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外语教师教育网络平台的构建研究
——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2017-04-05 03:06郭珊珊蒋银健
林区教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网络平台外语

郭珊珊,蒋银健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州 510226)

中职外语教师教育网络平台的构建研究
——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郭珊珊,蒋银健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州 510226)

中职学校外语教师素质是中职外语教学改革和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保证,中职外语教师教育网络平台的构建具有时代的必然性、技术的可行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围绕网络平台建设的目标,就内容建设、管理建设、服务建设和效用建设四个方面提出系统性和框架性的考核指标,并对具体构建的细节进行探讨。

网络平台;中职外语教师;师资培训

一、导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为提升劳动大军就业的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国家日益重视现代职业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和新举措,重新定位职业教育。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本着“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创新发展”的定位需求,坚持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围绕提高职教教师人才培养质量,创新职教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心,主动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培养造就职业院校所需要的卓越职教教师,为构建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在我国,远程职业教育从一开始就肩负着扩大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和范围,促进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历史使命。(武希迎,李兴保,胡凡刚,2010:57)为满足中职外语教师的实际需求和个体差异,该网络平台将协同整合诸如顺德陈村职业技术学校、天河职中等中等职业学校的优势需求和力量,共建和共享能够促进广东省中职外语教师有效专业发展的优质资源。

二、网络平台的建设目标

为提高职教教师的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拟构建“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外语教师教育网络平台”,其目的是为广东省80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外语教师创设一个开放、便捷、顺畅的交流协作、资源共享、继续学习的空间和环境。

作为承担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外语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的主要部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中职外语教师培养和培训经验和知识,形成了系统的中职外语教师培养和培训理念、模式、策略和方法,拥有一大批经验丰富、富有朝气、勇于创新的高素质教师,能够有效支撑“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外语教师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管理和运行。近几年,学校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合作,成功举办多期“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课程设计”“学前教育”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项目,促使外国语学院能够有效借鉴国外的先进培训理念和培训模式,进而确保“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外语教师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的与时俱进。

在已有文献和经验的基础上,“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外语教师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目标主要包括内容建设、管理建设、服务建设和效用建设四个方面。具体考核指标如表1所示。

三、网络平台的具体构建

(一)内容建设

本着“广泛共享、有效聚合、互动交流”的建设理念,通过建立广东地区辐射到全国各职业院校的外语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网络平台,引领资源建设的方向,规范、整合和共享分散在各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更好地发挥示范院校优质资源的辅射作用,建立方便、灵活、广泛但又保护知识产权的资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机制,通过信息技术全面提升中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和均衡发展。e-Learning作为21世纪的学习方式不受时空限制,确保学习的个性化以满足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吸引人们参与教育和培训,使基于网络的交流和协作学习日益普及。(武希迎,李兴保,胡凡刚,2010: 58)该网络平

表1 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外语教师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目标

台应当成为一个基于数据库的网络化知识共享、搜索、交流和管理的网络平台,提供资源的咨询、定制、代理、配送等服务,并致力于提供资源型学习环境,包括教学与培训资源信息的挖掘、流通、交流和存储等,促进高水平的互动交流,充分利用网上开放式服务系统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1.基于网络平台的建设目标,网络平台将对中等职业学校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类数字化资源进行统一规划、部署、整合和共享,以提升系统的规划、运行和管理机制。在已有的相关网络平台及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网络平台将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学习”等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律和特征,开发包括网络课程、专题培训、名师工作室、教师博客、BBS、个人空间等功能模块,以整合和建设促进中职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类有效资源(见图1)。

2.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把混合式学习视为知识传递领域内最重要的十个趋势之一。(师忠玲,2012:40—41;张子石,金义富,2015:10)混合学习发端于国外,是指学生在学习技能与知识的过程中,将教师面授学习与学生在线学习两种方式相融合,以达到有效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所以,教育网络平台也将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外语教师混合学习的一部分,内容建设上将从某种程度上丰富中职教师的在校理论与实践学习。

3.网络平台在重视内容建设的同时,技术上将通过综合运用相关技术标准,达到多种类型的分布资源共享和协作,解决多个层次的资源共享技术。资源的维护和更新将考虑对用户的易用性与安全性,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及个人相关信息的安全存放。同时也要充分意识到在开展网络平台建设时不要盲目地认为技术越尖端就越利于教学, 应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参加学习的条件,结合成本效益,以达到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效益的目的”(鹿秀娥,胡凡刚, 2010:52)。

(二)管理建设

教学资源库技术网络平台的建设不可能也不应该“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研究、开发,引进各类资源,建设符合中职外语教师需求的知识库、网络教学课程和素材库等各种教学软件库,应该有专门负责管理、协调、监督网络平台运行服务的团队以及良好的制度体系来保障网络平台的正常组织运行。同时让每一个网络平台的使用者成为信息、知识和教学资源的受益人、分享者,同时也是建设者。资源网络平台的内容只有不断地及时更新,才能成为真正动态的“海量教学资源库”,从而实现更强大的共享和互动。网络教育中常用的多媒体素材、网络课件、教学案例库、试题库等资源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信息获取便捷、可共享以及交互性和时效性强等特点。(黄新平,杨 雪,2013:57)如何实现这些“海量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单枪匹马可以实现的。网络平台的管理、协调、监督拟由外国语学院以及合作的中等职业学校共同承担,具体职责将通过双方协商确定,确保网络平台在管理、技术、服务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正常、稳定、安全、有效地运行。

