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县鲜食型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2017-03-31 01:12张建敏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栽秧火炕效唑

张建敏

(河北省卢龙县印庄乡农业站 河北 卢龙 066405)

卢龙县鲜食型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张建敏

(河北省卢龙县印庄乡农业站 河北 卢龙 066405)

卢龙县甘薯栽培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有名的甘薯之乡。甘薯是世界卫生组织评选的六大健康食品之一,常吃甘薯能降胆因醇,减少皮下脂肪,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益肾阳,有助于护肤美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甘薯作为一种健康食品重回人们的餐桌,市场需求很大。为此,卢龙县及时捕捉市场信息,积极引导农民种植鲜食型甘薯,促进了农民增收。甘薯是喜高温,短日照,且高产稳产的作物,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 品种选择

近两年,卢龙县引进的高产、稳产、适口性好、市场销路好的鲜食型甘薯品种,主要有:西农431、脱毒553、烟薯24、济黑1号、冀紫1号、冀薯98等。

2 改良火炕育秧

为确保甘薯秧苗品质,农户一般采取改良火炕自繁秧苗。一般在春分前后将种薯上炕,催芽温度提高到40℃~41℃。改良火炕育秧比传统方法育秧提早15~20 d,为提早栽秧、早出薯、早上市提供了有利保证。

3 剪根假植炼秧苗

改良火炕育秧拔秧时间从4月上中旬开始,外界温度条件还不适合栽秧,可在庭院中选背风向阳处假植,从根部剪齐秧苗,株高保持16 cm左右,开沟浇水,每平方米插苗200~300株,起拱覆膜,注意通风炼苗,待外界温度适宜时移栽。

4 整地施肥

甘薯是耐旱怕涝作物,应选排水良好、地势较高的沙性土壤种植。在沙性土壤种植甘薯比在黏性土壤产量高,且甘薯表皮光洁、品质较好。结合增施有机肥进行深耕起垄,能增加活土层,改善通气性,便于排水;提高地温和加大温差,改善下层茎叶的通风条件,有利于根系生产和块根膨大。施足底肥,每亩施有机肥2 000~4 000 kg、甘薯专用肥或撒可富复合肥45~50 kg,然后根据地形地势起垄,垄距60~70 cm,垄高20 cm,要做到垄形高胖,垄沟深窄,既有利于排水防涝,又有利于块根膨大。

5 合理密植

地膜覆盖是实现早栽秧、促苗早发快长的突破性增产措施。甘薯栽植时,采取水平插秧高垄双行交错栽植方法,行距60~70 cm,株距30 cm,每亩留苗5 500~6 000株。具体做法是:大埯浇水,顶水抹秧,落干封湿土保苗,干土盖面,多埋少露,喷施除草剂,覆盖地膜,挖苗出膜,严封苗孔。

除草剂使用方法及注意问题:目前,化学除草已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在覆膜前,每亩用甲草胺150 g或乙草胺100 g兑水50 kg喷雾,除草效果较好。使用除草剂时要慎重,一是严格控制用量,二是草荒不严重的地块可不用除草剂,防止出现药害。

6 田间管理

6.1 查苗补苗。栽后3~5 d进行查苗补苗,将死苗、病苗拔掉,补栽壮苗。

6.2 严禁翻秧。茎叶是制造养分的主要器官,90%的干物质来源于叶面的(正面)光合作用,试验调查显示,翻蔓一次减产10%以上,特别是中后期,翻两次秧可减产30%以上。如果秧蔓扎根,可以提秧,提断秧根后再放回原处。

6.3 防止田间积水。甘薯是怕涝作物,土壤中水分过多,造成通气不良,妨碍薯块生产,并使秧蔓徒长。特别是坐薯期,田间积水超过24 h,减产30%以上,超过3 d,会造成烂薯以至绝产。要提前挖好排水沟,在多雨季节避免田间积水。

6.4 化学调控。在薯秧接近封垄时,用15%多效唑20 g兑水15 kg喷洒叶面,防止秧蔓徒长。中后期喷施“红薯膨大素”2~3次,配方是:每桶水加“红薯膨大素”1袋(20 g)、15%多效唑20~40 g、硼砂20 g、磷酸二氢钾50~80 g,如果有吃叶的害虫,再加治虫药,喷药最好在下午4:00以后进行。多效唑的用量要根据天气、甘薯长势灵活掌握,天气干旱,甘薯长势弱要少用,反之要多用。

6.5 防治病虫害。由于鲜食型商品薯主要用于鲜食,因此在病虫害防治上要选用低毒生物防治药剂,一般选用阿维菌素,在打垄时垄沟内喷洒或者栽秧时蘸秧。

7 适时收获

甘薯收获过早,会显著降低块根的产量;收获过晚,块根受低温冷害的影响耐贮性大大降低,切干率下降。因此,必须适时收获。一般在地温18℃时开始收刨,在枯霜前收刨完毕。

猜你喜欢
栽秧火炕效唑
栽秧泡
栽秧酒,不好喝
大豆喷施多效唑 增产防倒效果好
东北汉民族火炕的民俗文化变迁分析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实践应用分析
基于热效率的直洞式火炕烟道构造形式优化设计
火炕
火炕
插秧
多效唑引起杧果早花的内源激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