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在水工隧洞中的应用

2017-04-06 20:06秦放
山西水利 2017年3期
关键词:支洞掌子面隧洞

秦放

(山西省中部引黄工程建设管理局,山西 吕梁 033000)

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在水工隧洞中的应用

秦放

(山西省中部引黄工程建设管理局,山西 吕梁 033000)

以水工隧洞开挖中软弱地层施工为例,阐述了超前小导管注浆中小导管的制作、安装和注浆施工方法,以及超前小导管注浆的质量保证措施。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的辅助施工方法,有效防止了隧洞坍塌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提高了施工效率。

超前小导管;水工隧洞工程;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本标段位于吕梁市中阳县武家庄镇东部,建设内容包括西干线隧洞,桩号西15+081.8—西26+018.7段(总长10 936.9m),及西干6号、7号施工支洞。

四条施工支洞均采用城门洞形断面,Ⅲ类围岩开挖断面尺寸为3.81m×3.28m(宽×高),Ⅳ类围岩开挖断面尺寸为4.55m×4.0m(宽×高),Ⅴ类围岩开挖断面尺寸为4.69m×4.12m(宽×高);净宽3.65m,净高3.2m,直墙段高2.0m,顶拱中心角133°,半径1.99m。

2 工程地质状况

西干6号施工支洞,该支洞洞口位于中阳县普善庄村东,隧洞进口高程1 347.16m,洞长1 148.11m,坡度21.2°,水平投影长度1 051.24m。与西干线在桩号16+132.66相交,地面高程1 357~1 417m,洞底埋深0~465m。洞身穿过上第三系上新统低液限黏土、卵石混合土、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砂岩、灰岩、页岩、煤层、山西式铁矿、铝土岩、奥陶系中统峰峰组、上马家沟组及下马家沟组灰岩、泥灰岩。

西干7号施工支洞,该支洞洞口位于中阳县任家山南,隧洞进口高程1 328.01m,洞长1 279.08m,坡度18.0°,水平投影长度1 196.70m。与西干线在桩号18+ 147.88处相交。地面高程1 323~1 439m,洞底埋深0~492m。洞身穿过上第三系上新统低液限黏土、卵石混合土、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砂岩、灰岩、页岩、煤层、山西式铁矿、铝土岩、奥陶系中统峰峰组、上马家沟组及下马家沟组灰岩、泥灰岩及奥陶系下统白云岩、白云质灰岩。

3 小导管注浆

通过小导管注浆,使开挖面周边形成固结体,顶部形成拱壳,减少拱顶渗漏,增强围岩的稳定性,避免涌水、涌砂造成地面深陷及隧洞坍塌事故。

小导管结合格栅钢拱架,起超前支撑作用,可预防土体及岩块塌落,确保工作质量及隧洞施工安全。3.1 小导管制作安装

小导管采用直径42mm热轧无缝钢管制作,长5.0m。

为便于小导管插入设计深度,防止插入过程中管内填充渣土堵塞浆路,钢管头部加工成尖锥形。施工前对钢管尾中焊箍圈。

为防止注浆出现死角,保证浆液均匀注入围岩,小导管中间到前边部位钻直径8~10mm溢浆孔,呈梅花形布置,间距20 cm。

利用手持风钻钻孔,达到深度后用高压气吹出孔内残渣,如遇松软地层可借助手持风钻将小导管推入。

为增强小导管的支护能力,其尾部架于钢架腹部,必要时,焊接在格栅主筋上。

小导管间距:超前注浆管沿掌子面顶部轮廓线1 200~1 500范围布置,间距30 cm,纵向间距4.5m,外插倾角30°~50°。

3.2 注浆

注浆前对掌子面进行喷射混凝土封闭,以防漏浆,并对小导管内沉积物用高压风进行清洗。

注浆压力:为防止注浆压力过大导致掌子面喷射混凝土失稳,注浆压力宜为0.2~0.3MPa,同时应加强对掌子面及一期支护结构的观察。

浆液:一般采用纯水泥浆,浆液水灰比为1∶1,0.8∶1两等级,浆液由稀变浓逐级变换,当1∶1浆液注入量大于100 L后,压力没有明显升高,可转为0.8∶1浆液进行灌注,继续灌注100 L后压力仍达不到0.3MPa时,可外掺水玻璃进行灌注,直到满足要求。

注浆时,如发生串浆现象,可对串浆管进行并联灌浆,如条件不允许,则应对串浆管进行封堵,待该管注浆时用高压水进行冲洗,然后继续注浆。

小导管的注浆顺序由下及上,以免减少串浆管对灌注质量的影响。

4 质量保证措施

严格执行矿山法隧道施工“十八字”方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开挖采用地质超前钻探孔对前方围岩进行超前探测,探明前方地层及渗漏情况,并及时制定有效的预防防范措施。

加强隧洞监测工作,监测项目主要为洞外地表及沿线建筑物沉降、洞内净空水平收敛和拱顶下沉量测,通过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实施信息化动态施工。

严格控制开挖进尺,对于软弱地层,采用人工配合风镐、小型挖掘机开挖,中间预留核心土的环形短台阶法施工;强风化岩采用弱爆破,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掌子面开挖后,应立即进行封闭支护,使一期支护与围岩共同作用,保证围岩的安全和稳定。开挖过程中,若发现涌水现象,应立即封闭掌子面,并对前方岩体进行注浆加固。

5 结语

山西省中部引黄工程23标西干线隧洞施工过程中,由于软弱地层采用了超前小地管预注浆的辅助施工方法,有效防止了隧洞坍塌事故的发生,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又提高了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可在类似水利工程施工中推广应用。

TV672+.1

C

1004-7042(2017)03-0048-01

秦放(1989-),男,2012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助理工程师。

2017-01-10;

2017-02-26

猜你喜欢
支洞掌子面隧洞
支洞式调压井在长输水隧洞水锤防护中的应用
隧洞止水带安装质量控制探讨
施工支洞与主洞交汇三岔口的施工方法
勒珠水电站地下系统工程施工支洞设计
滇中引水工程大理段首条隧洞顺利贯通
浅谈高流速泄洪隧洞施工支洞规划设计与施工
斜井掌子面形状与倾角对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影响
构造破碎带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加固效果分析
饱水砂性地层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分析
上软下硬地层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塌方形态