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产地检疫申报点工作体会

2017-04-05 21:38杨国生丁玉华福建省仙游县畜牧兽医局福建仙游351200
福建畜牧兽医 2017年2期
关键词:产地申报检疫

杨国生 丁玉华 福建省仙游县畜牧兽医局 福建仙游 351200

动物产地检疫申报点工作体会

杨国生 丁玉华 福建省仙游县畜牧兽医局 福建仙游 351200

动物产地检疫是预防、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重要措施。通过它可以及时发现动物疫病、准确判断动物疫情,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降低疫病的危害,从而促进畜牧业发展。笔者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就当前产地检疫的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

动物产地检疫现状问题建议

动物产地检疫是指动物、动物产品在出售或调运,离开饲养、生产场所之前,由养殖场(户)或经营业者向动物产地检疫申报点进行申报,由动物检疫人员对其进行检疫的一个过程。动物产地检疫有利于动物疫病防控、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动物食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1]。笔者从事产地检疫工作三年多,对该项工作深有体会,现就仙游县动物产地检疫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关建议。

1 当前我县产地检疫工作的现状

1.1 实行规范化产地检疫申报工作

1)根据仙游县的乡镇分布,结合禁养区、可养区实际,考虑官方兽医人员数量,仙游县在城区结合部的鲤南镇设立一个产地检疫申报点,并配备3名官方兽医,辖区含邻近的4个乡镇即鲤城镇、鲤南镇、赖店镇、龙华镇,也是笔者目前所负责的辖区。该辖区共有19个居委会、50个行政村,2016年存栏生猪3.86万头、牛0.31万头、羊0.88万头、家禽16.66万羽,共有8个规模养猪场,2个规模禽场,1个规模牛场,主要集中在赖店镇、龙华镇、鲤南镇。

2)该申报点建设符合农业部的规定,办公场所面积36 m2,并配有电脑、打印机、电话机、文件柜等办公设备及刀剪钩等检疫工具、防护设备等。

3)按文件规定该申报点设有监督台并悬挂“仙游县城区动物检疫申报点”标牌,同时做好制度公开,包括在申报点内墙张贴《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法》等有关工作制度。

4)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制定检疫办理规程,内容包括受理对象、设定依据、办理条件、办理方式、申报材料、流程图、办理程序等。

5)2016年11月15日起该申报点实行动物产地检疫电子出证制度。电子出证人员已做好身份确认、联网注册工作,并实现与互联网的正常连接。在工作中使用电子出证用于开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6)该申报点已全面停止检疫收费。

1.2 严格把关,规范动物产地检疫工作

1)该申报点原则上只接受所管理辖区内的动物产地检疫、外来动物及产品登记备案、报验等工作。在检疫申报时根据《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规定,对免疫证明、养殖档案、免疫标识等进行认真查验,要求货主按规定认真规范填写检疫申报单、承诺书等相关表格[2]。

2)对不符合《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规定检疫申报条件的,予以说明理由并作出不予以受理的处理;对受理检疫申报的,进行临床检查,对检疫合格的出具检疫合格证明,经检疫不合格的按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并向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报告。

3)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要求,做好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使用、填写和保存工作,做好产地检疫工作记录、检疫处理通知单等工作[3]。

2 存在问题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但是在实践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2.1 软硬件设施缺乏

2.1.1 基础设施还有待改善检疫申报点的基础设施相对简陋,没有专门的动物产地检疫实验室,动物卫生检疫设施设备不齐全,在检疫过程中主要通过检疫人员的经验、观察等进行判断。

2.1.2 检疫人员不足目前该申报点负责检疫工作包括笔者才配备3名官方兽医,官方兽医作为检疫人员不但要承担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还要负责本乡镇畜牧业生产、技术推广、规模养殖场的监管、春秋季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动物屠宰检疫等任务。工作头绪多,人员编制少。

2.1.3 检疫缺乏科学性检疫工作对检疫人员有着较高的专业要求。检疫人员的培训投入少,技术水平还相对较弱,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科学性。

