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叉学科教育视角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2017-03-29 06:13赵毅博
关键词:交叉学科东北亚跨学科

赵毅博,高 娜

(1.吉林大学 东北亚研究中心;2.研究生院,长春 130012)

基于交叉学科教育视角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赵毅博1,高 娜2

(1.吉林大学 东北亚研究中心;2.研究生院,长春 130012)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发突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本文研究立足交叉学科发展中的人才培养问题,在对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其他机构人才培养的先进模式和成功经验,提出了加强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学科建设;培养方式

面对着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新世纪的人才培养问题越来越强调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复合的突出地位。复合型人才的内涵包括专业复合、能力复合、素质复合以及创新精神四个方面,而交叉学科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具备实践性、复杂性、知识突变性、开放性、实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特点。交叉学科的特点契合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温床,而复合型人才又能够促进交叉学科建设的发展和完善,同时能够有效服务于复杂多变的社会实践活动。

麻省理工学院以培养具有全球经济背景的工程师为目标,哈佛大学以培养国家领袖人物为目标,日本以建立“社会理工学”来培养复合型人才等,都表明时代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学科间的壁垒正在逐渐被消除,综合教育和跨学科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在探索人才培养的模式,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当前国内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以及相关理论基础的研究;二是关于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实践的探讨,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及问题研究;三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比较与国际比较研究;四是针对我国人才培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开展相关的对策研究。

国内理论界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相关概念内涵、培养模式、国际比较和对策研究等几个方面。其中大部分文献以理论研究为主,从理论出发对我国复合型人才培养进行探讨和国际比较,实证研究缺乏实践基础。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属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交叉领域,现有研究较少涉及,而以实践调研为基础展开的研究则更少,对当前我国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揭露得不全面、不具体,缺乏实践指导意义。

一、国内综合性大学状况

(一)交叉学科产生的必然性

交叉学科的产生与繁荣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反映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首先,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一个学科发展到与另一个相邻学科产生交叉的重要原因。科学产生的根源来自于人们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当人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逐步发展成为一定的体系之后就成为了理论,这一理论在人们的继续研究和关注下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了规范的学科体系。这些规范的学科体系包含了研究这一学科门类当中相关问题的固定方法和体系,通过运用这些方法和体系能够使得这一学科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而对于一个学科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往往一个过程会衍生出更多的问题,由于科学研究自身发展的需要,科研的过程就是要将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逐一加以解决,这就是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由于这种内生动力的推动就会使得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衍生出交叉科学,这在实践中的例子是非常多的[1]。

其次,社会发展需要交叉学科的支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个学科、各个专业之间的研究领域和问题都变得更加复杂和深入,这些研究领域和学科中的关键问题之间会存在一定的交叉,出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情况,对于同一个问题的研究,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出发就会有不同的解答,得到不同的答案,但是每一个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答案又不能够十分有效地对这个问题做出十分完美的解释,需要从多个角度共同予以佐证,因此,这就是社会发展对于交叉学科发展的促进。从这一个角度来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有越来越多复杂深入的问题出现,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未来交叉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我们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新兴交叉学科将会出现,更多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又在社会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最后,交叉学科的发展完善是推动整个科学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会促使我们对于这个科学体系的内涵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逐步深化对于整个科学体系的认识[2]。在科学研究的早期,我们对于科学体系的了解还十分有限,还没有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界进行有效的界定,对于科学问题的研究还是从一个共同的角度出发,没有形成专门的体系和方法。自然科学最初包含在社会科学当中,随着研究问题的深入以及一些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自然科学开始形成自己的研究体系和方法,随后逐步从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研究界别。虽然这两个界别之间有着非常明确的区别,但是由于一些交叉学科的存在,这两个界别在研究过程中也常常会有一些交叉的领域,造成两个研究界别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国内综合性大学的探索

我国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大学才开始认识到国内教育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巨大差距,并且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国内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我们如何培养这些人才成为了当时大学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理论研究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国内一些高校也开始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这其中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的探索走在前列,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北京大学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总体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强调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对于学生培养要坚持“兴趣主导”的方向,强调学生的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定位。通过淡化专业的概念,北京大学设置了许多具有交叉学科特征的通识教育课程供广大学生选择,并且这些课程的教学都交给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来完成,这一做法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更加广泛的兴趣爱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得北京大学培养的学生都具有广泛的知识涉猎,成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

