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7-03-28 18:18张彩玲
新一代 2017年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班主任教育

张彩玲

摘 要:学校教育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和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更有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渗透给学生一些心理健康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本文对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内容、方法做了研究。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单元。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核心和灵魂。班主任工作对普及心理健康基本常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以家长会为平台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源于家庭,而绝大多数家长缺少心理辅导方面的意识和系统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不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也不注意孩子的个体差异。为此,班主任应按学生心理发展水平,邀请学校心理健康咨询辅导教师,精心准备每一个细节,包括家长会的内容、自己的语言表达、基本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以及心理健康辅导的策略与技巧、甚至于着装、精神面貌都要认真考虑、准备。并通过家长会有目的地向家长授课,使困惑的父母了解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了解对孩子进行家庭心理教育的初步方法,在分析学生的情况时,务求精炼、准确,对自己拿不准的情况,绝不轻言,给家长一把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

二、组织好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

班会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接受常规教育,做到自觉遵守学生守则,自觉维护集体荣誉,以保证班级正常秩序和学生健康成长。班会应该每周一次,但每次班会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变化着的班级情况作具体安排。班主任应及时发现学生短期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并收集整理,通过班会有效地进行辅导。

(一)学习上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孩子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形成合适的动机水平,这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学习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和教师以及同伴、人际关系等多种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二)班主任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积极健康的情感、意志和品德心理。教会学生把握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掌握一些调控情绪的方法。同时,指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沉着冷静,不走极端,积极求助于同学、老师和班主任,求助于学校的学校心理健康咨询辅导教师,通过心理咨询辅导,来实现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人际关系指导。班主任要弄清每位学生在班级中所承担的角色与地位,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好的同学及朋友关系,以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另外,人际关系指导还应包括青春期指导。班主任进行青春期指导,重点应放在异性交往上。

(四)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班主任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性知识和性心理教育。

三、加强班级文化环境建设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班级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必然对他们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为此,班主任要积极做好教室文明的维护工作,应将教室建设成能满足学生多方面需求的软环境;班主任还应呼吁家长和学校领导积极参与共同创建和谐的班级文化环境。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土壤,健康的班级文化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精神和心灵。学生能置身在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中,并受其长期濡染和潜移默化,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水平必然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四、班主任工作中有效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方法

想要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好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就必须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基础,正确分析每一个学生现阶段的心理健康状态。为此,我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具体如下。

(一)关注学生、仔细观察、细心揣摩

作为班主任,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过程,因为最直接获取学生信息的方式就是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言行和举止,通过观察学生一些微小的动作来揣摩学生的心理状态。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表情和言行,往往最能够体现学生的心理状态、兴趣爱好、思想状态以及才能才华等。

(二)亲切沟通、用心交流

建立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就要掌握沟通和交流的技巧。沟通与交流是人与人之间必不可少的相处方式,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可以直接找学生进行有目的的交流和沟通,或者通过与班干部的谈话侧面了解学生情况,从而更加深入和全面地分析学生的情况,为沟通做好充分的准备。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選择好谈话沟通的内容,还要选择适宜的时机和地点以及周围的环境布置,不要给学生带来拘束感和紧张感,而要善于运用启发式的沟通方式,让学生自己能够想通、想明白,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

(三)养成良好的写周记的习惯

我们还可以利用学生的周记,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感来观察学生的心理品质。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每周写周记的习惯,不把它当成一项任务,而把它当成一种享受,有话实说、有话就说、有话想说,这样的日记才能流露出学生的真实情感、真实想法。才能全面的、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心理态度。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班主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题解教育『三问』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夸夸我的班主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