2.2 养殖场(户)报检意识差自暂停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收费之后,养殖场(户)和经营业者接受检疫申报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但是仍有部分业主对动物产地检疫申报的认识不到位,认为自己的畜禽都有打疫苗很健康,不能主动配合检疫工作。在产地检疫中若发现一些问题,如耳标号码与动物生产记录不符、耳标遗失等,他们就会有意见,刁难检疫人员,有的甚至会动手殴打检疫人员。

2.3 产地检疫信息化建设不全面一是产地检疫信息化网络系统不完善。产地检疫的内容多样,主要包括检疫申报、养殖档案管理等,但是目前产地检疫信息化网络系统只在检疫申报和电子出证两方面有较系统的程序,其它工作环节,比如养殖场(户)的养殖档案管理等没有信息化管理,不利于检疫人员及时了解畜牧生产和免疫情况。二是网络信号不太稳定,产地申报点时不时停电,电脑设备陈旧,网站设计不合理。三是缺乏信息共享平台,部分违规行为无法得到有效遏制。

2.4 终端环节把关不严由于该申报点所在四个乡镇交通十分便捷,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流通相当频繁,一些农贸市场、畜禽交易市场、畜禽加工企业、餐饮业等终端环节,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上尚存疏漏,使得部分动物及动物产品未经检疫进入终端环节,给养殖业者和经营者逃避检疫的机会,给动物产品消费安全埋下隐患,影响了产地检疫率。

3 建议

3.1 改善产地检疫工作条件、加大软硬件设施建设只有不断加大对动物产地检疫的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一是加强检疫队伍建设,通过定期加强各种法律法规、检疫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的培训来提升检疫人员的综合素质,细化检疫标准,对检疫工作定期检查,动态考核,同时增加相关从业人员福利待遇。二是加强资金投入,改善基层基础设施,完善检测设备,建议完善信息网络平台,为申报点配备更加齐全、高新的技术设备。

3.2 大力宣传,提高社会认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通过会议、悬挂横幅、科技三下乡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栏及日常的技术培训等多种渠道,向养殖场(户)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广大养殖业主和经营者接受产地检疫的自觉性,切实提高他们的守法意识,自觉履行检疫申报义务。强化畜禽规模养殖场的登记备案工作,及时掌握本辖区畜禽养殖场(户)的饲养动态,完善追溯体系,进一步增强养殖业主的责任意识。

3.3 完善动物产地检疫体系建设动物产地检疫应向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转化。一是要完善动物产地检疫机制。严格动物产地检疫申报制度,完善动物生产、出栏、运输等各个环节各方面的检疫机制,进行全方位的检疫,一旦发现问题,一定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程序进行严肃处理。二是要做好养殖场(户)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动物养殖档案的监督管理制度,确保养殖场(户)做好各项防疫工作。三是要加强对基层动物产地检疫的监管。完善产地检疫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对检疫人员、执法人员的监督检查。制定各项考核机制,保障各项检疫工作的落实。四是流通、屠宰环节中相关部门应互相协调,健全市场准入制度。

4 小结

做好动物检疫工作不单是兽医一个部门的责任,而是需要整个社会来配合和支持。作为养殖业主和营业者,需要有防疫、检疫意识;作为检疫部门,需要有法律法规意识,严肃工作态度,做好宣传工作;作为消费者,不要去购买劣质廉价的问题动物和动物产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全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得到保障。

[1]王菲菲.河南省动物产地检疫监督现状调查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5:2-8.

[2]丁红田,聂庆珂,李宗波,等.河北省产地检疫示范县建设工作介绍[J].今日畜牧兽医,2016(增刊):116-118.

[3]金国祥,祝水岳,汪国民,等.浅谈创建动物产地检疫申报点的体会[J].中国动物检疫,2011,28(7):13-15.

B

1003-4331(2017)02-0027-02

猜你喜欢
产地申报检疫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检验检疫学刊
警惕“洗产地”暗礁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RP-HPLC法同时测定7个产地天麻中5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