浙江大学对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上升到了跨学科的高度,在培养过程中提出了“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复合型人才目标,浙江大学对于学生的复合型培养模式从招生之初就有体现,打破了传统高校招生实践中按专业招生的弊端,这种模式下学生一进入大学就被贴上了标签,学校的培养方向和学生的研究领域就被局限了,浙江大学创新了按类招生的模式,将该校112个本科专业分成了许多个大的学科门类,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此后,浙江大学还将这种招生分类方法进行了又一次大胆的创新,开创了按照学科门类进行跨学院招生的实践[3]。

(三)存在的问题

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但是从国内综合性大学的实践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课程设置缺乏体系,相对零散。大多数高校在人才培养实践中都是借鉴北京大学设置通识教育课的方式来开展跨学科培养,但是在课程设置过程中缺乏一个核心目标,没有站在一个整体的高度来进行有效把握[4]。一方面课程设置过于松散,许多学校偏重于交叉学科中的某一个或两个学科,没有按照复合型人才的核心来进行更多层次和领域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复合型教育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各个学科之间开展通识教育或者跨学科教育都显得较为零散,没有形成一个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体系,缺乏一个整体的目标概念。

其次,培养途径上相互脱节,缺乏整合性。除了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的过程问题。当前许多高校在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往往对于培养过程重视不够,大多数教师只是简单地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复合型的概念除了多个交叉学科之间的复合之外,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复合型能力。

最后,资源配置上缺乏整合,显得相对匮乏。目前,国内大学在进行复合型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是相对独立的,对于通识课教育的师资选择也往往是从相关的学科专业中临时抽调一些老师开展通识教育工作。这样无论是从老师的角度还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都是认为通识教育只是专业教育的辅助,而无法将其提高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高度,这就容易造成通识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对于现阶段复合型人才培养而言,从高校的角度应该建立专门的教研机构,选派专业的师资和队伍进行这项长期而又专业的工作,以提高学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水平。

二、东北亚研究院的培养状况

(一)学院概况

吉林大学在东北亚研究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以来,吉林大学先后成立了日本研究所、朝鲜研究所(后更名为:朝鲜韩国研究所)、苏联研究所(后更名为:俄罗斯研究所)、人口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图们江地区开发研究所,对东北亚地区的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蒙古开展国别研究。1994年4月,吉林大学将日本研究所、朝鲜韩国研究所、俄罗斯研究所、人口研究所、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合并,成立了东北亚研究院。2001年,为了在保持国别研究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区域综合研究,东北亚研究院将国别研究所重组为专业研究所,成立了世界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国际政治研究所、历史与文化研究所、图们江地区开发研究所。

2008年5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吉林大学共同组建“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开展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多学科交叉研究。

(二)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东北亚研究院共设有七个专业,分别为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口学、国际政治、世界史、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均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跨学科的交叉学科建设与研究,一方面体现在科学研究中集合院内多学科的教师开展交叉研究;另一方面对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注重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课程设置,探索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高学历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

东北亚研究院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学院整体科研实力和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申请了一大批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其中交叉学科项目占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开展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显著提高了院内教师的整体科研实力。具有高显著度、高影响力的重大交叉学科项目有《21世纪我国人口变动趋势与社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对策研究》等。以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吉林大学共建的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为例,不但集中了东北亚研究院在人口研究、统计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方面的优势,而且也在学校内多个学院之间开展了包括数学、统计学、社会保障学和公共卫生学等交叉学科研究[5]。

东北研究院对于研究生的教育工作,一直以培养新世纪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在课程设置和学生日常科研活动中特别注重加强跨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交叉学科研究。在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比较成功的专业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在课程设置中体现了对学生知识结构复合的培养,在传统专业基础上增开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课程,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具有多元交叉的复合型特征,这既提高了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知识水平,也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另外,东北亚研究院于2010年起与公共卫生学院合作培养应用型硕士研究生,这是文理科两个领域交叉学科培养模式的首次创新。学生都是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具有一定经验的工作人员,他们都工作多年,实践性强,对人口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入学后第一学年不分专业也不分导师,学生按照两院共同设置的培养方案修完所有课程,然后进入选专业、选导师和开题报告阶段。经过一年的专业课知识学习,学生对两个专业都有一定的了解,人口学属于社会学范畴,而公共卫生医学属于医学范畴,虽然是看起来完全没有联系的两个学科,但对于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学员来说可以非常紧密地结合起来。公共卫生与人口学的结合将更有利于学员在人口计生、卫生事业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发展,两个学科的交叉这种新模式是我院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特色,也是一大成功。

