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2017-03-29 17:32杜道亮
文理导航 2017年4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语文

杜道亮

【摘 要】目前语文教学普遍现象是: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课堂枯燥乏味。面对如此现状,本人从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改进教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等几个方面浅析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语文;教学;激发;兴趣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课堂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同样,在语文课堂上,如果能突出一个“活”字,课堂上就会生机勃勃,教学效果也就会比较明显。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呢?

一、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所谓“良好的开端”,就是要将学生导入预定的轨道,去完成教学目标。这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积极性。 要调动主体的积极性,就要将学生的心理状况与教学内容的实际结合起来考虑,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情感因素的衔接点,从而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引发学生的共鸣,使之心驰神往进入“学生的主人”的角色。譬如《荷塘月色》,文章本身紧扣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复杂的思想情感。那么,“荷”与“月”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什么特殊的情感呢?由此导入,学生产生了兴趣同时把握了景的意象,又切入了文中作者的情感,然后,让学生再联系当时的背景,探讨文本表达上的主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导入的成功与否,不仅在课堂,更是在课外,是教师的基本功的重要表现,也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因此,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基于此,教师不能小看导入,而应深练内功,使45分钟真正的发挥它的效力。

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启动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图像和声音的巧妙结合,形象化地呈现情景和创造情景,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便于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和吸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去,从而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突破时空限制,活跃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水浒传》主题曲《风风火火闯九州岛岛岛》同时配以剧中的一系列画面,继而组织学生讨论《水浒传》中的人物,事件。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这样一个利用多媒体音画结合,融学生视听及思维于一体的开头,使得本节课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离太阳最近的树》一课时,我通过多媒体播放部分地区森林被砍伐,野生动物被任意屠杀的画面,又播放了沙尘暴,土地沙漠化等问题以及它们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过度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危害,从形式上和内容上拨动学生的心弦,进而引发其想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我们周围所存在的污染以及破坏环境的现象,并结合实际就如何保护生态环境问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又加强了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和吸收。

三、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堂课,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创设适当的情境来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如学习《社戏》时,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我采用了这样的切入点:假如你要和他们交朋友,你最喜欢哪一个?(A.鲁迅B.双喜C.阿发D.其它少年)理由是什么?这一切入点有很强的独创性,一经出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情感储存,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变老师的讲授为学生的分析、理解、体验,最终由学生说出,独到的切入点带动了整篇文章的创新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理解课文内容,体验课文情感都有很大的帮助。但要注意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

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的活跃有赖于学生对上课的兴趣,而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是新鲜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果老师总是一成不变地应用一种教学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很厌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教法要灵活、多变、新奇,避免千篇一律。笔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时先复习旧知识,然后讲授新知识,或者先做“现场访问”或“现场调查”,了解学生的最新见闻,用他们最熟悉的事例来创设情境,再展开教学,有时也采用最新的时政图片来吸引学生眼球,有时甚至把孩子们喜欢的电视剧中人物的经典语言或动作信手拈来,进行人物分析。经过尝试发现,多样的教法使同学们耳目一新,课堂气氛也就容易被启动起来。在教授《雷雨》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每一个小组当中选出一个学生来扮演一个角色,将戏剧中最精彩的一幕排成话剧在课堂上表演。学生的积极性被大大调动起来,认真研究剧本,积极参与编排,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总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条件,尽力为学生创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开阔思维,掌握知识。

五、体验成功乐趣,增强学习动力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欢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尽可能多的尝试成功的机会,充分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给予鼓励。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以安全感和成就感。学生答题正确时,要加以鼓励;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对于那些讨厌语文学科、学习有些掉队、存在着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学生,更需要鼓励,课堂上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这种鼓励最好是不定期的、看似偶然的。在某些活动中,可以采用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的形式,由其它组员带动他们。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例如在表演课本剧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都参加,不能让某些学生“被遗忘的角落”。

六、画龙点睛,艺术课堂结尾

一节成功的课应有“凤头式”的开端,精巧的过程,更应有个“豹尾式”的收束(又叫结尾或小结)。好的收束必须圆满有力,它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使整个教学结构严密、紧凑、和谐、完善。收束的形式各式各样,如:归纳式、情感激励式、开拓式、朗读设置式、画龙点睛式、对比式、畅想式、反馈式、开拓式、练习式、激疑式等等。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选择设计最优化的收束方法。如教学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学生深深地理解了马克思光辉形象的基础上,笔者这样结尾:“马克思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为了全人类的幸福,不断地追求真理,不断地进行斗争,给我们带来了曙光。

同学们,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停止思想已整整一百二十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早巳不知模糊了多少往事。可是,我们能让马克思思想停止吗?我们能让马克思宽广的胸怀、高尚的人格、崇高的精神模糊吗?”这结尾水到渠成,撩拨起了学生的心潮,学生们都激动不已。如教学巴金的《灯》时,我这样结尾:“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人的—生难免会遇到挫折,甚至劫难。不過,不管遇到什么,你都一定要记住巴金的话:‘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让我们心中的那盏灯永不熄灭吧!”这结尾,如—段用教师真情演奏出的音符,深深地叩击着学生的心扉,具有极强的鼓动性和感召力,鼓舞了学生与厄运作斗争的勇气,坚定了学生克服挫折的意志。

总之,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促进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好语文。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语文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