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花鼓戏的艺术特征研究

2017-03-25 05:01陈云燕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花鼓戏花鼓淮北

陈云燕

(淮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淮北花鼓戏的艺术特征研究

陈云燕

(淮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淮北花鼓戏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象征我国文化艺术从古至今的传承,在当前因为互联网等众多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得我国一些艺术精髓面临着新的挑战,并对其加大保护力度是义不容辞的。因此本文主要以淮北花鼓戏的艺术特征研究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结合当下淮北花鼓戏的演唱特点为主要依据,从淮北花鼓戏的语言构成、淮北花鼓戏的唱法风格、淮北花鼓戏的五种润腔方法、加强市场意识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加大对淮北花鼓戏的艺术特征研究力度,从而将淮北花鼓戏的精髓发扬光大,使得我国群众深切感受淮北花鼓戏的艺术特色。

淮北花鼓戏;演唱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淮北花鼓戏最初出现在淮北,之所以被叫做淮北花鼓戏,是演唱中所利用的主要乐器是花鼓,因此其得名。淮北花鼓戏的表演具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韵味,不管是动作、身段、眼神等,皆能将淮北人们的热情、豪放的性格特点充分展现出来,淮北花鼓戏在目前已经是国家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含有我国传统民歌的风貌,还能将淮北独特的抒情方式全面呈现出来,还吸收了很多地方小调,从而使其唱腔曲调越来越繁杂,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货郎段调、宿州调等,具体如下几点论述。

一、淮北花鼓戏的演唱实质性特点

淮北花鼓戏的音乐部分主要是由两部分所构成,其中有器乐锣鼓与声腔,利用这两部分可以组成多种说唱型的音乐,其中会含有一些咏唱曲调;其中的武场部分是比较欢快且活泼的,大约有五十多套的锣鼓点,其唱腔中所应用的锣鼓不仅细腻,还比较轻柔,在舞蹈之中所利用的锣鼓热烈且豪放。

在演唱淮北花鼓戏时,多半是以真声为主。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淮北花鼓戏的传统唱腔与旋律所致。大部分的唱腔旋律皆是三、四、五度的小跳或是级进,是不用进行头腔共鸣便可进行演唱的,其旋律都是由语言的语调上所凝练而来的,因此导致了淮北的花鼓戏演唱朝着口语化方向发展,比如语言的扩增以及音乐化的说唱出现新的高度,在目前能到达十度的大跳,则其需利用假嗓来进行演唱,时间一长,便此形成了大嗓为主、小嗓为辅,以及大嗓与小嗓结合的演唱特征。

1. 说唱特征

淮北地区的花鼓并没有属于自身固定的曲调,当艺人在实际演唱过程中需将上下句的落音把控好,在进行演唱中可以对其进行自由填词,尽管一个艺人选择了一个段词,因为一人音色、音质的不同性,也会唱出不同的声音,尽管是一个人演唱,也会唱出不同的特点,真的是一遍一个样,从而构成同一唱腔以及板式,曲调的不同性所体现出的说唱特点可以将生活语言彻底的还原化,并且对音质、强弱、音高、表情、节奏等方面展开调节,这不但美化了生活语言,还为淮北花鼓戏的说唱提供了独特的艺术韵味。

淮北花鼓戏的演唱者多半是农民,并未接受过任何的演唱培训,其演唱都是从最初的语言所升华得来的唱腔,这便将说唱的音准大声地演唱出来,与平时的五度和平均律等都是有所差异的,时间久了便使得所构成部分音比较高的、部分音比较低的说唱特征。

在演唱中的旋律内有许多小跳与级进,这便使得民间艺人不在应用或是很少利用头腔,把声音靠前便可构成一种新兴说唱,此种旋律为说唱可以提供很多可能。曲调形成的基本组成要素便是语言,合理应用宿州方言来当作是花鼓戏主要的演唱语言,将其演唱特点充分展现出来,说即为唱,唱即为说。

2. 方言吐字特征

淮北花鼓戏是淮北的一大特色之一,它起源于淮北,是淮北地地道道的戏剧种类,它的曲调主要融和宿州方言以及当地的民间音乐,在实际演唱中务必应用宿州方言来进行吐字,从而实现曲、唱、词三者相协调的目的,利用方言吐字,是淮北花鼓戏比较突出的特征。

3. 哼唱特征

在演唱淮北花鼓戏的散板时,一般都不会应用其他戏曲中经常应用的“a”或“o”,而是经常应用“eng”、“ang”、“en”等诸多音节来进行衬词,在对散板进行哼唱时所利用的节拍、情感以及衬字等都是比较自由的。当师傅教徒弟时,一般都会先开始哼唱,当其掌握了哼唱的技巧之后,在教其淮北花鼓戏的实质演唱特点,这便会使演唱的独特性得到充分展现。

