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对黑龙江水彩画的影响

2017-03-29 14:06大庆师范学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水彩画大庆黑龙江

滕 悦(大庆师范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712)

地域文化对黑龙江水彩画的影响

滕 悦
(大庆师范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712)

近年来黑龙江水彩画飞速发展,离不开白山黑水和关东文化的孕育滋养。本文对黑龙江地域文化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析了地域性因素对黑龙江水彩画创作的影响,并对黑龙江水彩画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水彩画;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审美内涵;绘画风格

丹纳曾在《艺术哲学》中谈到:“了解艺术品、艺术家或者艺术流派,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处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1]。黑龙江水彩画作为中国当代水彩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着。黑龙江水彩画以浓厚的民俗风貌、鲜明的地域特色以及优秀的团队意识丰富着中国水彩画坛。作为艺术创作的一种文化形式,黑龙江水彩画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和地域性,这源于白山黑水和关东文化的孕育与滋养。

1 黑龙江地域文化构成元素

1.1 黑土文化

早在公元前4世纪,东北地区的先民——肃慎族就生息、繁衍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创造了昂昂溪原始文化、夫余文化、鲜卑文化、室韦文化、靺鞨文化、渤海文化、金源文化、京旗文化、乌裕尔文化以及莽鼐文化等,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今日缤纷多彩的黑土文化。黑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使得黑龙江地域文化有了厚重的积淀。在一次次冲出黑龙江的过程中,黑土文化中的豁达豪爽、粗犷及开拓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形成了强烈的开放包容特征。在水彩画创作中,龙江艺术家们用畅快淋漓的艺术语言、轻松跳跃的笔触、宏伟的气魄展现着黑土地人们勇于开拓的人文精神。

1.2 少数民族文化

黑龙江省至今还保留着人类古老的文化遗存,这里有以牧业为主的蒙古族、以农耕为主的满族、以捕鱼为生的赫哲族、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朝鲜、回、锡伯、柯尔克孜、鄂温克10个世居民族。众多的民族影响着黑龙江民族、民俗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剪纸、鱼皮、刺绣等。史料记载,在促进中华民族的融合和发展过程中,这些少数民族的先民们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以服饰图案特征为例,中国北方现存唯一的渔猎民族——赫哲族的服饰多以“云纹”或“漩涡纹”图案修饰,源于他们经常与水、天为伴;而“山林主人”鄂伦春族居住在大小兴安岭山麓附近,世世代代以游猎为主,常常与葱郁的森林、繁茂的花草为伴,聪慧的鄂伦春人便将大自然的树木花草演变成花纹等图案,装饰在服饰及日用品上。黑龙江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成了特有的民俗、民族文化美学。

1.3 石油文化

黑龙江省有全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独特的地理资源造就了黑龙江的石油文化,并产生了新的文化内涵。通过一代代石油人的不懈奋斗,“四大精神”中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成为了黑龙江地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石油人用“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精神,认真践行拼搏、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大庆这个现代化的工业城市以铁人精神为依托,以艺术形式展现城市发展脉络,成为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2]。在展现大庆石油工业题材的水彩画创作中,深入挖掘其时代精神与艺术特性,是我们研究黑龙江水彩画创作地域文化价值的又一重要课题。

1.4 外来文化

外来文化包含三种文化类型:一是历史移民文化。20世纪二三十年代,黑龙江吸纳了大量“闯关东”的中原移民。他们带来了积淀深厚的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和吴越文化,为黑龙江地域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二是知青文化。20世纪70年代数十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到黑龙江农村参加基本建设,为多元的黑龙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异国文化,这里主要指俄罗斯文化和日本文化。17世纪中叶,沙俄入侵黑龙江瑗珲和呼伦。随着沙俄入侵的范围不断扩大,俄罗斯文化逐渐融入进来,如俄式建筑、绘画、舞蹈等。因此,黑龙江是较早出现中外文化艺术融合现象的地方。20世纪30年代,大量日寇侵入黑龙江地区烧杀掠夺,但最为严重的却是文化侵略。中东铁路开通后,日本和西欧等许多外国文化也渗透到黑龙江文化之中。

黑龙江独特的地域特征,造就了今日丰富多彩的黑龙江文化。寒冷、荒蛮的自然条件以及帝国列强的压迫,铸就了黑龙江人民坚毅、勇猛、粗犷、大气、豁达、敢于抗争、勇于开拓的性格特征,并且形成了以北方人民特有的沉静、质朴、泼辣、热情为特质的乡土文化。随着各种文化的融入,黑龙江文化变得愈加厚重、丰富起来,进而使得龙江艺术迸发出更加强盛的生命力。

