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衡《归田赋》对楚辞的接受与创新

2017-04-06 05:08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田赋张衡归隐

(延边大学 吉林 延边 133002)

论张衡《归田赋》对楚辞的接受与创新

朱辰辰

(延边大学吉林延边133002)

张衡的抒情小赋《归田赋》在内容方面继承了楚辞描写隐逸思想、关注自我意识的写法,形式上接受了楚辞借景抒情的表现方式和骚体句式的句型结构。在此基础上,《归田赋》首次将田园隐逸思想写入赋中,语言趋于诗化、骈偶化,一改汉大赋铺陈、厚重的笔法,开启了抒情小赋鼎盛时期的到来。

《归田赋》;楚辞;接受;创新

张衡是东汉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画家。诗赋数量丰富,成就极高,其晚期所作的《归田赋》独辟蹊径,是抒情小赋的典范之作。《归田赋》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继承了楚辞,此外也进了创新。本文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分别讨论《归田赋》对楚辞的接受与创新。

一、《归田赋》对楚辞的接受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源头,它以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后世文学产生重要影响。赋“受命于诗人,而拓宇于楚辞”,《归田赋》在内容上接受了楚辞表现隐逸思想和关注自我的主题,形式也采用了楚辞中的骚体句式。

(一)思想内容

1.隐逸思想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他提出“美政”思想,对内举贤授能、修明法度,对外联齐抗秦。他一心为国,却遭到子兰、靳尚等人谗害被流放。在流放途中屈原写下了《九歌》《九章》等作品,作品中表现出明显的隐逸思想。

黑暗残酷的社会现实让屈原的抱负无法施展,他既担忧国家的前途,又为自己遭受的排挤迫害感到愤懑不平。他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九章·怀沙》中“夫惟党人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抒发君王不信任自己的苦闷,《九章·悲回风》中“骤谏君而不听兮,重任石之何益”。在一连串的挫折和极度痛苦中,屈原产生了隐逸思想,《离骚》中“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自疏”即“流遁于世”,表现他的归隐思想。《离骚》中“世幽昧以昡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九章·惜诵》中写道:“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王逸解释说:“言屈原自伤不容于世,引此隐者以自慰也。”这些都表现出屈原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煎熬中所产生的隐逸思想。

同屈原一样,张衡也因社会的黑暗污浊被迫产生归隐思想。张衡才华横溢,淡泊名利,“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曾经多次拒绝政府征召,“连辟公府不就”,直到永初五年,“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东汉中期后,帝王频繁更替,外戚、宦官交替当权,政治黑暗腐败,国家日渐衰落。“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宦官专政,“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张衡任河间相时,不畏强权,整顿吏治,“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但这时朝廷已十分腐败,奸党当道,国之大厦将倾。张衡深感理想难于实现,叹“无明略以佐时”,仅凭一己之力难以改变国家命运。“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表明自己空有佐时的愿望,难见清明之世。“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借蔡泽失意的典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学习渔父,退而保身,归隐田园。“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抛却世间烦恼。《文选》介绍了《归田赋》的创作背景,“张衡仕不得志,欲归于田,因作此赋”,表明作者意欲摆脱仕途的烦扰,归隐田园的思想。

2.关注自我

楚辞多描写作者悲剧性的人生际遇,遭受的一连串困顿与挫折,怀才不遇、无辜遭贬,抒发自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痛苦。如“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归田赋》继承了楚辞善于抒情的特征,文学中心开始摆脱道德说教转向关注自我。汉代前期的大赋,多以描写帝景苑囿和都城建筑为主要内容,旨对统治者扬威颂圣,篇幅巨大,文字铺排堆砌,体现出赋家外在豪迈的气概和建功立业的理想,几乎不涉及个人生活,少有关于身边小题材的作品。《归田赋》将文学中心从关注社会转向到关注人生,关注自我,抒发个人的情绪和感悟,突破了汉大赋注重道德说教的传统,体现出作者自我意识的觉醒。

(二)艺术手法

1.借景抒情

楚辞善于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在长篇描述中表达个人感情。屈原笔下的香草、美人、奇服、琼佩等都已不再是借以起兴的客体,而是融合了作者情感、品格和理想的象征,成了蕴含艺术趣味的意象。《九辩》是一篇感情真挚的长篇抒情诗,共有250多句。它善于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如开头秋景部分的描写:“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寥寥数语,将自身的惆怅、落寞与秋景结合在一起,情景俱现,感人至深,成为后世文人触景伤怀,寄慨身世的滥觞。

《归田赋》继承并发展了楚辞写景抒情的手法,有意识地将外在景物与内心的情感体验联系在一起。《归田赋》的主要内容是抒发情志,抒情性的语言增多,描述性的语言也不再仅仅是体物,而更多地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如写景部分“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自然万物自由灵动,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文中“景语”即“情语”的现象比比皆是,全文情景交融,处理地恰到好处。

2.句式结构

楚辞中的句型结构大多是“○○○○○○(兮)”,音顿上为“三三”节拍,即“○○○/○○○(兮)”,主体为前三个字和后两个字,第四个字多为“兮”“之”“于”“以”等虚词。闻一多认为:“《九歌》中的‘兮’字,除少数例外,都按他们在歌剧中应有的作用,拿当时通行的虚字代写出来,结果发现这里的‘兮’竟了说是一切虚字的替身。”《离骚》《九歌》《九章》《九辩》等大多采用这种句型结构。如: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离骚》)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九歌·东皇太一》)

《归田赋》虽未着“兮”字,但开头和结尾部分都使用了整齐化的骚句,承袭了楚辞这种“三加二”的句型结构,节奏分明,第四字为虚字,读来朗朗上口、声情兼胜。如: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

