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学困生”教育与对策

2017-03-29 14:39张兴忠
文理导航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育对策学困生语文

张兴忠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语文“学困生”群体,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语文学习成绩不高,语文学习习惯不好,语文学习兴趣不足,由此导致内心比较自卑。作为教师,我们要动些脑筋,要寻求解决办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家长的鼓励和同伴的协助,让他们从学习成绩不好而感到自卑的不良情绪当中走出来,投入到新的学习征程当中去。

【关键词】语文;学困生;教育对策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语文“学困生”群体,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语文学习成绩不高,语文学习习惯不好,语文学习兴趣不足,由此导致内心比较自卑。作为教师,我们要动些脑筋,要寻求解决办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家长的鼓励和同伴的协助,让他们从学习成绩不好而感到自卑的不良情绪当中走出来,投入到新的学习征程当中去。相信通过语文老师的努力,解决语文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学困生”问题,从课堂上和检测评价上达到提升语文教学成效的目标一定会成为现实。

一、语文老师要在情感上给“学困生”以关怀,让他们重拾信心

初中学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在思想上他们显得更为成熟,在心理上他们显得更为敏感,在处事上他们显得更为自主。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情感上多关注他们,要在心理上多宽慰他们,在为人处世上多指导他们,通过教师的关注、宽慰和指导,让他们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更有信心。

1.给“学困生”更多的尊重。作为老师一定要有这样的教育理念:坐在教室里则人人平等,不管是長得漂亮的还是长得丑陋的,不管是学习成绩好的还是学习成绩差的。作为老师,要摒弃“唯分数论”的观点,不能因为某个学生的成绩好或不好而对其作出定性。正因为“学困生”在学习上有困难,才需要老师更多的去关注他们。老师不带任何“有色眼镜”的关注对“学困生”来讲,是最好的尊重。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把自己的身子沉下去,和“学困生”平等交流,切不可俯视,让“学困生”感觉到冷漠无情。更不能在语言上流露出鄙视或不屑一顾,让“学困生”嫉恨一辈子。

2.给“学困生”更多的激励。人人都渴望得到来自他人的鼓励和赞赏,初中学生更是如此。他们非常希望得到来自老师的肯定与激励,老师的激励能够让他们更加热爱学习。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研究“学困生”群体,主动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成为“学困生”的前因后果,只有找准原因,才能下对药方。找对了命门,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辅导中我们都可以从他们点滴的进步当中入手,给他们更多的激励。只有有进步,就给他们足够的表扬,时间长了,就能唤起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情感。

3.给“学困生”更多的帮助。因为学习上存在着一些不足,所以“学困生”在语文教学中属于最需要帮助的对象。语文老师可以指点他们学习语文的方法,怎么背课文,怎么记字词,怎么做阅读题,怎么写好作文,怎么做好课堂笔记等等。都可以向“学困生”群体倾斜。

二、在课堂上给“学困生”以关注,让他们积极上进

1.课堂提问要向“学困生”倾斜。“学困生”因为语文基础学习存在严重缺陷,长期累积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导致他们在课堂上常常是“沉默一族”。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重视对他们的关怀,向“学困生”多提问就是一个好办法。但怎么提问才能让“学困生”提起学习的兴趣来呢?这需要语文老师动动脑筋。一方面要设计“学困生”“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既能达到提问的目的,又能唤起“学困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课程的进度和其他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

2.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向“学困生”倾斜。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语文教学目标,实现班级学生全员参与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相关机制让“学困生”的学习更上一层楼。具体而言,首先需要语文老师设置好小组,每个小组内都要考虑若干名优生与“学困生”,相互搭配可以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其次老师要向优生授意,要在小组讨论、发言等各个方面向“学困生”倾斜,给“学困生”更多的照顾,让“学困生”有更多展示的机会。

3.当堂检测时向“学困生”倾斜。语文课堂上的当堂检测主要集中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以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这个工作可以让“学困生”去做。对字词识记方面,看学生是否都会写了本节课相关重点字词,也可以让“学困生”上黑板去写。对课文诗文内容的默写、文言字词的解释都可以让“学困生”去重点展示。当堂检测展示的目的是提醒“学困生”要掌握基础知识,也是鼓励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在同学们面前做好学习成绩的汇报。

三、在语文活动中给“学困生”以关心,让他们更加投入

语文的外延极其广阔,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必须在立足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同时,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也能够让“学困生”展示自己的所学,促使他们更加投入,最终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目标。

1.语文老师要帮助“学困生”寻找学习薄弱环节制定学习计划。“学困生”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首先要和“学困生”一起商量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其次要联合家长督促学生认真执行。再次要不断进行修订并检查学习计划的落实情况。

2.语文老师要鼓励优秀生与“学困生”结对帮扶。结对帮扶是促进“学困生”学习成绩提升的一个有效途径,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班级内优秀学生学习资源,动员和指导优秀学生与“学困生”结对。可以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让优生帮助“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雪萍.《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学业情绪成因及对策》.《甘肃教育》,2016.14

猜你喜欢
教育对策学困生语文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