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下中国与沿线各国金融合作研究

2017-03-28 17:52崔文瑞张武浩
西部金融 2017年1期
关键词:一带人民币一带一路

崔文瑞 张武浩

摘 要:“一带一路”战略自2013年提出后,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也为中国在新时期推进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本文从五个方面全面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目前的金融合作现状,并指出了目前双方金融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结合目前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金融合作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7(1)-0038-03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目前已经成为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复苏和发展,短期合作目标在中亚和俄罗斯,包括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五国以及俄罗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合作伙伴不仅限于东盟,它串起连通东盟、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的市场链,发展面向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合作经济带,以亚欧非经济贸易一体化为长远发展目标。“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做到“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五大目标。其中,货币流通就是深化区域金融合作与创新,构建新型金融主体和交易方式,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是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赢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力发展金融合作,对推动双方经贸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合作现状

(一)开发性金融发展突飞猛进

近年来,开发性金融在“一带一路”区域获得空前发展。2015年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简称亚投行)成立,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在于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2015年7月,中国与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共同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各国可以借助这个资金池兑换一部分外汇用来应急。2014年12月,由中国主导的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注册成立,基金重点是在“一带一路”发展进程中寻找投资机会并提供相应的投融资服务。基金计划出资400亿美元,首期资本金100亿美元。2015年,丝路基金与哈萨克斯坦出口投资署签署框架协议,并出资20亿美元,建立中国-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专项基金。

为发展上合组织地区的经济贸易关系,2005年10月上合组织成员国金融机构在莫斯科签署《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合作)协议》,由此标志着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简称“银联体”)正式成立。作为银联体主席行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全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积极为银联体主导设计制度框架和搭建合作平台,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和能源开发领域作为重点,为中石油、中石化、中信等国内企业海外重大并购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也为中哈石油管道、哈萨克斯坦能源资产等重大项目提供强大金融援助。截至2016年6月底,国开行国际业务余额超过3200亿美元,在“一带一路”国家累计支持项目超过600个,贷款余额超过1100亿美元。

(二)商业金融合作日渐加深

我国金融机构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1993年,第一家中资金融机构哈萨克斯坦中国银行在阿拉木图设立,同年,中国工商银行第一家海外分行(阿拉木图)股份公司也正式成立。2003年,匈牙利中国银行正式开业,这是中国银行在中东欧地区的第一家分行。2012年,中国银行波兰分行开业,成为首家在波兰运营的中资银行。2012年,工商银行华沙分行正式开业。2011年,工商银行在卡拉奇和伊斯蘭堡设立两家分支机构,成为第一家在巴基斯坦开展业务的中国商业银行。此外,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已在莫斯科等城市设立代表处或分行。截至2015年6月底,共有11家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23个国家设立了55家一级分支机构,并开始启动“一带一路”沿线合作的投融资建设。

“一带一路”各国金融机构也在积极开辟中国市场。目前,中亚国家及俄罗斯的银行在新疆开设了13个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中国银行已在新疆推出人民币兑换坚戈现钞汇率及挂牌交易业务。俄罗斯外贸银行、外经银行、工业通信银行和天然气工业银行等都在上海或北京设立了代表处或分行。截至2015年6月底,64个“一带一路”国家中,共有21个国家的55家商业银行在华设立了7家子行、17家分行以及41家代表处。

(三)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货币互换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已先后与21个沿线国家央行签订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2011年,人民银行和乌兹别克斯坦央行签署7亿元人民币双边互换协议。同年,与哈萨克斯坦央行签署70亿元双边互换协议,并于2014年续签了该互换协议。中国与巴基斯坦也在2011年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100亿元人民币/1400亿卢比。2013年,中国与匈牙利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规模为100亿人民币/3750亿匈牙利利福林,有效期为3年。作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俄两国央行2014年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1500亿元人民币/8150亿卢布。

本币结算方面。中国共授予7个沿线国家获得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在8个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了人民币清算行。早在2003年,中国就与吉尔吉斯斯坦签署以双方货币作为支付结算的协定。2005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央行签署以双方货币作为边境贸易支付结算的协定,逐步开展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2009年7月,中国颁布并实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2011年,央行发布《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2011-2012年,金砖国家第三、四次峰会签署了一系列有关本币结算的协议,金砖国家本币结算合作机制初步形成。2014年,中哈两国签订新的双边本币结算与支付协议,本币结算从边境贸易扩大到一般贸易。

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规模增长速度极快,离岸市场人民币的成长速度要远高于在岸市场。按照币种计算,人民币的日外汇交易量为1196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市场成交量的比重从2004年的0.1%上升至2013年的2.2%,居全球外汇市场成交量第九位。2015年10月8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成功上线,为境内外金融机构人民币跨境和离岸业务提供资金全市、结算服务。2015年11月30日,人民币被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成为SDR第五大货币。

(四)金融联系程度不断加深

从直接投资情况来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联系程度不断加深。2007年,中国-巴基斯坦联合投资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注册资本2亿美元,由国开行和巴基斯坦财政部各出资1亿美元,主要为中国企业到巴基斯坦投资提供咨询及项目融资、投资、担保等金融服务。自2014年以来,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在我国对外投资中份额不断扩大,同比增长超过10%。2015年,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148.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同时,“一带一路”国家对华投资投资规模也迅速扩大,2015年新设立企业2164家,同比增长18.3%,实际投入外资金额84.6亿美元,同比增长23.8%。