4. 声音靠前的演唱特征

在演唱淮北花鼓戏时,需要着重注意其行腔与发声在曲调内的说唱、方言、音区的实际需求,在实际演唱过程中务必要确保其声音的位置是靠前的,这样才会把上述元素充分地融和一起,将方言、说唱以及哼唱的艺术特性充分展现出来,若是无法做到此工作,其它效果是无法充分展现出来的。

5. 变化音特征

淮北花鼓戏含有三种声阶,其中包含五声、六声以及七声,当音阶六声在七声中间时,可以将变微、变宫以及清角加入到六声和七声音阶之中。在这些音阶之中,皆不会升到do或是sol这个音阶。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曲调中,是需要将sol唱成升sol,要将do唱成升do,才能体现出花鼓戏的独特韵味。像此种在演唱实践中逐渐变化成新音的现象,在实际中对唱腔不断进行润色,这样才会展现出花鼓戏演唱的特色。

二、淮北花鼓戏的语言构成与演唱特色

1. 语言构成

(1)字调

淮北花鼓戏因受地域性限制,使唱词的方言得到控制。演唱中的字调的阴平字是比较接近于普通话内上声字的,则阳平字比较接近普通话内的阴平字,而上声字比较接近普通话内的阳平字,其中的去声字与普通话中的去声字是比较相似的。

(2)韵辙

淮北花鼓戏中的艺术语言,十三道辙可以被分为两种,其中包含了双韵与单韵。所谓的双韵是由一道辙内两个以上的韵,而六个双韵便是十二个单韵,在加上最初的七个单韵会构成十九个韵,因此淮北的花鼓戏有十九个韵、十三道辙的说法。

2. 淮北花鼓戏的唱法风格

对于淮北花鼓戏而言,它的主要唱腔便是基于大嗓为主,则小嗓为辅,还有大小相结合的情况。在实际演唱中,4、1的音调是常常游离的,能够介于4—#4 、#4—5之间的都是可以进行微升的,而唱腔微降是比较容易出现的,它具有独特的韵味。在叙事的唱腔之中,其旋律多是以七度、八度,其是上行,其跳进则是六度、九度,其为下行。

3. 淮北花鼓戏的五种润腔方法

第一种是通过方言、口语化以及衬字的唱,音乐式的说,以说唱型为主。第二种是以倚音、颤音、滑音为主,这属于装饰型。第三是基于顿音、跳音、重音为主,其进行的力度能够收放自如,此种属于力度型。第四是以鼻音、啃音、中声区前、哭音等为主,其为音乐型。第五是以拍板、迟板为主,其属于节奏型。

三、淮北花鼓戏的伴奏乐器

淮北的花鼓戏的伴奏乐器以打击乐器为主,如今比较常见的乐器有镲、锣、花鼓、铜板、梆子等,其中比较典型的乐器有花鼓、小镲、梆子,具体如下:

1. 小镲

小镲为一种圆形金属板,是由铜材质制作而成,它中间会隆起半球形,一般都称突起的部分为碗或是帽,每副小镲都有两片,通过击打发出声音。一般情况下它的直径在35cm-55cm之间,碗部比较小,发音十分响亮,所含有的余音很长。在进行演奏过程中一般都会打在板上,其被称为铜板,在音强之上,同后半拍的乐器构成强弱有致;在音高上会高低有致。小镲演奏的主要特点有音质独特、活泼欢快,其在淮北华鼓戏专用是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乐器,它的存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 花鼓

花鼓为老艺术家们制作而成的特殊乐器,它主要是利用硬料制作成筒状,并且需要在其两端铺上一层驴皮。常规情况下,它的筒长为35cm,直径是20cm,而鼓身凸起的地方直径是25cm,其圆周是70cm,它同京剧堂鼓相比较小,但是同腰鼓相比还比较大,其全身主要呈细长型。由于其特殊属性与构造,它所体现的音色不仅优美还浑厚,既欢快又明亮。花鼓同堂鼓不同,它的音质比较清脆,与大鼓的庄重有有所不同,其含有的风格与其他花鼓戏相比有很大差别。它并没有音高,应该属于中音的一种,主要应用在歌舞伴奏上,含有质朴且粗狂的韵味。它的尺寸不仅适合背在背上与舞蹈动作相协调,还能搁置在架子鼓上展开演奏,其具有指挥与伴奏双重性能,在花鼓戏的表演中它含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梆子

梆子含有的音韵极为响亮,在1000m开外都能听见。花鼓戏的梆子别具一格,其长35cm、宽为10cm、厚为9cm;背面的共鸣腔长约为16cm、深为5cm、宽为6cm;木棒槌的长度约为28cm、粗径是3cm。在旧时演奏过程中,需要两幅大梆同时敲打,它的洪亮与宽广共鸣出独具特色的音色,这对于淮北花鼓戏而言具有重要价值,其在淮北花鼓戏中是极具风格的乐器之一。

