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关键词”,突破历史解题瓶颈实验研究

2017-03-29 14:59冯丽明
文理导航 2017年4期
关键词:关键词

冯丽明

【摘 要】历史中考中,历史考察的内容多,在复习过程中,我们普遍感到记忆量大,且容易遗忘,费力不讨好,学习效率不高。尤其是由于中考的改革,历史学科普遍被认为是副科,倍受“冷落”。如何使学生在中考中,找到做题的捷径,突破解题瓶颈,取得好成绩。本文做了一个关于找准题干“关键词”的实验,让学生准确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提高做题效率和准确率,值得我们去思考。

【关键词】关键词;实验研究

关于历史中考选择题的题型,大致有以下几类:表述型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因果型选择题、比较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排序型选择题、材料型选择题等。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上课听懂了,复习得也比较充分,但是就是考试的时候容易出错,学生既不是因为紧张做错题,更不是因为知识掌握得不好,而仅仅是因为自己马虎,审题不仔细,题干的关键信息没有把握好,只要稍微用心,就完全可以做好。因此很多老师对这几类选择题都提出了解题方法,但是我觉得所有的解题方法,归根结底就是要找准关键词。找准关键词,就能提高历史中考的选择题得分。因此,我做了以下实验,进行调查。

一、实验应用与反思

找关键词这种做历史选择题的方法,我校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可操作性强,因此,已经在全年级学习和应用,效果较好,但是,我们对此方法进行了一些总结和反思:

1.找“关键词”

(1)从设问中找。经过分析与反思,我们发现大多数历史选择题的“关键词”是从设问中找。如:(2015年广东)11.2015年9月3日,全国将放假一天。这个“假日”更多的是一种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在( )

①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题分析:题干的设问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这也就是题干的关键词,前面的只是设问的引入,阅读的时候可省略。

(2)从材料中找。中考时,选择题给出的材料,可以是双引号引出的史料,也可以是图片、图表等形式给出。

如:(2015年广东)10.抗战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写到:“1940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張老所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卢沟桥之战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

解题分析:题干的关键词是在双引号里,“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很明显是“百团大战”的任务,所以答案选C。

又如:(2015年广东)14.阅读右图,此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次战役的形势示意图。对于这一战役的意义的表述恰当的是( )

A.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B.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D.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解题分析:题干的关键信息是图片,而图片的关键信息是“大别山”,因此挺进大别山的意义,就是答案D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2.如何提高找准“关键词”的能力

功夫在于平时,考场上找“关键词”的能力,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和训练中提升。

(1)立足课本知识,夯实能力基础。回归课本,熟悉教材,全面复习知识点。教材是平时教学和学习知识的重要文本,也是落实课标和中考说明的平台,因此要认识教材的重要性。中考历史冲刺复习阶段,回归历史教科书,精读课本中的粗体字,巩固基本概念。初中历史的基础知识,在课本上主要以粗体字的形式反映出来,这些粗体字堪称知识的精华。复习过程中应认真地读这些粗体字,反复咀嚼,仔细品味,这样才能起到巩固和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历史理论知识的效果。读课本中的名言名句,掌握典型材料的精神。课本上的名言与名句有着极强的时代性,因此,需要认真分析这些名言、名句的时代背景,这对帮助理清解题思路、解题过程都有一定的作用。也就是说新题型都“着陆”于课本,所以复习时立足课本,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练习典型试题,实践能力运用。在复习中,还要注重加强实践模拟,通过收集往年的中考试题,分类让学生练习,提高分析材料的能力。如:材料型选择题包括很多题型,地图、漫画、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在掌握题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找到图中的关键信息。首先教师要示范。教师可精选一、两题读图材料型选择题。让学生进行学习、分析、找出材料的关键词和信息,明确题意。思路要清晰,根据问题,联系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找出答案。根据不同的关键词的题型,如:时间、地点、人物、意义、相同点等,分类进行强化练习,提高学生找准关键词的能力,突破历史选择题做题的瓶颈。

总之,中考是能力考试,让我们通过提升找“关键词”的能力,来实现“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突破解题瓶颈,提高做题效率和准确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郭.《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赖义章,李林波.善用复习策略,提高历史中考复习效率[J].中学教学参考,2009(21)

猜你喜欢
关键词
八项规定“关键词”
八项规定“关键词”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关键词”
“关键词”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踏稳“关键词”之基,提升“言语力”之实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四个“关键词”
骗子盯上了“关键词”
二战胜利70年躲不过的“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