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甘薯‘龙津薯1号’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2017-04-04 18:12卢丽红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薯苗徒长壮苗

卢丽红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364000)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甘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保健食品,特别是紫甘薯因其能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以及抗癌、防老化、增强血管弹性、改善血液循环等功效备受公众的青睐。龙津薯1号是龙岩龙津作物品种研究所选育的紫甘薯新品种,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薯2015001),在福建省多地试种,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现将龙津薯1号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产量与特征特性

1.1 产量表现

2012年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 m2鲜薯产量3108.60 kg,比对照品种金山57增产6.91%,达极显著水平;薯干产量743.56 kg,比对照品种增产5.21%,达极显著水平;淀粉产量449.22 kg,比对照品种增产4.48%,达显著水平。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适宜在福建省种植。

1.2 特征特性

龙津薯1号为中蔓葡匐型,单枝分枝4~10条,成叶心形,顶叶、叶主脉、叶柄为绿色,叶茎、叶缘绿带紫,单株结薯2~4个,薯块为纺锤形,薯皮紫色,薯肉紫花色。薯块外观品质优,耐贮藏,抗蔓割病,感薯瘟病[1]。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选择种薯,培育壮苗

2.1.1下种种薯应选择种在新垦地或未发生过病害地块上的良种。一般选用上一年的秋薯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下种。地膜覆盖苗床,当种薯萌芽时,在地膜上方开洞,使薯芽顺利出苗。

2.1.2培育壮苗在苗长25 cm左右时摘心打顶,促分枝,并施用复合肥,培育壮苗,使百株苗重达1 kg以上,以利于早生快发。

2.2 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2.2.1整地甘薯是浅根性作物,在扦插前要深翻晒白,精细整地,创造疏松的土壤环境,以利于甘薯块根生长。

2.2.2施足基肥做畦起垄时,结合深耕施足基肥,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每667 m2用农家肥1500~2000 kg、含硫复合肥30~40 kg全层施入。

2.3 适时早插,合理密植

2.3.1适时早插适当早插可使甘薯块根形成早、膨大期长,一般早薯在5月上中旬、晚薯在7月中下旬扦插,薯苗要选择顶端1、2段,且生长正常、无病的壮苗,扦插前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将薯苗基部浸泡10 min,然后捞出晾干,在傍晚时栽插。

2.3.2合理密植种植密度要根据品种特性和商品薯的具体要求及当地的生产水平来确定,一般每667 m2早薯插植3000~3500株、晚薯插植3500~4000株为宜。

2.4 合理轮作,科学施肥

2.4.1合理轮作一般有水源的地方可与水稻进行轮作,旱地可与豆类、玉米等作物轮作,要避免与马铃薯、辣椒、烟草等作物轮作。

2.4.2科学施肥甘薯施肥量要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产量水平等因素来决定,按N、P2O5、K2O比例1∶0.5∶1.5分配,施肥原则为“适施点头肥,重施夹边肥,酌施裂缝肥”。一般在插后5~7 d施点头肥,每667 m2用尿素5 kg兑水浇施;插后25~30 d施夹边肥,用尿素5 kg、含硫复合肥20~25 kg结合中耕除草施入;插后80~90 d酌施裂缝肥,用尿素3~4 kg、硫酸钾7~8 kg兑水沿薯畦裂缝浇施。

2.5 精耕细作,加强管理

一是在甘薯插后4、5 d,要做好查苗补苗工作,确保全苗。二是在茎叶封垄后,对生长过旺的地块每667 m2用15%多效唑200 g兑水60 kg叶面喷雾,防止茎叶徒长。三是在生长中期,对茎叶徒长的地块,采取提蔓断气根措施,以控制地上部徒长,加速薯块膨大。由于龙津薯1号茎叶生长较为旺盛,对于控制其地上部的徒长尤为重要。四是对生长中后期长势较差的地块,要适当补施肥料,通常每667 m2用尿素1.5 kg加磷酸二氢钾0.5 kg兑水60 kg在傍晚时喷雾,隔7 d再喷1次。

薯苗扦插时要及时灌水(浇水)保苗;薯苗封垄后及时中耕松土,清除杂草;薯块膨大期要做好防渍排涝工作,避免长期积水而引起烂薯。

2.6 综合防治病虫鼠害

甘薯病虫鼠害防治要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合理用药,主要病虫害有斜纹夜蛾、卷叶虫、天蛾、蔓割病和薯瘟病等,对于一些连作甘薯的地区和一些缺硼地区要增施硼肥,以防苦丝病的发生。对于缺硼较严重的地块,每667 m2用11%硼砂0.5~1.0 kg作基肥施入;缺硼不太严重的地块,用11%硼砂100~200 g在苗期、块根膨大期各喷施1次。

2.7 适时收获

采收期主要根据商品薯的用途、市场及天气情况合理安排,龙津薯1号全生育期掌握在125~135 d为宜。采收时,要做到深挖、轻放,防止薯块机械碰伤。

参考文献:

[1]林水明.紫色甘薯新品种龙津薯1号的选育[J].福建农业科技,2015(11):10-12.

猜你喜欢
薯苗徒长壮苗
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启动
西葫芦为什么徒长
豆角徒长原因及解决措施
蔬菜不好管 这几招专治徒长、黄叶、卷叶
红薯苗栽植成活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旱地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春季红薯栽苗注意啥?
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培育壮苗
培育核桃优质壮苗的关键技术
长春壮苗泥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