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时代全民阅读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2017-04-06 07:02邵碧玉
知识窗·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数字出版全民阅读应对策略

邵碧玉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阅读逐渐成为人们阅读的主流方式,数字化出版对全民阅读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分析了数字出版时代全民阅读遇到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数字出版 全民阅读 困境 应对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阅读已成为当下全民阅读的新风尚,数字出版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全民阅读中的优势非常明显。但是,数字出版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数字出版时代全民阅读遭遇的困境

1.海量的芜杂信息带来的泛阅读困境

进入21世纪以后,国民知识储备和阅读量都在以量级的速度增长,而信息传递的成本也降低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阅读时代——阅读的定义在泛化,阅读的对象也由印刷品走向融合了多种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富媒体化形态的信息集合。

尽管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关于信息时代的描述,但当时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信息大爆炸的后果。进入21世纪,当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扑面而来时,人们才意识到用“满溢”形容目前的阅读现状一点儿也不为过。相反,传统阅读却变得小众化,许多人读书并非自愿,而是被迫,因为他们认为知识是社会谋生、获取成功的手段。

根据研究发现,阅读不是被动、机械地吸收文字信息,而是积极主动地获得各类信息。就数字阅读而言,海量信息和快餐文化影响了读者的阅读态度和使用意识,泛阅读成为整个社会面临的新问题。

2.碎片化带来的浅阅读困境

与传统阅读形成的深度阅读相比,数字阅读的特点就是浅阅读。碎片化的语言、拼盘式的内容破坏了读者阅读文本时得到的逻辑思维训练,并且碎片化的内容对应的是碎片化的时间,读者往往利用边角废料的时间进行数字阅读,这样读者的注意力势必会随时抽离,无法聚焦。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6年发布的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一个小时,其中,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2.63分钟。这个数据说明:浅阅读、轻阅读是目前国民阅读的主体。这与人类千百年来形成的深度阅读模式相去甚远,也与当下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愿景相差甚远。

3.随机性阅读带来的困境

在数字阅读情境下,捧读经典、开卷有益、陶冶性情不再成为读者阅读的主要原因,由于内容的随机性、跳跃性及碎片化,读者的阅读目标和阅读兴趣不再锁定为单一事物,而是随时会变。这种情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存在。如当我们打开网络平台,各种留言、广告、新闻和互动扑面而来,这意味着我们阅读目标会不断地调整、变动,人的感官和中枢系统无法聚焦内容并追求沉浸式的阅读。如当我们正在专心阅读一篇小说时,突然被闪出的一则广告打断,这意味着我们的阅读方式会经常由主动阅读变为被动阅读,阅读的主体性被消解的同时,阅读的随机性也大大增加。

二、数字出版时代全民阅读的应对策略

结合全民阅读的大环境和出版的新业态,数字出版在推广和普及全民阅读时,需要警惕数字化出版形态的浅层文化消费的负面影响,并采用各种方式推动全民阅读。

1.坚持以内容为灵魂,用户需求为第一要务

数字出版融入传统出版业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出版人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无论出版载体和传播技术如何变化,出版业是文化产业,内容始终是出版的灵魂,出版业永远要坚守内容为王的出版理念。

目前,数字出版内容偏重于在线教育、数据库建设和网络文学等方面,在贴近大众阅读需求上,数字出版企业做得还远远不够。数字出版企业要提供有别于传统出版的、更符合大众阅读习惯的人性化、差异化服务。如为儿童提供有声读物,这样的数字内容服务商将更有可能赢得更多的用户。而这种按需出版,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产品,不正是数字阅读产业与传统阅读产业最大的不同吗?因此,以用户为中心的阅读产业转型,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全民阅读率。

2.完善数字化阅读服务体系

完整的数字化阅读服务体系,是各种信息资源的重组与整合。首先,我们要构建互联网、手机网、电视网三网一体的数字媒体系统,为全民阅读提供网络系统保障;其次,我们要加强技术平台的公关,创新媒体形态,为全民阅读提供技术平台保障;最后,开发数字资源并加强数字资源的规范性,增加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同时遏制虚假、不健康的内容传播。

随着社会数字阅读需求的发展,很多网络服务商都在向数字领域拓展服务业务。以手机阅读服务平台为例,就有中国移动的手机阅读服务平台、中国电信的天翼阅读服务平台、中国联通的沃阅读服务平台。三大阅读服务平台都有一定的用户基础和阅读资源积累,除了将内容提供商的资源供应给读者以外,各大平台也在探索如何满足用户深层次的阅读需求。

3.弘扬人文精神,重建阅读文化

2010年,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快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要以数字化带动新闻出版业现代化,研发数字出版的核心技术,切实从社会需求出发,将优质内容与数字技术紧密结合,打造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反映科学技术进步、体现时代精神、为大众喜闻乐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出版产品和品牌。要实现这个目标,弘扬阅读的人文精神、重建阅读文化,就必须养成积极、良好的读书习惯,必须建立在合理的阅读价值取向,构建多元的阅读方式。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应该互相补充,倡导慢阅读,鼓励经典阅读,推进建设学习型社会。

此外,构建良性阅读生态圈的一个关键举措就是建立有公信力的阅读评价体系。成熟的阅读文化环境,必须有可供大眾审视出版质量的阅读评价制度。如传统出版中的书评制,它可以约束作者和出版者抵制不规范的出版行为,重视出版物的质量。

总而言之,在全民阅读的浪潮中,出版业作为最重要的环节,理应担负起提升全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重任。而作为出版业今后的转型方向和发展趋势,数字出版更应该为全民阅读的普及和全民阅读率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

[1]郝振省,陈威.中国阅读——全民阅读蓝皮书[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

[2]邬书林.养成阅读习惯是一门科学[N].光明日报,2009-06-08.

(作者单位:江西高校出版社)

猜你喜欢
数字出版全民阅读应对策略
全民阅读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践行“全民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复合型文化场所:实体书店的立体化转变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浅谈新媒体在美术类图书出版中的应用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国际图书出版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