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7-03-28 13:48高双燕
新一代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双燕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础,通过施教使学生在身体、精神两个方面得到健康发展。近年来, 职业学校生源受到社会环境因素,职业教育前文化素质、不良行为习惯、智力水平的制约以及心因性的精神疾患或心理障碍的影响,使得他们在智力、感情、意志、行为以及非智力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学校党委应根据教育部《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修定了校本《德育实施规划》,加大教育力度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并达到行之有效。那么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呢?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举措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深化德育工作的必然,也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市场,面向未来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

2002年8月,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加强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决定”突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心理健康即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又是人的全面教育的必要條件。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冷静地面对现实;培养浓厚的职业兴趣,掌握扎实的职业技能,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提升人际的吸引力与团结协作精神;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全面的健康意识,提高综合素质,为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18岁之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青春期。他们带着对憧憬进入职业学校,但社会的变革、观念的更新、市场的竞争、就业的压力也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他们中有人由于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所致,学习成绩欠佳,中考失意,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由于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高的期望给他们造成了过重的压力和困扰。职业学校学生由于社会偏见和竞争压力,心理健康表现令人担忧:上职业学校出于无奈而不愿意学习;不喜欢所学专业;认为前途渺茫;缺乏信仰和追求;有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对未来的人才市场和求职择业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等。不摆脱这些消极心态的影响,职业学校的学生将很难适应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也将影响到将来的工作和事业。从长远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之养成“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三、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试能力,增强自信心,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保健意识

学校应充分利用广播、板报、宣传栏、校刊、专题讲座、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等形式,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如不健康心理的危害,常见人格障碍及心理疾病的疏导与预防,如何克服人际交往障碍,正确面对挫折等,从而唤起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形成人人关心自身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三)创设心理阵地,开展咨询服务

心理健康不仅着眼于广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也要积极开展个别心理问题的预防、疏导和矫治。学校可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设立“心理咨询热线”、“悄悄话信箱”、“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心理放松室”等心理阵地,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

(四)进行心理训练

如社交训练、心理稳定训练、智力训练、专题活动等,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心理教育环境

文化环境具有调节心境、陶冶情操、愉快身心的功能。良好的校容、校貌在潜移默化中,会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促进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可以扩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有利于改善和协调人际关系,增强自信心,学会合作和竞争。

(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学科心理教育观念

作为学生主体活动的课堂教学,孕育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调控学生的情绪,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安排适当的教学方法,达到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学生能力、培养良好情感等一系列改善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构成“激励、合作、愉快”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只有当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教学活动之日,才是心理教育走向完善、成功之时。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针对性的重要举措。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转向就业为主,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都会出现和产生各种困惑。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迫切要求。

猜你喜欢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