(五)多种“软机制”合作平台共同发展

众多的多边合作框架和交流论坛,为深入的金融合作提供了可能。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先后创立了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亚欧会议、中国-东盟“10+1”合作机制、中国-拉共体论坛、东亚及太平洋重要银行行长会议组织等多边合作机制。同时,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先后确立了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机制,以及欧亚经济经济论坛、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中国-南亚博览会等各种层次的交流平台。

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既有如中国、印度之类的经济总量大国,也有如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之类的经济总量小国。2015年,中国GDP总额10.42万亿美元,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塔、吉两国GDP总值仅为71亿美元、65.72亿美元。“一带一路”沿线既有高收入国家,如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俄罗斯等能源出口国,也有低收入国家,如柬埔寨、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国家。沙特、阿联酋2015年人均GDP分别为2.01万美元、3.54万美元,而柬埔寨和巴基斯坦2015年人均GDP分别为1228美元、1427美元。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导致各国在金融合作中先天条件不同,同时各自目标、要求也各不相同,金融合作面临困难。

(二)沿线地区政治不稳定因素较多

政治稳定是各国经济合作的必要前提,但“一带一路”地区有些国家政局还不稳定。中亚国家内部民族问题比较复杂,东突等“三股势力”活动猖獗,导致该地区政局动荡,缺乏稳定。其次,沿线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差异较大,涉及多个国际组织和联盟,结盟国家与非结盟国家共存。大部分国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但仍有小部分国家未加入。

(三)区域金融合作仍处在初级阶段

首先,开发性金融占据了金融合作的主要部分,商业金融合作过少。目前,在中国倡导下各类开发性金融发展迅速,主要支持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但商业自发合作较少。中国与中亚国家的金融合作,主要通过政策性银行开展,各商业银行业务单一、缺乏创新、合作不畅。其次,实质性区域金融合作举步维艰。中国与中亚国家的金融合作,签订协议较多,而建立实体少;双边合作多,多边合作少。

(四)現有多层次经济联盟存在固有利益格局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存在多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国别构成、合作范围与合作机制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主要经济合作组织有:中亚及俄罗斯的独联体自由贸易区、俄白哈关税同盟,西亚地区的海湾合作委员会、阿拉伯合作委员会,南亚地区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以及黑海经济合作区和上海合作组织等。不同国家主导了这些合作组织、联盟,利益格局错综复杂,加大了开展更广泛区域合作的难度。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经贸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金融合作的前提是经贸合作,金融一体化的前提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推动“一带一路”国家金融合作,首先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一带一路”地区资源丰富,要充分利用我国优势,促进能源金融中心(带)建设。尝试在我国西北地区建立能源金融与物流贸易中心,与沿线国家能源中心(如阿拉木图)加强沟通合作,不断扩大与中亚国家能源交易的人民币化。

(二)协调推动开发性金融与商业金融共同发展

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成立预示开发性金融成为沿线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先锋,是不同于政策性和商业金融的第三种金融形式,是不需要援助和补贴的金融形式。因此,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以及我国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在项目评估时,应当充分考虑能否实现开发性金融的预期功能。同时,还应加强亚投行公私共投模式的运行,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

(三)加快推进人民币从区域化迈向国际化

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有利于人民币从区域化走向国际化。首先,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我国出口企业在沿线国家贸易中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加上海外投资和资本输出的带动,开展人民币出口贸易结算空间巨大,应推动沿线国家能源和大宗商品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其次,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增加人民币投资产品和汇率风险管理工具,逐渐改善人民币长期持有需求不足的局面。最后,加快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推动以人民币为中心的区域外汇市场建设,使人民币真正成为沿线国家金融市场上的借贷、投资货币,进而成为储备货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四)完善亚洲金融稳定体系

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各国纷纷主张金融合作以维护共同的金融稳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复杂,对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形成挑战。因此,要加强跨境监管合作。除了加快推动与沿线国家签署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MOU),建立有效双边监管机制以外,沿线各国应当根据金融合作的实施情况,加强日常监管沟通、建立跨境资金流动监管、金融市场监管等合作机制,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形成应对跨境风险和危机处置的交流合作机制,共同防范区域金融风险乃至金融危机发生。

参考文献

[1]莫莉.“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持续前行[N].金融时报,2016-8-11(8)。

[2]石林楠,郑玉琳.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合作面临的风险与对策措施[J].对外经贸,2016,(5):111-112。

[3]汤柳.“一带一路”金融合作需要提升的四个方面[J].银行家,2016,(3):71-73。

[4]姚德权,黄学军.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的金融合作:现状、挑战与前景展望[J].国际贸易,2014,(10):37-41。

[5]赵青松.“一带一路”建设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国际金融合作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6,(1):8-12。

Abstract:Since the strategy of “The Belt and Road” was put forward in 2013, it has been caused a great concern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has also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of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for China in the new era. From five aspects, the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financia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and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financial cooperation. Finally,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 financial cooperation

責任编辑、校对:张德进

猜你喜欢
一带人民币一带一路
认识人民币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Currency Exchange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