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数学活动 积累数学经验

2017-03-27 16:11潘帆
江西教育B 2016年12期
关键词:折纸正方形经验

潘帆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逐步积累。杜威先生说过:一盎司的经验胜过一吨理论。这既说明经验的重要性,也启示我们不妨先抛开理论,从数学教学实践的角度来探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问题。

课前思考

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经验的重要途径。“动手做一”一课是通过折纸对简单的图形剪一剪、比一比、拼一拼,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某些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简单拼图。同时,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图形本身特点的感受,渗透“对称”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实践感悟

一、从生活经验中“迁移”数学经验

播放学生折纸飞机的视频。

师:想让纸飞机飞得平稳,在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折的时候两边要对齐。

师:对齐也就是要让两边怎么样?

生:两边的形状、大小一样。

师:对,这样折出来的飞机才能又漂亮,飞得又稳。

活动一 折正方形

师:出示正方形,把纸折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自己先折一折,你能想出几种折法?学生演示折法。

上述教学过程,学生要经历三个层次的活动。第一层次,通过播放视频帮助学生回忆如何折纸飞机,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第二层次,通过思考怎樣折才能让飞机飞得平稳,经过交流、探讨,知道每一次两边都要折对齐,让学生初步有了对折的感知。第三个层次,让学生自主把正方形折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成功地把生活经验迁移到数学活动中的“对折”经验。在教学中,生活经验应成为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催化剂,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把现实的、具体的生活经验提升为理性的、抽象的数学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为进一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二、在操作和思考中“积累”数学经验

1. 折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师:看,它们三个都着急了,你能把它们也折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吗?

把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对折,为学习“对称”积累经验。分别用二个、四个同样大的直角三角形拼平面图形,为学习“图形的变化”积累经验,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桌合作用学过的图形剪、拼图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活动中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

“儿童的智慧在自己的指尖上。”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促进思维的发展,而思维的发展又会指导儿童的双手更灵巧地活动。因此教学中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体验、感悟。同时注重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的思维随着操作程序展开。在发散的思考下的操作活动,学生能够在掌握正确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积累发散思维经验。

三、通过学习过程“领悟”数学经验

“空间与图形”知识显示了数学学科独到的美。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从中享受到“操作”的乐趣,体验到“操作”的喜悦。在学生通过对基本图形的折、剪、拼,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一些特点后,结合生活经验与同桌合作,创造性地进行拼图,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起学习兴趣。在“做中学数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感,提高兴趣及审美能力,同时对前面操作活动中积累的经验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数学教学需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最具数学本质和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陶行知曾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有机体的一个部分。因此,要让学生在亲历中体验,在体验中累积,让经验的“根”扎得更深。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长虹小学)

□责任编辑 宋显庆

E-mail:379607934@qq.com

猜你喜欢
折纸正方形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经验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折纸
折纸
折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