2 地域文化对黑龙江水彩画创作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是厚重而巨大的。英国的赫伯特·里德在《艺术的真谛》中提到:“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那样,享有如此丰硕的艺术财富,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与中国艺术的卓越成就相媲美”[3]。黑龙江文化环境的多元化以及独特的自然环境,成为黑龙江地域艺术创作的不竭源泉。不同风格的艺术家对大自然的感受、对题材的选择与表现,都离不开地域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2.1 绘画风格的多样性

黑龙江人淳朴、果敢的性格特征决定了黑龙江水彩画的艺术风格。所谓艺术风格是艺术家的创造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融而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多元化决定了黑龙江水彩风格的多样性,既有写实,又有写意;既有抽象的,又有半抽象的……这些风格的形成与艺术家所生活的地域环境、感受的人情风貌有着必然的联系。近几年黑龙江省水彩展出作品可谓异彩纷呈,从现实主义风格到表现性水色运用,无不体现着黑龙江人粗犷、豪迈、包容的地域特性,这些特性通过丰富的笔触、跳跃的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

2.2 地域题材的表现

黑龙江省有“大油田、大煤矿、大森林、大粮仓、大湿地”之称,更有着独特的冰雪文化,所以表现题材较为丰富。作为黑龙江水彩画翘楚的赵云龙、孟宪德、张翔得、赵龙、张友强等诸位画家,确立了黑龙江水彩画笔法生动扎实、画风浑厚朴实的特点。黑龙江水彩画创作题材以风景画和静物为主,在风景画的表现上尤为突出。

2.2.1 表现风土人情的风景题材

赵云龙的水彩作品根植于黑土地的自然与人文情怀,多以灵动、主观、跳跃的色彩表现自然风貌和时代精神。第四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中,赵云龙以描绘黑龙江乡村生活的《初春的阳光》获得金奖。正如画家陈坚所评述的那样:“对于风景画的喜爱既源自他对大自然和故乡黑土的热爱,也基于他对写生这一传统创作方式的重视,以及零距离触摸生活、直抒胸臆的创作态度。下笔大气洒脱,有着东北汉子的阳刚和率性的一面,体现了他身后的绘画修养和对画面的自信”。第五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上,孟宪德的银奖作品《上官苍宇》以破旧的家属楼为描绘对象,在夕阳映照下所呈现的苍茫的大自然显得那样博大,而人类是那样渺小,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伤感和失落,画面中的整体色调营造出一种对城市的记忆与观感。同样是表现都市风景题材,韩静以《将要结束的一天》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水彩画展览“中国美术奖提名奖”,其用灰色调描写当代人面对压力时的一种淡淡的悲伤和无奈,为风景画赋予了更深层的文化内涵。赵龙笔下的风景常是以俯瞰的角度呈现给观者的。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获奖作品《邮寄的风景——永远的战士》是赵龙源于对乡土的追忆进行创作的,画面上朦胧而又苍茫的玉米地是龙江大地深秋中充满迷情的风景。强风扫过的黑土地上,好似战士的玉米秸秆坚韧挺拔地伫立在风中,静听着风吼,对抗着苍凉。

纵观黑龙江风景题材作品,从具象精致的写实到抽象意境传达的写意,从宏阔视野到聚焦特写,从探索技法到拓展媒材,都是地域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家的生活、情感和思想,并自然而然地反映到他们的水彩画创作中。

2.2.2 表现冰雪文化的题材

黑龙江地域环境独特,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短而凉爽,冬季长而寒冷。山区冬季雪量大、雪质好、雪期较长,所以黑龙江的冰雪文化是丰富多彩的,这使得各位画家纷纷在艺术作品中寄予了对塞北雪景的深情与厚爱。艺术作品的内容能否与观者达到心灵的共鸣,离不开生活环境的土壤。因此,画家要具有时代精神,能时刻保持对身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并擅于用贴切的艺术语言将艺术感知传达出来。这一点很好地体现在了擅长冰雪题材的张翔得、何路、张玉新及陈洋等水彩画家的作品中[4]。他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从不同的绘画角度诠释了各自对家乡皑皑白雪的理解。如张翔得的《待到雪化时》,张玉新的《松花江的冬日》,陈洋、吕怡然的《煦雪》等。黑龙江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给水彩画家们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画家各自不同的情感体验、创作素材和绘画风格在黑土文化的背景下体现出一种共性,并集结成了黑龙江水彩画创作的地域特色。

