断讲课和提出问题,根据他们反映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要注意在课堂上多提问题让学生回答,并把回答情况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一部分,对于表现比较好的同学要及时提出表扬,树立榜样,在每次课结束时要对整次课的内容加以总结,为学生课后复习提供一个框架。

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布置课后作业是有必要的,针对三本学生的特点,布置的作业应着重于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的练习,在计算和解题技巧不宜过难,在上习题课的时候,习题也要精选重点和学生作业中体现的难点,采取“教师讲一会,学生练一下”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及时消化知识,教学效果比较好。

(4)重视实践环节,适当调整实践内容

为了加深对信号与系统理论的理解,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建议把实验分成硬件实验、软件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硬件实验在试验箱上完成,主要是验证性的实验,如信号的低通,高通,带通及带阻的滤波,二阶电路的响应等,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软件实验主要借助于MATLAB或者EWB(电子工作平台)等工具软件完成系统的求解和设计,这类软件的优点在于学生不仅可以在软件上随意修改参数,比较实验结果,而且还可自行设计系统进行仿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综合性实验集系统设计、电路焊接、系统验证于一体,难度系数高一点,因此不宜多,可用于实践教学的期末考核。

总之,针对三本学生的信号与系统教学,我们应更新教育理念,结合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 董恒, 林建中, 工科大学生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通信原理》教学实践与反思[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10(5):4-7.

[2]张钰.MATLAB 软件在信号与系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1):50-51.

[3]曹静宜. 激发本三层次学生学习热情策略研究[J]. 鸡西大学学报,2012(5):19-20.

[4]李远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CEPE中国电力教育,2009(2):42-43.

猜你喜欢
独立院校信号与系统教学实践
基于MATLAB的“信号与系统”实验教学改革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慕课背景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的思考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群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翻转课堂在独立院校线性代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