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面预算管理在财产保险公司的应用

2017-03-28 14:56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阳市分公司孙梅
财经界(学术版) 2017年21期
关键词:保险公司财产经营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阳市分公司 孙梅

论全面预算管理在财产保险公司的应用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阳市分公司 孙梅

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势争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越来越凸显,利于促进保险市场趋向规范化,这体现在促进保险公司管理逐步由粗放型向内控集约型转变。同时,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对整个经营管理的成本进行控管,通过预算对各项成本支出进行评估,以保证各项指标不偏离公司发展轨迹,促进保险公司的稳健运营。但当前财产保险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存在欠缺之处,本文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全面预算 财产保险 应用方式

全面预算管理最初只是用于计划、协调公司的财务管理,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到了现在已成为贯彻公司经营战略方式的管理机制,并在公司内部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兼具的控制、激励、评价等机制对于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全面预算管理内涵和优势及意义

(一)内涵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利用预算对公司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说明了财产保险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包含了公司运营的预算编制、执行、监控,以及之后的预算信息反馈和考评,这一项对公司财务全面的、全过程的预算管理和资源优化配置体系。

(二)优势

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势首先体现在可以促进公司的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不同部门之间可以共享资源,促进各部门实现和谐共进;其次,有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隐藏的发展瓶颈,并研究相关突破瓶颈的方式;其兼具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经营效率,因为这调动了管理者为获得晋升机会而积极工作;最后,在一个项目的经营期末,全面预算管理可以起到评估经营成果业绩的作用,预算其成果是否与经营期望值相符,为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三)意义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重大,对于现代公司制度来说,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完善这一制度,促使现代公司制度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等决策机构的优化完善。对于公司来说,促进其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公司愈加趋于产权明晰、权责明确、高效运行的发展状态,保证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协调性,促进其稳定持续发展。而对于公司的文化制度来说,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中的激励机制能够形成凝聚力强、向心力强、创造力强的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提升企业形象,建立良好的企业口碑和形象。

二、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一)预算作用不明确

财务保险公司内部没有充分认识到预算的重要性,认为其在项目经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即无法在项目之前拟定正确性、前瞻性的计划,在项目运行中对事态的控制力度不足,在项目完成之后对整个项目的分析能力不足等。造成财务保险形成这样的看法的原因在于公司对于预算的接受程度不高,预算的审批程序和手续等给公司预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公司存在抵触情绪。

(二)预算控制力不强

上文有提到全面预算管理对运行中的项目控制力不足的问题,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预算的控制不强还体现在其指标确定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未能给整个项目运行提供充分的调查分析和有价值的编制参考。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预算管理本身的复杂性,国家宏观经济控制也会影响预算,增加这一复杂性。

(三)预算考核不严谨

考核机制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一部分,考核不严谨使得考核机制未能充分发挥激励员工积极进取、大胆创新的作用;而预算可能存在的不公平,又进一步打击了员工的自觉性和积极主动性,对预算管理的热情不高,持避而远之的态度。

三、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转变观念

保险公司应当转变以往认为全面预算管理发挥的作用不大的错误观念,正确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对完善公司财务管理、筹资管理、资本管理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增强每一位员工对全面预算的认识,在思想层面上达成共识,积极参与到公司全面预算的工作当中,使预算真实反映项目整个过程的需求。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体系包含经营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筹资预算等,这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必须设置专职部门来完成。部门主管应当将项目进行具体任务分配,任命分项负责人,将本部门的人力资源优化利用,协调一致。以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预算为例,这是一项比较复杂的预算,财务部一个部门不能完全胜任需要各部门协调完成,因此,其遵循的原则是应分尽分原则,即将任务协调分配到各单位,如业务管理部门以保费收入、保险种类、赔付率等为主,而行政部门则是以资产行政费用、办公费用为主的。每一单位、每一员工的职责明确清晰利于整个项目结构的高效运作。

(三)编制合理指标体系

针对保险公司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预算编制不足问题,保险公司需要编制合理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来充分的、合理的反映公司的运营状态。因此,这需要预算管理者设置多个具体的指标,将大的指标具体落实到综合赔付率、综合成本率、续保率等具体的指标中,增加指标的可操作性;将具体指标分配之后,预算管理部门还需对指标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评价,并及时掌握市场资源信息,调整相关应对措施,保证任务能够如期完成。

(四)编制合理的评价体系

预算管理部门在编制评价体系时应根据保险公司某项目发展的总目标以及各级子目标进行编制,以此为基础设置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并给每一个子项目设置一份评价表,以直观具体反映本项目的运行情况和效果,同时及时发现项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予效果好的项目优秀的评价,还能够激励部门全体成员继续积极工作、创新管理观念和方式,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全面预算管理理论在我国保险公司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确立了基本的全面预算体制,但由于该理论与体制还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因此,在实际预算中还是存在诸多不足的地方。本文分析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财产保险公司中的优势和产生的意义,指出了其中的问题与不足,从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指标体系、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为促进保险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建言献策。

[1]戴慧.论全面预算管理在财产保险公司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0(24):83-83

[2]田雨农.财产保险公司预算管理要点概述[J].企业导报,2012(12):73-73

猜你喜欢
保险公司财产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扩散风险模型下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最优再保险策略选择博弈
财产的五大尺度和五重应对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离婚财产分割的不同情况
不慎撞死亲生儿 保险公司也应赔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保险公司预算控制分析
村委会可否擅自处理集体财产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