3 对黑龙江水彩画发展方向的思考

黑龙江水彩画创作的发展虽然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与不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一个黑龙江水彩画创作者都应该思考的。

3.1 关注地域民族,拓展表现题材

3.1.1 石油工业题材

“除了大庆,没有哪一个企业的诞生和发展能与中华民族精神和命运联系得如此紧密;没有哪一个城市在诞生之前,就有了自己的文化厚重底蕴;没有哪一个企业和城市走过短暂的历程,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铭刻了一个辉煌的亮点。”这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创建者余秋里在回忆录中的一句话。大庆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最大的油田,以铁人精神作为重要的载体,弘扬大庆地域文化,无疑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方式。大庆石油人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存在于铁人身上的“自觉的有意识的生活活动”日益凸现出来,产生了以往工业题材所不曾具备的审美价值。然而以水彩画创作的形式表现石油工业题材的作品少之又少,可以说是地域文化的一种缺失。大庆石油题材作品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形式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体现出地域人文精神与历史文化精神,更好地为观者呈现出黑龙江具有的地域性生存面貌。对于石油工业文化的传承,应以大庆地域特色文化形态为依托,以铁人精神为支撑,以艺术创新为动力,注重地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民族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

3.1.2 民族、民俗题材

黑龙江少数民族众多,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艺术形式也相对丰富。东北师范大学殷晓峰教授被黑龙江少数民族通古斯人(鄂温克)人古朴的性格、原始的外形深深吸引,并用《通古斯》系列作品来表达对这个民族的热爱。他最先关切鄂温克族的生活、人物和精神世界,吸引他的心灵眼睛去遥望古东北的原始先民,由心至手,结出了“通古斯”人像,并得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的硕果。之后他又邂逅了满族民间剪纸“嬷嬷人”,这更激发了他对远古历史的心灵反响,创造出了“嬷嬷人”系列作品。按照殷晓峰的说法,“通古斯”和“嬷嬷人”带给他的美学兴奋和艺术趣味与二者具有萨满教这一共同的信仰关系密切,这是他塑造出的中国式的“国王与王后”。这种自然流露出来的民族情感,必须要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摸索,在继承和创新上探索前行,用民间传统艺术样式和形式丰富绘画语言,以强烈的地方特色表现民族地域性题材,并追求深层次的内涵,表达对民族题材的眷恋。

3.2 突破传统绘画风格,丰富水彩技法

笔墨当随时代,要敢于突破水彩传统表现方式。地域环境和地域文化的特性造就了黑龙江水彩创作团体在题材内容、创作风格、表现形式上的趋同性,大部分画家过于重写实,技法雷同,这就制约了黑龙江水彩画的多元化发展。我们应借鉴其他地区优秀画家的方法,在题材的选择、构图的布局、色彩的处理、技法的运用上加强现当代意识与观念,将黑龙江人质朴、豪爽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只有立足于优势,不断尝试、不断挑战,才能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多元创作之路。

4 结语

艺术的魅力贵在创新。随着观念的更新,新技法、新观念、新题材一定会促使黑龙江水彩画的地域特色呈现新面貌。艺术创作的方式是多元的,品格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对艺术的认真探求。黑龙江的地域文化是绚烂多彩的,因此,黑龙江的每一位水彩画家都有责任和能力将地域文化推至历史的新高度。

[1]江严冰.中国水彩画地域特征思考[J].美与时代,2010(9):56-58.

[2]滕悦;张刚;陈秀煜.大庆水彩画创作的地域性特征研究[J].艺术教育,2014(12):224-225.

[3]吕卫东.以现代媒体艺术教学提升视觉素养的策略浅析[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0(6):89-90.

[4]陈祥云.地域性与当代黑龙江地区水彩画艺术[J].作家,2013(16):235-236.

2017-01-23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水彩画创作的地域文化特色研究”(14E059)。

滕 悦(1982- ),女,讲师,从事水彩画创作研究。

J205

A

2095-7602(2017)06-0184-04

猜你喜欢
水彩画大庆黑龙江
李大庆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我的水彩画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说说我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漂亮的水彩画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黑龙江弃风博弈
黑龙江 首推医改问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