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投资参与度为何递减?

2017-03-28 01:29李迅雷
上海国资 2017年3期
关键词:基建投资投资额回报率

民间投资参与度为何递减?

李迅雷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根本原因在于全社会投资回报率下降

2016年四季度以来,多个经济数据出现回升,如工业增加值、名义GDP、房地产投资等,尤其是原材料行业景气度大幅提升,如钢材、水泥等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周期性行业一番繁荣景象。不过,似乎很少人去关注繁荣景象背后政府的巨大投入,或者民间投资参与度的不断下降。

2016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8.1%,其中国企的投资增速高达18.7%,民间投资增速仅为3.2%,回顾2015年,民间投资、国企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三者的增速均为10%。

再把时间拉长来看,为应对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国政府采取稳增长措施时民间投资的反应如何呢?199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845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国有资本投资增长19.6%,集体经济投资下降3.5%,其他经济投资与国有投资增速一致为19.1%;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虽比上年增长30.1%,但民间投资是从此前大约40%以上的增速向下回落,而国有投资则是从2007年12%的较低增速向上大幅提速。因此,尽管2009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30%,但仍引起了高层对民间投资不够进取的担忧,于是,2010年国务院推出了“鼓励民间投资新36条”。去年5月,国务院督察组再次到各地调查民间投资增速下滑的原因。这也反映了民间资本面对政府投资的力度加大,普遍采取观望态度。

为何民间投资参与度会递减?这与投资回报率下降有关。1998年及之前,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严重不足,成为了经济增长的瓶颈,在这一领域投资的回报率很高,尤其是在高速公路投资方面民间积极参与,产生了好多个“公路大王”。2007年之后,民间投资占优的制造业投资回报率出现了下降,故制造业投资增速随之回落。制造业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最大,故投资增速回落必然促使经济增速回落,为了稳增长,政府必然通过其可以主导的基建投资进行逆势调控。

政府通过提高基建投资的增速发挥着经济调控的作用。2009年推出了两年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基建投资的月度增速最高上冲至43%,最终使得制造业投资增速止跌回升。不过好景不长,2012年之后制造业投资增速再次掉头向下,政府再次扩大基建投资的规模,其月度增速从不足5%提高到22%,并在2014-2016年连续三年维持17%以上的高增长。

不过,这一轮基建投资扩大的效应并不理想,制造业投资增速的下行趋势不但未被遏制,还加速下行。为何会出现这种走势?主要是因为上一轮经济刺激的力度过大而导致产能过剩,使得PPI出现了负增长。

2012年,民间投资与制造业投资增速双双下滑,表明经济下行、投资回报率下降。于是,在当时人民币仍在升值的背景下,国内企业海外投资和境内居民海外移民和投资的数量均出现了大幅增加。

美国移民局数据显示:2012年来自中国的移民投资额出现了一个跳升,即从2011年的5亿美元跳升至15亿美元。2015年,移民投资额上升至37亿美元,这似乎与人民币贬值预期无关。

因此,民间投资参与度递减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社会投资回报率的下降。由于民间融资成本较高,故他们对投资回报率更为敏感。当然,民间投资增速地下降与国有投资增加产生的挤出效应也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主要原因。

猜你喜欢
基建投资投资额回报率
新加坡本地金融科技企业2020年上半年吸引投资额4.62亿元
中国今年基建投资规模有望达20万亿元
我国基建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Китай вышел на второе место в мире по объемам прямых внешних инвестиций
基建领域加速推进PPP模式的策略探析
试论如何加强投资财务管理
哪些电影赔了钱
BIM应用的投资回报率研究
风险投资资本配置与科技企业孵化器投资回报率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