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

2017-03-29 15:01徐秀瑞
文理导航 2017年4期
关键词:配合完整性备课

徐秀瑞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以及终身发展的能力,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追求并努力实现的目标。然而,传统的历史教学,使学生的个性在历史课堂上受到压抑,能力受到制约,许多学生甚至厌烦上历史课。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勤于动手、勤于思考,让学生乐于合作,要重视情境创设,善于和谐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历史课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备课;完整性;融洽;和谐;质疑;配合

追求有效教學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教师和学生互动生成、共同成长的过程。而有效课堂又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利用好课堂45分钟,要把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放到学生身上,使学生乐于学,自主学,学会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以及终身发展的能力,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追求并努力实现的目标。然而,传统的历史教学,使学生的个性在历史课堂上受到压抑,能力受到制约,许多学生甚至厌烦上历史课。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提高课堂效率。

一、备好课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

备好课对上好课非常关键,上课质量如何,课堂效率怎样,首先取决于备课质量。

首先要精心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和知识要求的教学目标,既要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目标以及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目标,也要有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方面的目标。

其次要注意搜集积累历史备课资料。教师平时应广博地、不断地积累资料,要把收集来的资料,运用到教案的恰当部位,以便巧妙地展示给学生。

再次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要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注意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生个性差异,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最后要注意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作为历史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合理地选择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依据教学内容认真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使教学内容更集中、更具体、更贴切。

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重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

首先要妥善处理重、难点。教学的重点、难点是课堂教学的精髓,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学生思维受阻,注意力分散,长此下去就会因疑问越来越多,造成学习障碍,从而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因而一定要妥善处理重、难点,以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其次要精心设计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设置问题、演示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是课堂导入的有效途径。

第三要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课堂教学应注意讲练结合,在课堂练习的选用上一定要注意练习题的分量、针对性、启发性,通过恰当的课堂练习,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过教师的讲评更正,可使学生准确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最后课堂小结归纳也是不可或缺的。课后小结是一节课重点和难点的概括,此环节做得好,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非常必要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给学生带来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想象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心灵去沟通,用感情去激励,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爱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一个学生在《从隋亡唐兴看人才》一文中指出:隋炀帝心胸狭窄、不容贤才是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加速器。而唐初之所以会出现“贞观之治”是与唐太宗爱护人才、善于用人密不可分的。该生从人才的角度分析隋灭唐兴,这在以往著述中,很少提及。这种探索精神是非常大胆而可贵的。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求得解决,这样才能进步。

五、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需要学生的配合

首先要做好课前心理准备,做到保持极强烈的求知欲望状态;知识准备,靠预习解决听新课的知识障碍;物质准备,上课前就准备好书、练习本、笔记本、文具;身体准备,精神饱满,全神贯注。

其次要专心听讲,与“走神”作斗争。要做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课堂全部学习活动,积极思考,认真观察,大胆发言,参加讨论,有选择地记笔记,一个问题没听懂,先记下来,往下听,不要钻“牛角尖”,这样就不会“走神”了。

再次要积极思考,力争当堂掌握,克服“慢慢来”的思想。

第四要记好课堂笔记。记笔记,需要耳听、眼看、手记、脑想,密切配合。记笔记不是越详细越好,而是以不妨碍听课思考为前提,当老师讲到某个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时,记下符号或简要记几笔。课堂笔记记什么?一是知识结构,或老师的板书。二是老师所讲的典型事例。三是记课本上没有内容。四是自己听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

第五要做好课堂练习,通过做课堂练习能及时检测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巩固情况,以利于课后复习。

总之,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勤于动手、勤于思考,让学生乐于合作,要重视情境创设,善于和谐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历史课的课堂效率。

猜你喜欢
配合完整性备课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防止调度自动化系统漏监视告警的一些措施
电力工程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的施工技术
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配合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探索高校党组织间关系开创党建工作创新之路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谈书法作品的完整性与用字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