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素质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2017-03-28 13:46何霞
新一代 2017年2期
关键词:学生素质方法途径职业学校

何霞

摘 要:虽然我国职业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但有些问题并不是不可避免的或无法解决的,主要是我们应该重视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正视其存在的问题,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积极总结经验与不足,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方法途径

一、加深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

21世紀,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的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不仅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在各行各业进行技术传播和技术应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是人口众多,人才资源素质相对低下。必须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特别是加入WTO后,人口素质的提高对我们参与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日趋重要。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越来越依赖于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大量的创新人才,越来越依赖于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职业教育在实际应用中,承担着科技与产品之间的“转化”作用,是现代企业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环节。熟练的、专业化的操作技能培训,对现代化技术设备的应用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给企业和国家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正因如此,在国外企业里,职业培训成本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同时,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有着办学形式活、入学条件低、人才培养周期短、职业技能性强、学以致用等特点,是一种大众化的全民教育,伴随劳动者的职业终身,也就能最有效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政府要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主导作用落到实处,引导职业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职业学校对新进教师全部岗位进行岗前规范化培训,要求过好教学关。学校应高度重视现有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建立教师定期带薪脱产培训制度,建立教师的企业实践制度,有计划分步骤地安排专业教师前往企业开展实践进修,积累工程经验,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其次,对中青年教师尽量进行有效地培训,使其逐步由普通教师向专业教师过度。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有了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为了形成合理的“团粒结构”,还必须培养一批政治业务素质高、教育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学校要制订导向政策与激励机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抓紧培养造就一大批中青年业务骨干。学校应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才培养、选拔、使用、评价、流动、分配和保障机制,营造有利于中青年骨干教师健康成长的氛围。再次,通过与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高校合作,聘任工程技术专家和资深教授作为兼职教师或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等。学校应加大从企业直接招聘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力度,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发挥他们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优势,发挥他们熟练运用行业企业现行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的优势,实现中职课程教学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对接。

三、积极进行职业学校教学改革

一要根据市场需求设置课程、安排教材。要按照“实用、够用”的原则对现有教材删繁就简,不求系统性,注重针对性。对于专业调整求实务新,许多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注重突出地方性、时代性。对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企业急需的人力资源等加以综合、分析。立足市场需求,着眼就业形势,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升级改造来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去掉那些过时的或将被淘汰的专业,新增一些实用的或有发展前途的专业,并在此基础上相应的调整一些课程的设置;二要添置现代化教学设备,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可与国内学校建立远程教育网络和签订交流合作协议实现专业共建、资源共享;三是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变重点传授知识为重点培养能力;四要加强实践教学,要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行两条腿走路,采取校企联姻、产学结合的办法培训学生。

四、加强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德育的特色和重点在于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踏实肯干、爱岗敬业、与人合作、乐于奉献”的精神。这就体现了职业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职业学校教材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某企业人力资源部的招工要求是“有德有才,重点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弃之不用。”这就足以说明职业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就要求职业学校首先要培育出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人才。首先要对提高认识,加大教育投入,正确认识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学校管理者要大力支持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充分条件。其次更新职业道德教育观念,创新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要借鉴西方人本位的职业道德理念,拓宽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从学生实际心理需求出发,紧密联系现实,掌握现代青年人的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授课内容。最后要运用灵活的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拓宽教育途径,增强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杨海蛟.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4(2):50-51.

[2]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分析[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3(1):21-24.

猜你喜欢
学生素质方法途径职业学校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学生素质提升工作现状及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作用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的有效运用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对初中作文写作评价的思考与创新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西涧”无声胜有声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
让管理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