(三)服务建设

通过三年的建设,网络平台资源服务的数量将实现逐年递增,扩大网络平台服务的范围及数量,拟将该网络平台建设成为面向全省、辐射华南地区、影响全国的促进中职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继续教育的网络平台。Rothaermel和Sugiyama认为虚拟社区不单是对信息和资源的聚集,而且还将成员聚集在一起,以满足他们各自的社会和商业需要。(Rothaermel,F.T., S.Sugiyama. 2001:297;胡凡刚,刘敏,2011:35)因此,在服务建设方面,该网络平台除了做好前面的内容建设和管理建设——保障资源的共享以外,还将结合中职英语教师的实际需求来保障最前沿的教育教学培训服务的全面开展。网络平台的服务建设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从筹备网络平台建设之初就做好对各中等职业学校网络平台资源、培训项目和继续教育等方面的需求调研,并开展网络平台的宣传推广工作,促使相关部门和机构了解网络平台的筹建进度和方向。

2.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根据中职英语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学校师培中心或其他相关机构合作,建立专项培训服务,如:“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知识建构”理念与外语教学、“任务型”英语教学的开展等。

3.通过网络平台的试运行,不断改进和完善网络平台,促使网络平台在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拥有一定的信誉并产生一些效益。随着网络平台进入正式运行期,在不断丰富资源、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扩大宣传力度,使网络平台服务向全国范围延伸。

(四)服务效用建设

通过广泛共享、有效聚合和充分应用,使网络平台能满足中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需求,在网络平台的服务态度、服务效果、及时性和有效性方面实现综合提升;使网络平台对中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建设和运行带来的良好信誉以及不断提高的知名度和日益增强的社会影响为广东省中职英语教育的发展助一臂之力。在教学情境设计方面,网络教育可充分利用平台的开放性、交互性及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等特点,灵活创建自主探究、协作交流的学习情境,通过营造社会存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实践和探索,使学生的自我决策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实践能力、融入社会的能力以及组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等得到训练,进而不断提高其综合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黄新平,杨 雪,2013:57)网络平台的“学生”即是广大中职英语教师,网络平台的服务效用如何,可从接受网络平台各项服务的受惠者中得到反馈和支持。网络平台的服务效用建设计划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通过各种方法、技术和策略整合分布在广东省各中等职业学校以及网络上的资源,满足众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用户共享和使用,从而产生巨大的综合效能,以满足中职英语教师教学需求、职业发展规划及专业发展需要。

2.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良好的、易操作的使用环境和开发手段,根据需求聚合多种教学资源,提供个性化的资源使用、开发与信息决策支持服务,为全国其他在该领域仍是空白的省市和地区提供切实可行的网络平台开发建设经验。

四、结束语

中职学校外语教师素质是中职外语教学改革和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保证,以广大技术师范学院为例的中职外语教师教育网络平台的构建具有时代的必然性、技术的可行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该研究围绕网络平台建设的目标,就内容建设、管理建设、服务建设和效用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系统性和框架性的考核指标和具体构建的细节探讨。当然,任何网络平台的建设与构建之后的维护都会存在资源、人员、财力、物力以及技术方面的诸多阻碍,在以后的实践操作和后续研究中,将针对相关困难和问题展开更多实质性的探讨,希望该研究能成为一个良好的开端。

[1]Rothaermel,F.T. and S.Sugiyama. Virtual Internet communities andcommercial success: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level theorygrounded in the atypical case of Time Zone.com[J].Journal ofManagement, 2001,27(3):297.

[2]胡凡刚,刘敏.教育虚拟社区应用于远程职业教育的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1(11).

[3]黄新平,杨雪.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网络教育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3(29).

[4]鹿秀娥,胡凡刚.美国远程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启示[J].国外远程职业教育,2010(2).

[5]师忠玲.让网真不再局限于会议室[J].无线互联科技,2012(7).

[6]武希迎,李兴保,胡凡刚.灵活学习:澳大利亚远程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战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0(2).

[7]张子石,金义富.未来教育空间站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8).

〔责任编辑:李海波〕

On Education Network Platform Construction for ForeignLanguage Teacher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GUO Shan-shan, JIANG Yin-ji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26, China)

The quality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s the guarantee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innovation and high-quality talents cultiv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e education network platform has the necessity, technical feasibility and practical approachability.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objective of network platform construction, discussing the systematic and framework-type assessment criteria. The details concerning the construction include four aspects, namely the conten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service construction and efficiency construction.

network platform;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teacher training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3.012

2016-12-01

2012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子项目——突出核心能力培养的英语专业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制订(2012ZSZG81)的部分成果;省级课题“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英语)”(粤教高函2014-07)的阶段性成果

郭珊珊(1982—),女,广东梅州人,讲师,硕士,从事英语教学研究;蒋银健(1971—),女,湖南永州人,副教授,博士,从事有技术支持的语言教与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G451.2

A

1008-6714(2017)03-0025-03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网络平台外语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