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引领健康事业发展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2017-04-03 09:12陈广晶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3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基础医学院士

本刊讯(记者 陈广晶)日前,由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中国搜索、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医院科研专项基金联合主办的“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资源发布会”在京召开,会议以“医学科学数据共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主题,围绕国家重大工程、重点研发计划、健康政策、分级诊疗和医学大数据资源建设和应用等方面展开了交流。会议介绍了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情况,该平台首次公开发布了237个数据集(数据量49.1TB,2.8亿条),包括:生物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公共卫生、中医药学、药学、人口与生殖健康七大类。

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源于2002年的科技部科学数据共享工程,2005年纳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更名为“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网”,2009年进入长期运行服务阶段,提升为“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该平台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刘德培任中心主任,历经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系统建设、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网建设、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服务、大型数据建设四个建设工程,现已实现了跨部委、多部门的合作,得到了卫生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五个部门的支持和认可,通过了多个领域的行业审核。目前该平台的科学数据总量为67.76TB,数据内容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中医药学、人口与生殖健康和地方医学六大类数据资源。该平台已与10多个国家建立了科学数据共享,其数据分类和组织框架得到了国际权威部门的认可。

据介绍,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期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新方针:“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普及健康生活、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的具体要求,为中国健康科学大数据的创新应用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开始探索健康科学数据在卫生健康行业的深入应用。该平台借助自身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主题数据库建设力度。以心脑血管病主题数据库为例,在心脑血管病的主题下又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中医药、药学、人口、地方医学七大类二级数据库,而每个二级数据库下又细分若干三级数据集系列,如基础医学数据库下分为心脑血管病基因、心脑血管病蛋白、数字心脑血管、心脑血管生理功能四大三级数据集系列。

在保护数据提供者权益方面,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不断完善人口健康平台科技资源与标准管理系统,自动为每个数据集提供唯一标识,要求数据使用者,使用唯一标识表明数据来源。此外,平台还为数据提供者创立了科技资源电子注册证书。

在管理模式上,依托先进的标准化管理,平台逐步建立起了数据采集汇交、数据加工整合、数据存储管理、数据共享服务、数据分析挖掘全链条管理模式。

在数据应用方面,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力图打破信息孤岛,充分运用大数据创造共享价值。数据共享服务成效卓著,其数据资源共支撑政府决策155项、支撑应急事件43项、服务民生144项、支撑发表论文8284篇、支撑出版论著381个、支撑获取专利156个、支撑标准制定257项、支撑科研成果获奖91项。下一步,在建立科学的标准规范,确保数据安全质量的前提下,该平台将通过数据采集、资源目录、交换共享以及分析挖掘,进一步强化大数据在政府决策、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及百姓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实现产业与社会的双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刘德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等40余名权威专家以及国家科技部和卫生计生委有关领导出席了此次发布会。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病基础医学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络病理论在心脑血管病治未病中的应用初探
沉默的杀手——心脑血管病,5秒要人命,该如何预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
院士速递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