东北亚研究院在交叉学科建设和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重视对研究生人才国际视野的培养。因此,积极开展与国外大学在科学研究和学生培养方面的合作交流。东北亚研究院在不断提升学员自身的国际化水平的同时,也在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对外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截至目前已经与东北亚地区各国大学和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派出和接收了许多学生进行学术交流,促进了东北亚地区科学研究的发展。1994年以来,东北亚研究院先后组织召开了13次“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国际学术会议,派出30多名科研人员赴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国留学和进行合作研究(一年以上)。招收来自韩国、日本、蒙古、俄罗斯、孟加拉国等国家的留学生180多名。

(三)存在的不足

尽管东北亚研究院在交叉学科建设和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和有待进一步创新探索并逐步完善的地方。科研与教学是学院发展的两个基本落脚点,然而,当前学院的发展存在重科研与轻教学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在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中暴漏出亟待改进的缺点和不足,教学与社会实践脱离现象严重。

首先,在交叉学科特点比较显著的专业中,课程设置总量比较少。从院内现有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2—3年制的研究生课程大部分均在一个学期就已经授课完毕,课程设置总量略显不足。

其次,本院招收的研究生本科专业比较广泛,学生基础知识差异显著,但是院内文理交叉学科中存在不少文科生,而且相互之间基础知识差异较大,因此给交叉学科教育增加了难度。

最后,从学院教师的授课情况来看,授课形式过于单一,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讨论课、专题课和实践课较少,而且内容不够丰富。

三、对策建议

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以人为本,对于复合型人才培养则有更高的要求,就是要打破旧有的传统专业培养模式,以交叉学科为依托构建起一套不同学科专业之间融合发展的有机发展模式,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不断提高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一)建立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

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打破传统以学科和专业为基础的教学组织形式,摒弃过去那种以学业和学科来进行相关教学资源配置的模式。这种培养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模式。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体制下,我们要更加明确学生培养的核心,根据这个核心目标来打破过去那种根据学科专业进行招生的传统模式,更多的按照专业大类或者学科门类来进行招生,这样进入大学的学生能够有更多的选择。在这个基础上,各个学校来进行教学课程的设置和培养方法的选择,高校应该出台交叉学科发展的专项意见,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科研,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专业学习。

(二)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改革

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主要是打破过去那种固有的招生模式和培养思维,在复合型人才的大背景下,积极进行招生体制和培养机制的改革,更好地适应大门类招生和培养的需要。招生门类的扩大可以给学生更加自由的专业选择机会,能够有效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从而促使他们在感兴趣的领域更加有效地进行科学研究。对于综合性大学而言,由于学校内部的学科门类设置齐全,各类专业人才丰富,我们需要将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积极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开展各个领域的交叉学科的研究,不断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将有效提升我国综合性大学交叉学科的教学水平和促进我国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开设范围广泛的跨学科课程

对于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言,除了进行顶层设计建立体制机制和开展培养方式改革之外,落实到具体工作层面的就是要进行课程设置的重新调整。综合性大学要依托学科资源的优势,对全校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配置,尤其要加强交叉学科的师资配置,提高交叉学科科研和教学的能力。一是要开设更多的跨学科通识课程。要打破专业乃至学科门类的限制开设一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整体能力的课程,对于这一类课程的开设不应该限于学科门类当中。例如,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选择物理学课程进行学习,一切从学生兴趣出发,尊重他们的选择权,这才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二是要切实提高已开设的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复合型人才培养而言,跨学科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于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的学习,而只有不断提高通识教育的质量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1] 耿华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7(4):11-13.

[2] 于维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4(4):55-56.

[3] 辛涛,黄宁.高校复合型人才的评价框架与特点[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3):49-53.

[4] 郑晓瑛.交叉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3):141-147.

[5] 方东.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及其反思[J].高教探索,2008(7):21-24.

Researchoninterdisciplinarytalentstrainingfromtheperspectiveofinterdisciplinaryeducation

ZHAO Yi-bo,et al.

(NortheastAsianStudiesCollege,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12,China)

In the era of knowledge-driven economy,the prominent needs for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influence the orienta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in China’s universities to some degree as the more and more fierce competition.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ir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on strengthening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training in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based on the talents training problems in inter-disciplines develop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undation of the research of Northeast Asian Studies College of Jilin University and the advanced mode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othe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on talents training.

inter-disciplines;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discipline construction;training mode

10.3969/j.issn.1009-8976.2017.03.025

2017-05-08

赵毅博(1983—),女(满族),吉林松原,助理研究员,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研究高等教育教学管理。

C96

A

1009-8976(2017)03-0097-05

猜你喜欢
交叉学科东北亚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东北亚中医药研究院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中医文学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作为交叉学科的法治文化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中医文献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扎实推进东北亚旅游胜地建设
东北亚丝绸之路发展历程考察
音乐学副修专业,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高层论坛」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