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戒,将回驾/乎蓬庐。

二、《归田赋》对楚辞的创新

(一)思想内容

1.归隐对象明确

楚辞中尽管多篇作品表现了隐逸思想,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失望和不满,不与奸佞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但并没有明确指出归隐对象。屈原尽管在作品中流露出逃离现实的意识,但无论在作品中还是生活上,他都没有归隐,而是坚持自己的处世原则,为理想牺牲自我,以身殉道,“伏清白以死直”、“宁溢死以流亡”、“虽九死其犹未悔”。

《归田赋》有明确的隐逸对象:田园。作者选择归隐田园来排遣精神上的苦闷和忧愁,寻找精神寄托。张衡欣赏屈原的高尚节操和作风,但在作品中他选择明哲保身,归隐避世,尽管在实际中,他没有真正归隐,仍然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改变现状,但《归田赋》中明确指出隐逸的对象是田园。《归田赋》第二段和第三段描绘了仲春时节,自然万物自由自在的情景,动静结合,“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一片繁荣盎然的景象,生动活泼,体现了作者的归隐之乐。

2.扩大写作题材

《归田赋》首次将田园写入赋中,把赋的题材从庙堂之高引向江湖之远。打破了以往骚体赋抒不平和汉大赋颂圣德的写作传统,将山水田园、隐逸情怀引入抒情赋的写作,成为抒情赋中的首创。在这篇赋中,作者不再长篇感叹天道无常,也不再盼望自己能够重新受到重用,施展才华,而是直接表达出了对纷繁俗世的厌弃,以及对自由自在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姜书阁在《骈文史论》中指出:“以田野为题材,抒作家内心情志,专从抒情而题名曰赋者,自张衡《归田》始。”许结《张衡评传》:“而真正以山水之美、田园之趣为专一而直接的描写对象,则始于张衡的《归田赋》。” 马积高也评论说:“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以写田园隐居的乐趣为主题的作品;……它是现存东汉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赋。”

3.感情程度不同

楚辞中的《离骚》《九章》等篇目主要叙述屈原的身世和遭遇,抒写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文章倾尽自己的悲愤,情绪激烈、声调慷慨,幽怨之气强烈。如《九章·哀郢》:“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忼慨。”

《归田赋》淡化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舍掉了连篇累牍的发泄抱怨,多了一份旷达,寥寥几句表明对社会的不满,“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用更多的篇幅写出逃离官场后,享受的田园之乐。第二段和第三段描写了春天生机勃勃的鸟兽虫鱼,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与腐朽污浊的官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通过描绘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景美图来表达自己的洒脱,寄寓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和归隐田园的向往之情。

(二)艺术手法

1.体制变革

《归田赋》在体制上与楚辞相比有很大创新,它开门见山,直叙主题,摆脱了楚辞结尾“乱曰”的传统,而是意尽则止。篇幅短小,《归田赋》全文共211字,它一扫楚辞以来汉赋的那种虚夸堆砌、以大为美的传统,语句清新自然,较为贴近现实地抒发内心情感,表现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情绪,及在精神上不愿与之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他打破了骚体抒情和散体体物的传统,既吸取了骚体整饬的特点又革除了大赋的散文化倾向,从而将抒情小赋的体式确立下来,影响了魏晋的抒情小赋。

2.语言创新

《归田赋》语言上的创新之处是渐趋诗化和骈偶化。楚辞在句式上的一大特点是善用“兮”字,位置不一,或位于句中,如《九歌》;或居于句尾,《离骚》中奇数句末尾为“兮”字。而《归田赋》摆脱了带“兮”字的骚体句式,减少了虚字的使用,摒弃了大赋连篇累牍的排比堆砌,促进了骚体与散体的融合,使抒情小赋逐渐趋于诗化。第二、三层写景的四言句,语句凝练,生动传神。崔瑗在《河间相张平子碑》中称赞此赋“瑰辞丽说”。

楚辞的句式特点是以杂言为主,长短不一,形式灵活。采用了三言至八言等参差不齐的句式,结构自由富于变化。《归田赋》句式整齐,篇幅短小,韵律和谐,以四六言为主。文中出现多句骈偶句,如“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鲨鰡”“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对仗工整,语调音节抑扬顿挫,具有音乐美,开启骈赋先河。因此,马积高评论说:“它是现存的第一篇比较成熟的骈赋。”

三、结语

《归田赋》是张衡晚年的作品,它在内容上接受了楚辞中隐逸思想和关注自我的主题思想,形式上继承了楚辞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独特的句读结构。在此基础上,《归田赋》有了新的创新,内容上有明确的归隐对象即归田,扩大了写作题材,首次将田园写入赋中,批判社会的感情比楚辞弱化。语言上,《归田赋》将骚体和散体融合,语言趋于诗化,并且出现大量骈偶句,它在汉大赋向抒情小赋的演变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魏晋文学产生重要影响。

[1](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东汉)张衡著,张震泽校注.张衡诗文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郭维森,许结著.中国辞赋发展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4]曹明刚著.赋学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5]曹道衡著.汉魏六朝辞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6]王渭清.张衡诗赋对楚骚的承继与改造[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

朱辰辰(1991-),女,汉,山东聊城,2015级硕士研究生,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田赋张衡归隐
张衡传(节选)
归田赋
东汉全才张衡
草堂归隐
张衡数星星
天宫院
民国前期康区田赋和牲税征收
张衡的“浑天说”和漏水转浑天仪
爸爸的挑战
论陶渊明归隐的挣扎与追寻——基于《饮酒》其四的诗歌文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