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体现“生本教育”理念

2017-03-28 10:29曹耀潭
新一代 2017年2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学生主体小学语文

曹耀潭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教育理念,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个性的发展,才能真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本教育;学生主体

生本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这种教育的教育理念是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全面理解学生的思想,依靠学生自己取得进步。它强调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及主体地位,重视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力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合适的教育,获得最好的发展。生本教育作为这样一种教育思想,在学校教育中受到学生的广泛推崇,逐渐成为了一种学生极力要求的教育方式,广大教师也顺势推动了它的发展,生本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取得了极高的成就。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生本教育”理念呢?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和建议。

一、尊重差异,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特的人

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表现在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兴趣特长,这种独特性是人的个性完善的内在资源。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要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特的人,教师必须注意:

(一)在思想上对这个问题要一个正确的认识。现实中的人都是存在一定的甚至是比较多的差异的,正因为有了这种在社会道德和法律等规范化前提下的差异,生活才变得丰富多彩。

(二)教育的本质就是要要在统一性下体现出差异性。 正因为人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而各种知识也是在差异中发展的,因而作为最早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也就一直强调差异化的理念了,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

(三)要把这种理念充分体现在语文课堂的教育中。语文课本身就是有差异化的实践性活动,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应该充分体现尊重学生差异化的理念。在教学中,当学生对课文或教师的讲解有异议时,教师并不能简单地予以否定,而是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思考、分析、讨论,得到正确答案,由此就会让学生的答案充满个性、充满灵性。

二、依靠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功能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必然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开展下列活动:一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审美欲,使学生有新鲜感,能主动地参与小组或班级讨论,甚至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改作业、出试题、评作文。二是让学生自我调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明白发展的主人是自己,发展不能被限制、被束缚、被压抑,只能靠自己;逐渐引导学生探究自我、反思自我,克服前进过程中的困难与障碍。三是让学生自我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每一堂课的教学,每一篇作文的训练,引导学生发表正确而又新颖的见解,不唯书、不唯上;冲破条条框框、自由抒写心灵。

三、建立自信,把学生看成一个发展中的人

发展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发展过程总是与克服原有的不足和原有的矛盾联系在一起,没有缺陷,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不完善是极其正常的,教师要把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作为财富,引导学生正视不足,把错误作为学习的一种途径,引导学生自己走向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获得一份自信。在给予学生自信的前提下,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发展中的人。

(一)要认识到对于小学生而言,发展的观点尤为重要。小学生由于还处于心智、理解能力等各方面的起步阶段,对事物和问题的看法往往是很幼稚的,同时由于他们对一切都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而往往会考虑不成熟就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教师对小学生的这种现象不加思考地批评和指责,则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调动,也是对学生自信心的打击,更是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甚至是创造力的一种扼杀。

(二)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所出现的一些不足或缺点,一方面要有宽容的态度,另一方面要在鼓励的理念下加以引导和帮助,而不能只是指责或批评,也不是听之任之。

四、以人为本,给学生充足的探索与实践空间

生本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真正地解放学生,而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学生,逼得学生在教师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来。课堂内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有时看起来很乱,但那是在讨论问题,而不是打闹。有时很安静,那是在听讲,是在做题。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演出来、做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学生通过实践,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物质世界,使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有的教师总结出“五让教学法”:书本让学生读,见解让学生讲,“三点”(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这是值得可取的。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做到“生本教育”,就要充分研究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他们的需求,还他们自信,给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以期达到真正关注每一个人,从而真正充分發挥语文课堂教学和教育的作用。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学生主体小学语文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