四、淮北花鼓戏传承的价值

依据艺人的师承关系展开来推算,从最初淮北花鼓戏的崛起,直到当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属于我国 的 特色民间艺术之一,如今被完整地传承下来。在传承期间其不断地优化与创新,才逐渐被广大群众所熟知,并且能够切实地参与到其中,成为民间艺术的追求者、传播者。这样一个古老民间艺术,我们务必要加大对其的保护力度,将其继续的发扬光大。大力研究淮北花鼓戏的艺术特征,是对我国戏曲长远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构建属于区域特色的文化的基础,对于城市地区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是最需我们保护的文化资源以及宝贵财富。

但近些年因受多方文化冲击,导致了社会公众的审美兴趣发生了转移,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面临着新的挑战,若是不对其展开全面管理或是充分保存的话,势必会影响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体系,致使其不能完整地传承下去,只有通过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才会确保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保存。

1. 提高对剧目创新力度

将剧目进行创新是戏曲艺术能够长久保存的主要手段。剧作家们需对当下社会公众的生活状况进行分析,从而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改造,以此来将那些跨时代的阻隔切实优化掉,在将其艺术特征充分体现出来的同时,需要注重社会公众们的价值取向,要创造出具有较强灵活性的剧目。比如在2012年首次出演的《阳光下的召唤》这一花鼓戏,其剧目的唱腔不但优美,地方色彩也比较浓郁,深受观众们的好评,优秀的剧目会使剧种含有的特色充分体现出来,不但要保留良好的剧目,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

2. 加大对传承人的重视力度

我国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常是人在艺在。突显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数量稀少的问题。可以说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的灵魂所在,若是没有传承人的话,非物质文化并不会继续发扬下去。所以,淮北花鼓戏的发扬最主要的是传承人,需加大对传承人的重视力度。

目前淮北花鼓戏正逐渐地退出戏曲舞台,观看的人们越来越少,主要是因为未给予传承人一个高度重视所致。从经济角度来说,传承凭借着文化技能来维持生活,但若是无法维持生活,其势必会面临失传的可能。因此,我国政府需保障传承人的基本生活,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利地传承下去。

3. 增加市场意识

无论是哪种艺术,观众都是最好的孕育者。部分地方的戏曲没落,这与观众的关注度有着巨大关联。诸多民间文化,只有一些老龄观看者,相对而言乡村观众群体较多。基于此种情况,淮北的花鼓戏需认识到当前经济市场的竞争情况,要大力展开创新,培养出更多的观众群。可以在农村中上演一些比较传统且经典的桥段,而面对城市观众可以创造出一些比较新颖的剧目。这不仅可以扩宽经济市场,还可以增加观众群,从而确保淮北花鼓戏长远地传承下去。

五、结语

综上所述,淮北花鼓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需加大对其的保护力度,才不至于我国的优秀文化被没落掉,若想确保淮北花鼓戏的顺利传承,单靠传统的剧目是无法留住观众的,只有不断创新剧目,突显戏曲的新颖与特色,这样才会使淮北的花鼓戏被更多观众所熟知,从而营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升群众对淮北花鼓戏的保护意识,可谓一举两得。

[1]李小娜,吕金玲. 淮北花鼓戏的历史嬗变及其舞蹈艺术特色[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9):142-143+150.

[2]李小娜,吕金玲. 论淮北花鼓戏的保护模式[J]. 铜陵学院学报,2012(02):92-93.

[3]林琳. 淮北花鼓戏的境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01):126-128.

[4]顾鹏. 淮北花鼓戏的境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 科教导刊,2017(02):151-152.

[5]彭子华,杨春. 淮北花鼓戏生态研究与非遗保护实践探索[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106-112.

[6]张宏伟. 淮北花鼓 再吐馨芳——花鼓戏《阳光下的召唤》观后[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9):218-219.

Study on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Huaibei Flower Drum Opera

CHEN Yun-yan
(School of Music,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235000, China)

Huaibei Flower Drum Opera belongs to Chin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symbolizes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art since ancient times. At present, due to the emergence of many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Internet, some of the artistic essence of our country are facing new challenges. However, as ou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t is necessary to protect Huaibei Flower Drum Opera. Therefore,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Huaibei Flower Drum Opera, which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analysi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sent singing performance of Huaibei Flower Drum Oper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anguage composition of it.This article explores and studies the language composition of Huaibei Flower Drum Opera, its style of singing, its five methods of lubricating tune,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market awareness. The main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art of Huaibei Flower Drum Opera research, which will make the essence of Huaibei Flower Drum Opera flourished, making our people deeply feel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it.

Huaibei Flower Drum Opera; singing characteristic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J722.2

A

CN22-1285(2017)

025-029-05

10.13867/j.cnki.1674-

5442.2017.05.04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淮北花鼓戏艺术特征与传承保护研究》(AHSKY2016D88)。

陈云燕(1977- ),女,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声乐演唱与教学、戏曲理论。

(责任编辑:孙佳宾)

猜你喜欢
花鼓戏花鼓淮北
论数字时代湖南花鼓戏的整合传播
淮岸花鼓情
南朝宋齐的河济淮北诸戍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湖南花鼓戏
浅谈锣鼓在花鼓戏中的作用与发展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幸福花鼓
花鼓灯小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