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生成

2017-03-29 17:24赵光义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赵光义

[摘 要] 教育新常态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新课改的时代指向,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驱动要素. 对此,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在简要阐述数学核心素养概念与价值的基础上,从三方面入手,重点探讨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成对策,以期为广大初中数学一线教师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生成对策

核心素养理念顺应了国际社会倡导的教育改革新潮流,属于国际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比传统的三维课程目标更具人文性、动态性、形象性和终身性,但双方的根本指向都是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以,探讨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成之道,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

2015年5月,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五次会议上,教育部长袁贵仁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明确新常态下课程改革的方向与重点,要重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发挥新课标的教育教学指导作用. 可以说,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时代指向,并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驱动要素.

课程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某一学科的具体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实用性和终身性较强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思想与观念的综合表现. 对此,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结合基础教育课程的共同核心素养,逐步提炼和养成的与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相关的核心能力,包括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分析思维、创新意识等,具体如图1所示.

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成意义

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生成之道,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并集中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 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做出了明确界定,积极倡导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以增强数学教学的生活性、探究性和实用性. 所以,通过对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生成对策的探究,不仅有助于生本理念的全面落实,而且有助于深化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有利于丰富数学教学理论研究体系. 客观来讲,国内有关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构建的理论研究相对落后. 所以,本研究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以教学案例为切入点,展开针对性研究,为初中数学教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方向.

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生成的依据

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生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依据,即必要性,并集中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是新常态下数学教育教学创新转型的需要. 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已经成为核心内容与重要目标,数学核心素养决定着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 目前,全球许多国家都开始将教育改革重点转向核心素养的培养,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国纷纷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与考核机制,其已成为教育教学创新的突破口.

其次,是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 就其本质而言,数学教育属于专业素质的文化教育,学生通过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能够拓宽认知视野,培养积极向上、直面问题、创新创造等优良品质,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学生成长的历程中,数学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决定着他们未来的发展潜力. 某种程度上讲,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有利于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能满足个体成长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最后,是数学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 目前,数学已经成为人类思维的核心表达手段,能够反映个体的推理过程和认知能力,而数学核心素养有效实现了对传统数学一元思维的超越,广泛涵盖了数学思维、情感态度、知识技能、价值观等多维要素,具有综合性、动态性等特征,充分凸显了数学学习文化理念和数学情感的价值. 换句话说,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及正面向上的数学价值观,才能取得预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势必会阻碍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与提高.

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生成的路径

在明确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生成意义与依据的基础上,教师要采取有效教学措施,紧紧围绕数学核心素养养成的根本目标,积极构建整体、开放、高效的数学课堂.

1. 立足全局,完善系统

数学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广泛涵盖了集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函数与几何等诸多知识点,但看似繁杂的知识点之间却存在着较强的内在逻辑,尤其是同一部分的不同知识点. 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立足全局,精准把握,明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系统,以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

例如,教学“函数”时,初中阶段主要涉及的函数知识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等,而数与代数的学习基本可以用函数加以统帅. 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思维引导,要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深入了解和掌握不同函数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促使他们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2. 知识为根,文化为辅

本质上来讲,教学设计主要存在两个价值诉求,包括知识诉求和文化诉求. 前者主要是以知识为根本,以教材为依据,关注的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教师主要负责知识传授,学生主要负责知识内化迁移. 而后者主要是以学生为根本,关注的是整个学科的文化挖掘,以培养学生课程核心素养为宗旨.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知识诉求为根本,以文化诉求为辅,在兼顾统筹下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对古今中外有关方程算法的历史进行简单介绍,如古埃及的纸草书,中国的《九章算术》、天元术等,让学生在掌握方程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数学史,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历史、数学家、数学前沿、数学应用等方面的文化价值,实现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 只有如此,才能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全面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3. 激发思维,全面提高

可以说,数学是思维的媒介,思维是数学的生命,没有思维支撑的数学毫无价值可言. 只有以思维激发为根本出发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才能得到有效养成,数学教学质量才能得到全面提高.

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对小学阶段的“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知识进行回顾,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对三角形内角进行剪切和拼凑,以及掌握借助辅助线实现三角形内角转化的方法与技巧,以促进学生由实验思维到空间思维的转化升华. 接着,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探究学习,全面掌握不同辅助线作法下的不同转化方式,以深入理解几何证明中方式的变与结果的不变.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但需要指出的是,问题设计不仅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而且要注重数学新知的延伸,要确保问题情境的探究性、引导性和启发性. 可以说,教师以数学知识为依托,在细节中凸显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在生成中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是核心理念下初中数学高效教学生成的重要基础.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明确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并结合数学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的养成展开教学设計,坚持以数学知识为依托,深入挖掘数学文化的课堂价值,全面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此外,在初中数学高效教学的生成之中,教师要积极拓展数学实践空间,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现实落地.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